方劑組成解釋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固澀:山茱萸味酸甘性溫,入肝腎二經,具有滋陰補腎、固澀止瀉之功效。方中因脾腎陽虛,導致脾失健運,清氣不升,濁氣下陷,故以山茱萸滋補腎陰,固澀腸胃,止瀉止遺。
- 配伍增效:山茱萸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蓮子等配伍,共同發揮滋陰健脾、固澀止瀉的作用,提升整體療效。山茱萸的加入,既可補充腎陰,又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生陰止瀉湯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清熱止瀉: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止瀉之功效。對於因濕熱下注、脾虛不運所致的泄瀉,車前子能清熱利濕,止瀉止痢。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車前子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對於因熱毒內蘊、血熱妄行引起的腹瀉、便血等症,車前子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車前子在生陰止瀉湯中,能起到清熱利濕、止瀉止痢、涼血止血等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瀉痢常因脾虛濕盛所致,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濕化濁,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減少濕邪積聚,從而止瀉。
- 寧心安神:茯苓亦可寧心安神,對於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寧導致的腹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茯苓可補益心脾,使心神安定,減少腸胃蠕動過快,有助於緩解腹瀉症狀。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緩解腹痛,收斂止瀉: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 斂陰止痛 的功效。瀉下多因脾虛不運,或肝氣鬱結,導致腹痛,白芍能夠緩解這些症狀,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 滋陰養血,健脾益胃:白芍具有 滋陰養血、健脾益胃 的功效。瀉下多導致氣血耗損,脾胃虛弱,白芍可以補充氣血,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有利於止瀉。
總之,白芍在生陰止瀉湯中發揮着緩解腹痛、收斂止瀉和滋陰養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肉桂,看似矛盾,實則別有深意。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引火歸元之功效。雖然看似與生陰止瀉的治療方向相悖,但其加入卻是為了溫陽化寒、止瀉固澀。
寒邪客於腸胃,導致脾胃虛寒,運化失常,則易出現泄瀉。肉桂溫陽散寒,可溫煦脾胃,促進脾胃運化,並能溫腎固澀,減少腸道蠕動,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因此,生陰止瀉湯中加入肉桂,並非簡單地“生陰”,而是通過“溫陽”來達到“生陰止瀉”的治療目的。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澀止瀉: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澀之功效。對於脾虛泄瀉者,白朮能補脾益氣,固澀止瀉,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解決瀉痢問題。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白朮與其他藥物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白朮與黃芪、茯苓等藥物配伍,可加強健脾益氣、固澀止瀉的作用,同時也能避免單味藥物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刺激性的作用。生陰止瀉湯中可能含有其他較為寒涼的藥材,加入甘草可緩解其寒性,防止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和中緩急的功效。瀉痢往往伴隨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加入甘草可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固護元氣,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山藥,主要是由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滋陰補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功效,對於脾腎虛弱導致的腸胃功能失調、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 固澀止瀉: 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可以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幫助腸道吸收水分,減少腹瀉的發生。
因此,山藥在生陰止瀉湯中起到滋陰補腎、固澀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症狀,恢復腸道功能。
生陰止瀉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止瀉: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除濕止瀉。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具有很好的止瀉效果。
- 清熱利濕: 薏苡仁還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排泄濕熱,改善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腹瀉。
因此,在生陰止瀉湯中加入薏苡仁,不僅可以健脾止瀉,還能清熱利濕,有助於改善泄瀉症狀,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生陰止瀉湯」,主要成分是:山茱萸、車前子、茯苓、白芍、肉桂、白朮、甘草、山藥、薏苡仁。主治功效是:腎水不足不能夠制約肝火,口渴而喝水,忽然間腹瀉的十分厲害,一天或者十幾次,或者幾十次,在一天一夜之間腹瀉至幾百次,沒有消化的食物直接拉出來,沒有停留。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車前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總結:中藥方劑「生陰止瀉湯」,主要成分是:山茱萸、車前子、茯苓、白芍、肉桂、白朮、甘草、山藥、薏苡仁,具有補腎、固澀、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水不足引起的水瀉、洩痢,以及口渴、咽乾、腰膝酸軟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山茱萸2兩, 車前子1兩, 茯苓1兩, 白芍2兩, 肉桂3分, 白朮1兩, 甘草5錢, 山藥2兩, 薏仁1兩。
水煎服。1劑瀉減,再劑瀉又減,3劑瀉全止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降火、止瀉固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陰止瀉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山茱萸2兩,車前子1兩,茯苓1兩,白芍2兩,肉桂3分,白朮1兩,甘草5錢,山藥2兩,薏仁1兩。 主治:腎水不足以制火,口渴飲水,忽然大瀉,1日或10餘行,或數10行,晝夜之間,瀉至數百次,完谷不化,直下無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