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仁湯

SHAN ZHI R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9%
膽經 8%
三焦經 6%
心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3%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山梔仁湯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對於熱病發熱、心煩不寐、口渴咽乾、目赤腫痛等症狀,梔子能有效清熱瀉火,達到降溫退熱的效果。
  2. 涼血止血:梔子不僅能清熱瀉火,同時也具備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血瘀引起的吐血、衄血、血尿等症狀,梔子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因此,山梔仁湯中加入梔子,正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山梔仁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山梔仁性寒,善於清熱瀉火,但其苦寒之性易傷脾胃,而半夏性溫,味辛,能燥濕化痰,健脾和胃,可緩解山梔仁對脾胃的寒涼之弊,使藥力更為平和,避免傷及正氣。
  2. 降逆止嘔:山梔仁湯常用於治療熱病心煩、口苦咽乾等症,而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配合山梔仁清熱瀉火,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噁心、嘔吐等不適,提升療效。

山梔仁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和胃: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山梔仁苦寒,入肝、膽經,清熱瀉火,可治肝膽火盛之症,但其苦寒之性易損傷脾胃,而陳皮的理氣和胃作用可以緩解山梔仁對脾胃的寒涼之性,使藥力更和緩,不傷脾胃。
  2. 助梔子清熱解毒:陳皮含有揮發油,具有芳香化濕之效,可助山梔仁清熱解毒,並使其更有效地發揮疏肝利膽的作用。

山梔仁湯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降逆: 竹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山梔仁性寒,善於清熱瀉火,兩者結合,可加強清熱降逆之效,適用於熱邪犯胃,上逆嘔吐的症狀。
  2. 和胃止嘔: 竹茹性滑,能滑降胃中熱氣,並能緩解胃腸道的痙攣,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止嘔。山梔仁亦有和胃止嘔之效,二者合用,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症狀。

山梔仁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山梔仁湯主治肝胃不和、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泛酸、胸悶等症。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備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可助山梔仁疏解肝氣鬱結,降逆止嘔,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症狀。
  2. 燥濕化痰,健脾開胃: 山梔仁湯中常配合其他清熱利濕的藥物,如黃芩、梔子等,而木香則有助於燥濕化痰,健脾開胃,避免清熱利濕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之氣。

山梔仁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山梔仁性寒,苦寒,能清熱瀉火,但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山梔仁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傷胃。
  2. 增強療效:甘草能益氣補脾,和中緩急,與山梔仁配伍,能更好地發揮清熱瀉火之功,同時也能保護脾胃,避免藥性過於猛烈。

山梔仁湯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寒熱並用,調和脾胃:山梔仁性寒,善於清熱瀉火,而吳茱萸性溫,可溫中散寒,二者配伍,寒溫並濟,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溫中散寒,達到調和脾胃、和中降逆的作用,適用於寒熱錯雜的胃腸病症。
  2. 降逆止嘔,止痛安神:山梔仁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而吳茱萸則能溫中止痛,安神定志,二者相合,可以更好地緩解胃氣上逆、脘腹疼痛、心煩失眠等症狀,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山梔仁湯」,主要成分包括梔子、半夏、陳皮、竹茹、木香、甘草、吳茱萸等,其主治功效為:心痛時間較長,寒邪鬱積化熱,心煩躁、嘔吐酸水,面色紅赤,脈搏數而快。

各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3.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4.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5.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6.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效果。

  7. **竹茹:**性涼、味甘,入肺、胃、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肺熱咳嗽、咳吐黃痰、齒齦間血出不止、黃泡熱瘡、喉痛、咳嗽、喉炎、暑熱濕盛之水腫、痰濕壅盛之水腫、經期過多、鼻出血、牙齒出血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山梔仁湯」主要由梔子、半夏、陳皮、竹茹、木香、甘草、吳茱萸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理氣止痛、化痰止嘔等功效。其主治病症為心痛時間較長,寒邪鬱積化熱,心煩躁、嘔吐酸水,面色紅赤,脈搏數而快。

傳統服藥法


山梔(炒黑)1錢,半夏1錢,廣皮1錢,竹茹1團,木香5分,甘草(炙)3分,黃連7分(吳茱萸制)。
加燈心1握,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有緩解心痛、煩躁嘔酸等症狀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嘔吐心情煩燥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山梔仁湯, 出處:《古今醫徹》卷三。 組成:山梔(炒黑)1錢,半夏1錢,廣皮1錢,竹茹1團,木香5分,甘草(炙)3分,黃連7分(吳茱萸制)。 主治:心痛稍久,寒鬱爲熱,煩躁嘔酸,面赤脈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