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榴皮在殺蟲膏方劑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
- 驅蟲功效: 石榴皮性溫,味酸澀,具有收斂、殺蟲之效。其所含鞣質等成分,能有效抑制寄生蟲的生長繁殖,並促進其排出體外。
- 抗菌作用: 石榴皮還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滋生,防止傷口感染,進一步提升殺蟲膏的治療效果。
殺蟲膏中加入青蒿,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驅除蟲害: 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所含的青蒿素等成分,能有效殺滅蚊蟲、跳蚤等害蟲,並抑制其生長繁殖,達到驅蟲效果。
- 止癢消腫,修復損傷: 青蒿除了殺蟲功效外,也能消炎止癢,緩解蟲咬後的紅腫、瘙癢等症狀。其對於皮膚損傷也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青蒿在殺蟲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有效殺滅蟲害,也能減輕蟲咬後的皮膚不適,提高藥膏的綜合效果。
殺蟲膏中加入苦楝皮,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顯著的殺蟲功效。苦楝皮中含有苦楝素、川楝素等有效成分,對多種害蟲,例如蚊蟲、跳蚤、蝨子、臭蟲等,都有良好的驅避和殺滅作用。
苦楝皮的殺蟲機理主要通過以下兩點:
- 麻痺神經系統:苦楝素等成分可以麻痺害蟲的神經系統,導致其行動遲緩,最終死亡。
- 抑制生長:苦楝素等成分可以抑制害蟲的生長發育,影響其繁殖能力。
因此,在殺蟲膏配方中加入苦楝皮,可以提升殺蟲效果,起到更有效驅除害蟲的作用。
中藥方劑「殺蟲膏」中加入蔥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癢的功效。其揮發性物質蔥油,可有效驅散蚊蟲,並對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 活血通絡: 蔥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揮發油等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蔥白在殺蟲膏方劑中起到驅蟲止癢、活血通絡的雙重作用,有助於快速消滅蟲害,並促進傷口癒合。
「殺蟲膏」方劑中含有牽牛子,主要原因如下:
- 驅蟲作用: 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逐水、殺蟲之效。其所含的牽牛子苷能刺激腸道蠕動,並破壞寄生蟲的細胞膜,達到驅除腸道寄生蟲的目的。
- 消腫止癢: 牽牛子亦有消腫止癢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蟲咬引起的紅腫、瘙癢等症狀。
因此,牽牛子作為「殺蟲膏」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發揮驅蟲、消腫止癢等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標。
殺蟲膏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其強烈的瀉下作用和抗菌消炎功效。
大黃味苦寒,性寒涼,入肝、胃、大腸經。其瀉下作用強,能清除腸道積滯,抑制蟲體生長。此外,大黃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防止感染。
因此,將大黃加入殺蟲膏中,不僅能驅除蟲體,還能消炎殺菌,防止感染,達到更好的殺蟲效果。
殺蟲膏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因為檳榔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驅蟲作用: 檳榔含有多種生物鹼,如檳榔鹼、檳榔次鹼等,這些生物鹼對寄生蟲有明顯的驅蟲作用,能麻痺寄生蟲的肌肉,使其失去活動能力,並促進其排出體外。
- 消炎止癢: 檳榔除了驅蟲外,還具有消炎止癢的作用,可以緩解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炎症和瘙癢。
因此,在殺蟲膏的配方中加入檳榔,可以有效地驅除寄生蟲,並緩解其引起的皮膚症狀。
殺蟲膏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血消積: 三稜性味苦辛,具有破血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蟲體寄生於人體,往往會造成局部組織積聚,三稜能有效破除積聚,為殺蟲藥物創造良好的作用環境。
- 活血化瘀: 三稜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殺蟲藥物更容易到達患處,提高藥效。同時,活血化瘀也能減輕蟲體對人體的損害,防止因蟲體死亡而引發的炎症反應。
總而言之,三稜在殺蟲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能有效提升藥效,並減輕蟲體寄生造成的副作用。
殺蟲膏中加入蓬莪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驅蟲止癢:蓬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殺蟲、止癢消腫之效。其揮發油成分可有效驅除寄生蟲,並抑制蟲體生長。對於因蟲咬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蓬莪朮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 消腫止痛:蓬莪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消腫止痛,緩解因蟲咬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蓬莪朮在殺蟲膏中發揮驅蟲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蟲咬引起的各種症狀。
「殺蟲膏」方劑中加入「雷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驅蟲殺蟲作用:雷丸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驅蟲殺蟲、消積止痛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能抑制寄生蟲的生長繁殖,並使其失去生存能力,達到驅蟲效果。
- 提升藥效:雷丸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互相增效,強化殺蟲功效。例如,與苦楝皮、百部等藥材搭配,可增強驅除腸道寄生蟲的效果;與雄黃、地膽草等搭配,則可用於治療皮膚癬等寄生蟲感染。
總之,雷丸在「殺蟲膏」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驅蟲殺蟲的作用,以及與其他藥材的配伍增效作用,為該方劑治療寄生蟲感染提供了強力的保障。
「殺蟲膏」中包含「蕪荑」是基於其驅蟲止癢的藥性。蕪荑性苦寒,入肺、脾經,具有殺蟲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
- 揮發油: 具有驅蟲作用,可有效抑制寄生蟲的生長繁殖。
- 鞣質: 具有收斂止癢作用,可緩解皮膚瘙癢症狀。
- 其他成分: 如樹脂、澱粉等,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功效。
因此,在「殺蟲膏」中加入「蕪荑」可以有效驅除蟲害,同時緩解皮膚瘙癢,達到止癢殺蟲的雙重效果。
殺蟲膏中加入使君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 驅蟲功效: 使君子是傳統中藥,具有顯著的驅蟲功效。其果實含有使君子醇、使君子酸等成分,能有效殺滅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助於治療小兒疳積、腹痛、腹瀉等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
- 抗菌消炎: 使君子除了驅蟲外,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其藥性溫和,能幫助消腫止痛,對於因蟲咬、皮疹等引起的皮膚炎症有緩解效果,因此被用於殺蟲膏中,達到驅蟲消炎的雙重功效。
殺蟲膏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 木香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燥濕殺蟲的功效。其揮發性成分可驅除蚊蟲,同時亦可止癢消腫,減輕因蟲咬引起的皮膚不適。
- 清熱解毒: 木香還具備清熱解毒的特性,可有效抑制細菌滋生,防止感染,進一步保障皮膚健康。
總體而言,木香在殺蟲膏中起到驅蟲、止癢、清熱解毒的綜合作用,為藥膏的功效提供重要保障。
殺蟲膏作為中藥方劑,主要用於驅除寄生蟲及蟲癥,其組成中包含甘遂,這是一種具有強烈毒性的草本植物。甘遂的主要成分為甘遂甙,具有顯著的驅蟲效果,能有效針對多種腸道寄生蟲,如蛔蟲和鉤蟲等。其作用機制主要表現為抑制寄生蟲的神經肌肉系統,導致其運動能力下降,最終被排出體外。
此外,甘遂還具有利尿和消腫的功效,能夠幫助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因寄生蟲引起的消化道不適。在使用時,需注意用量及配伍,因為甘遂的毒性可能導致副作用,如腹痛和嘔吐。因此,在中醫臨牀中,甘遂通常與其他中藥協同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減少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透過合理制劑,能有效提高殺蟲膏的安全性與療效,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傳統療法。
「殺蟲膏」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強力去污:皁莢富含皁苷,具有很強的去污能力,能有效去除皮膚表面的污垢、寄生蟲卵和蟲體,為藥物成分創造更好的作用環境。
2. 藥效增強:皁莢本身具有一定的殺蟲止癢作用,與其他殺蟲藥材配伍,能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皁莢的提取物還具有抗菌、消炎等功效,能有效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因此,皁莢在「殺蟲膏」方劑中起到去污增效、輔助治療的作用。
殺蟲膏中添加五靈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止血消腫: 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止住蟲傷所致的出血,並減輕腫痛。
- 殺蟲止癢: 五靈脂性味苦寒,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蟲類的生長繁殖,並緩解蟲傷引起的瘙癢。
因此,殺蟲膏中添加五靈脂,不僅能有效治療蟲傷,還能促進傷口癒合,提高藥效。
殺蟲膏的組成中包含雄黃,這是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驅蟲和殺菌作用。雄黃主成分為三硫化二砷,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地滅殺多種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對於預防和治療皮膚癬癥等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雄黃在中藥中被廣泛用於解毒,能夠抑制病菌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其外用形式可直接塗抹於受影響的部位,達到局部治療的效果。雖然雄黃的毒性使其使用需謹慎,但在適當的劑量和使用方式下,其治療效能顯著。而且,雄黃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進一步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感染的機會。因此,雄黃的添加使得殺蟲膏在中醫藥領域中具備了良好的驅蟲效果及治療性,成為一種有效的外用藥物。
殺蟲膏中加入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蟲咬引起的搔癢和炎症反應。
- 殺菌消炎:白礬中含有硫酸鋁鉀,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白礬在殺蟲膏中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殺蟲止癢、消炎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蟲咬的目的。
殺蟲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常用於外用治療皮膚蟲害。其組成中包含輕粉,主要因為輕粉是一種有效的殺蟲劑,具有良好的毒性和驅蟲效果。輕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鋅,對多種寄生蟲和昆蟲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阻止其在皮膚上的繁殖和滋生。此外,輕粉具有乾燥和吸附特性,能迅速降低受影響部位的潮濕環境,從而避免蟲害的加重。輕粉在中藥方劑中的使用,除了直接作用於蟲害外,還能通過改善局部環境,促進皮膚的癒合。此外,輕粉的應用歷史悠久,在民間療法中也被廣泛採用,甘藷表現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綜上所述,輕粉作為殺蟲膏的成分,能夠充分發揮其殺蟲及護膚的雙重作用,使其成為治療皮膚蟲害的理想選擇。
殺蟲膏是一種具有傳統功效的中藥方劑,常用於驅蟲和消除皮膚病症。其組成中包含硃砂,這是因為硃砂具有良好的藥理活性,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硃砂主要成分為硫酸汞,具有優秀的驅蟲效果,能有效對抗多種寄生蟲及其卵。此外,硃砂還具有消炎、鎮痛的作用,能夠緩解因寄生蟲叮咬或感染引起的紅腫和疼痛。硃砂在應用中常與其他中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由於其特殊的藥性,硃砂在中藥製劑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並且在古代文獻中經常被提及。儘管使用時需注意用量,以防對人體造成副作用,但在合適的劑量下,硃砂能為殺蟲膏的療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彰顯中醫藥的博大精深。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殺蟲膏」功效主治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勞蟲」,即古代所指寄生蟲病(尤以腸道寄生蟲為主),或因蟲積所致的虛勞症狀(如面色萎黃、消瘦、腹痛)。其外貼肚臍(神闕穴),通過皮膚吸收藥性,發揮殺蟲、消積、通腑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殺蟲藥為主導,輔以行氣、瀉下、化瘀之品,構成「殺蟲—排蟲—調暢氣機」的治療鏈條:
殺蟲驅蟲核心群藥
- 苦楝根、雷丸、使君子、蕪荑:傳統驅蟲要藥,直接作用於蟲體,麻痺或殺滅寄生蟲。
- 雄黃、輕粉、明礬:毒性較強,外用可增強殺蟲效果,抑蟲卵滋生。
- 貫眾(加味藥):清熱解毒,對絛蟲、鉤蟲有抑制效果。
瀉下通腑以排蟲
- 黑醜、大黃、甘遂:攻逐瀉下,促使蟲體隨大便排出。
- 檳榔:兼具殺絛蟲與行氣導滯之效,助蟲體排出。
行氣活血以破積
- 三稜、蓬朮、靈脂:破血行氣,消除蟲積導致的氣滯血瘀(腹中結塊、脹痛)。
- 木香、厚朴(加味藥):理氣寬腸,緩解蟲擾氣機之腹痛。
輔助與賦形用藥
- 桃、李、梅、桑、石榴皮:取其「東向者」生發之氣(傳統取象思維),兼收澀腸道、減少蟲動。
- 青蒿、生藍葉、蔥白:芳香透達,助藥性滲透,兼緩解蟲積發熱。
- 皂角、紫金錠:化痰開竅,外用可穿透皮膚,增強引藥入里之效。
- 黃丹、麻油:為傳統膏藥基質,兼具解毒收斂作用。
三、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雖以攻邪為主,但加入石榴皮等收斂藥,防瀉下太過。
- 內外兼治:外用貼臍,避開口服毒性藥(如甘遂、輕粉)的風險,直達腸腑病所。
- 動靜結合:殺蟲藥(動)搭配明礬、朱砂(靜)以鎮安蟲擾,減緩腹痛。
總結
此方以「殺蟲為本,排蟲為標」,結合行氣、瀉下、活血之法,針對蟲積成勞之病機,體現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思路。其外用貼敷之法,尤適用於不耐口服攻伐或兒童患者。
傳統服藥法
桃7莖,李7莖,梅7莖,桑7莖,石榴皮(並取東向者)7莖,青蒿1小握,苦楝根7寸,生藍葉7片,蔥白(連根洗)7個,黑醜頭末(半生半炒)1兩,大黃5錢,檳榔8錢,三稜3錢(醋炒),蓬朮3錢(煨),雷丸3錢,蕪荑3錢,使君子3錢,木香3錢,甘遂3錢,皂角3錢,靈脂3錢,雄黃3錢,明礬1錢,輕粉1錢,朱砂1錢。
一加貫眾、厚朴、乾漆、炒白僵蠶各3錢、紫金錠2錢尤佳。
麻油熬,黃丹收,麝香攪。
貼肚臍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殺蟲膏, 出處:《理瀹》。 組成:桃7莖,李7莖,梅7莖,桑7莖,石榴皮(并取東向者)7莖,青蒿1小握,苦楝根7寸,生藍葉7片,蔥白(連根洗)7個,黑醜頭末(半生半炒)1兩,大黃5錢,檳榔8錢,三棱3錢(醋炒),蓬朮3錢(煨),雷丸3錢,蕪荑3錢,使君子3錢,木香3錢,甘遂3錢,皂角3錢,靈脂3錢,雄黃3錢,明礬1錢,輕粉1錢,朱砂1錢。 主治:勞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