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防風散

FU ZI FANG F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心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1%
心包經 10%
三焦經 10%
膽經 10%
脾經 8%
胃經 7%
膀胱經 3%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附子防風散」的主要成分包括白朮、茯苓、柴胡、五味子、乾薑、甘草、附子、桂枝及防風,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導致的陰氣鬱結,患者表現為閉目、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筋脈拘急及汗出不止等症狀。

  • 白朮: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柴胡:性微苦、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退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等功效。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歸肺、腎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甘草:性甘、味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桂枝:性溫、味辛,歸手足太陽、陽明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總之,「附子防風散」中藥方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導致的陰氣鬱結,患者表現為閉目、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筋脈拘急及汗出不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白茯苓3分,柴胡1兩半(去苗),五味子1兩,乾薑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上為粗散。
每服3錢,以水1盞,加生薑4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醫統》卷十四)。《得效》有川芎三分。

方劑組成解釋


  • 附子、乾薑溫經散寒:附子、乾薑均為辛溫之品,有溫經散寒的作用。附子善於溫腎陽,乾薑善於溫脾陽,二藥合用,可溫補命門之火,振奮陽氣,使陽氣得以宣發,從而達到溫經散寒的目的。
  • 桂枝、防風祛風解表:桂枝、防風均為辛溫之品,有祛風解表的作用。桂枝善於解肌散寒,防風善於祛風止汗。二藥合用,可解表散寒,使表邪得以宣散,從而達到祛風解表的目的。
  • 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白朮、茯苓均為甘淡之品,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白朮善於健脾益氣,茯苓善於滲濕利水。二藥合用,可健脾益氣,使脾胃得以健運,從而達到健脾益氣的目的。
  • 柴胡疏肝解郁:柴胡為疏肝解郁之要藥,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柴胡善於疏肝解郁,使肝氣得以疏泄,從而達到疏肝解郁的目的。
  • 五味子斂汗固表:五味子為斂汗固表之要藥,有斂汗固表的作用。五味子善於斂汗固表,使汗液得以收斂,從而達到斂汗固表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之物。

相關疾病


心肌梗塞低血壓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手腳冰冷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防風散, 出處:《活人書》卷十七。 組成:白朮1兩,白茯苓3分,柴胡1兩半(去苗),五味子1兩,乾薑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 主治:傷寒陰痓,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