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人參、白茯苓、黃連、山梔仁、半夏、甘草(炙)。
嘈雜心痛,加茯神、生地黃。
補血。
上細切。
用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豬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心驚、心悸、胸悶、氣短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加味四物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熟地黃、遠志、白芍藥、人參、甘草、茯神、山梔。 主治:心跳。
秘傳加味四物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白朮、人參、甘草、豬苓、澤瀉。 主治:心驚。
秘傳加味四物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藥、人參、白朮、黃耆、黃柏、知母。 主治:盜汗。
秘傳加味四物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人參、白茯苓、黃連、山梔仁、半夏、甘草(炙)。 主治:補血。主治:心血虛少,痰火所擾,嘈雜,似饑不饑,似痛不痛,懊憹自寧,噯氣,痞滿,惡心,漸至胃脘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