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香連湯

JIA JIAN XIANG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5%
胃經 12%
肝經 12%
心經 10%
腎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心包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香連湯方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方中常與香附、延胡索等配伍,以增強行氣止痛之效,用於治療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
  2. 理氣健脾: 木香能理氣健脾,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方中常與白朮、茯苓等配伍,以增強健脾益氣之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止嘔止瀉: 沉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沉香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緩解症狀。
  2. 行氣止痛,調和脾胃: 沉香亦有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功效。當胃脘疼痛、腹痛、腹脹等症狀出現,沉香可通過行氣止痛,緩解疼痛,並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因此,沉香在「加減香連湯」中,能起到溫中降逆、止嘔止瀉、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作用,幫助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胃脘疼痛等病症。

「加減香連湯」中包含「檀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檀香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之效。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 芳香開竅: 檀香氣味芳香,能通竅開鬱,對於熱毒閉竅導致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檀香在「加減香連湯」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芳香開竅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減香連湯」方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乳香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加減香連湯中其他藥物,如香附、延胡索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鬱之效。乳香與之搭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狀,丁香可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香附、陳皮等配合,起到溫中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
  2. 行氣止痛:丁香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丁香可起到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延胡索、川芎等配合,能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氣血運行。

加減香連湯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解表化濕:藿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化濕止嘔之效。方中以香連湯為基礎,主治暑濕感冒,而藿香可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驅除暑濕,止嘔止瀉,改善患者症狀。
  2. 芳香闢穢:藿香氣味芳香,具有闢穢止嘔之效。暑濕之邪易於困阻脾胃,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藿香可通過其芳香之氣,開胃消食,止嘔止瀉,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身體康復。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是針對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之效,可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血熱妄行等症狀。
  •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瘀斑等症狀。

此外,赤芍還能與其他藥材相配伍,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與香連、黃芩等藥材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加減香連湯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加減香連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連翹的加入,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達到治療目的。
  2. 疏散風熱: 連翹兼具疏散風熱的作用,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加減香連湯中往往還會加入其他疏散風熱的藥物,與連翹配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驅散風熱,緩解症狀。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桑寄生,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補肝腎,強筋骨: 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此方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桑寄生能起到補益肝腎,增強筋骨力量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改善患者的體質。
  2. 祛風濕,止痛: 桑寄生還具有祛風溼、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溼痹痛、腰腿疼痛等症有輔助治療作用。此方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桑寄生能配合其他藥物,起到驅散風寒溼邪,緩解疼痛的作用。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香連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某些患者可能伴隨血虛、氣滯等症狀,加入當歸可補血活血,改善氣血運行,增強療效。
  2. 調和藥性:香連湯中含有黃連等寒涼藥物,加入當歸可緩解寒涼之性,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

「加減香連湯」方劑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陽散邪:升麻性味辛涼,具有升散、解表、透邪之功,可協助香連湯疏散外邪,尤其是風熱邪氣,並提振陽氣,以助正氣抗邪。
  2. 透達表裡:升麻藥性上達於頭面,可與香連湯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將藥力透達表裡,使藥效更深入,達到治療表裡俱虛、風熱外感等病症的效果。

總之,升麻的加入,可加強加減香連湯的解表透邪功效,促進藥效的發揮,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基於其補氣固表之功效。

香連湯原方以清熱解毒為主,但若患者體虛,則易出現氣虛表虛之症,導致病情難以控制。而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舉陷之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邪氣入侵,同時也能扶正祛邪,促進病情恢復。

此外,黃耆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相輔相成,可協調藥性,發揮更好的療效。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入黃耆,可起到補氣固表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加減香連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香連湯本身即有清熱解毒之效,而大黃的加入可加強此效力,尤其適用於熱毒熾盛、腸胃積熱等情況。
  2. 通便排毒:大黃可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宿便,清除腸道毒素。當患者因熱毒壅滯而導致便祕,大黃的通便作用可輔助香連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促進疾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香連湯 」


加味香連湯

加味香連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癰疽長在背上,有的已經破開,有的還沒有潰爛。該方劑由木香、沉香、檀香、乳香、丁香、藿香、赤芍、連翹、桑寄生、當歸、升麻、黃耆、大黃組成。

組成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檀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桑寄生: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主治

各種癰疽長在背上,有的已經破開,有的還沒有潰爛。

用法用量

口服,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0-15劑。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服用。
  • 熱性體質的人也不宜服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加味香連湯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癰疽長在背上,有的已經破開,有的還沒有潰爛。

傳統服藥法


木香(不見火)、沈香(不見火)、檀香(不見火)、乳香(別研)、雞舌香(別研)、藿香(去土)、赤芍藥、連翹、桑寄生、當歸(去蘆)、升麻、蜜炙黃耆、大黃各等分。
視病輕重,加減大黃。
上為細末。
酒、水合和,同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香連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木香(不見火)、沉香(不見火)、檀香(不見火)、乳香(别研)、雞舌香(别研)、藿香(去土)、赤芍藥、連翹、桑寄生、當歸(去蘆)、升麻、蜜炙黃耆、大黃各等分。 主治:諸般癰疽發背,已破未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