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湯

HAN SHUI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5%
心經 13%
脾經 13%
肺經 13%
腎經 12%
肝經 12%
膀胱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胃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寒水石湯 」,總共有十種主要成分,主治功效為:身體內部有很大的熱氣,胸部和內心煩躁,充滿了有毒的熱氣。

  • 寒水石:清熱瀉火、利竅、消腫。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寒水石湯 方劑中,寒水石、澤瀉、茯苓、前胡、黃芩、柴胡六味藥合用,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化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肝火旺盛、黃疸、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同時,川牛膝、白朮、甘草、杏仁四味藥合用,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活血化瘀之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寒水石湯 方劑中,寒水石、澤瀉、茯苓、前胡、黃芩、柴胡六味藥合用,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化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肝火旺盛、黃疸、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同時,川牛膝、白朮、甘草、杏仁四味藥合用,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活血化瘀之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5兩,澤瀉3兩,茯苓3兩,前胡3兩,黃芩3兩,柴胡2兩,牛膝2兩,白朮2兩,甘草(炙)2兩,杏仁20粒(去皮尖、雙仁)。
上(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2升,分三服。

方劑組成解釋


寒水石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澤瀉、茯苓、前胡、黃芩、柴胡、川牛膝、白朮、甘草、杏仁均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寒水石湯是由以上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緩解身中大熱、胸心煩滿毒熱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寒水石湯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寒水石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八。 組成:寒水石5兩,澤瀉3兩,茯苓3兩,前胡3兩,黃芩3兩,柴胡2兩,牛膝2兩,白朮2兩,甘草(炙)2兩,杏仁20粒(去皮尖、雙仁)。 主治:身中大熱,胸心煩滿毒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