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飲子
PING GAN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大成》卷六引《濟生》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肝飲子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止痙: 防風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痙攣的功效。肝主筋,風邪入肝,則筋脈失養,易於抽搐痙攣。平肝飲子常用於治療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抽搐等症,防風可起到祛風止痙,緩解相關症狀的作用。
- 疏散風寒: 防風還具有疏散風寒的作用。肝喜條達,若風寒客於肝經,則肝氣鬱滯,易致肝風內動。平肝飲子中加入防風,可以疏散風寒,使肝氣條達,從而起到平肝止痙的作用。
平肝飲子中加入桂枝,主要是基於其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筋脈拘急、肢體麻木等症。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此外,桂枝還有助於調節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緩解筋脈拘急、疼痛等不適。
因此,桂枝在平肝飲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平肝熄風、通絡止痛的功效。
平肝飲子中加入枳殼,是利用其「疏肝理氣」的功效,來達到平肝的效果。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痞、寬胸散結的作用。
肝主疏泄,氣機調暢則肝氣平順。當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時,就會出現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胸悶脅痛等症狀。枳殼能疏肝理氣,使肝氣順暢,進而達到平肝的目的,配合其他藥材,可更有效地解決肝鬱氣滯所引起的各種不適。
平肝飲子中包含赤芍,主要是因為赤芍具有以下兩項功效,有助於平肝:
-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能清瀉肝經熱邪,涼血止血,緩解肝火上炎導致的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達到平肝的效果。
-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疏通肝經氣血運行,改善肝氣鬱結,有助於消除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情緒抑鬱等症狀,達到平肝的目的。
因此,赤芍在平肝飲子中發揮著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平息肝火,疏通肝經,達到平肝的效果。
平肝飲子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氣機的作用。平肝飲子多用於肝陽上亢,導致頭暈目眩、頭痛等症狀,而桔梗可宣暢肺氣,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昏、目眩等症狀。
- 利氣消痰:桔梗還有利氣消痰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痰濁,使氣機通暢。平肝飲子中加入桔梗,有助於改善肝陽上亢所導致的痰濕凝聚,從而更好地達到平肝降火的作用。
平肝飲子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疏肝理氣: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之功效。肝氣鬱結會導致頭暈、目眩、心煩等症狀,木香能疏肝解鬱,使肝氣順暢,緩解肝鬱所致的頭暈、目眩等症狀。
二、降逆止嘔: 木香還能降逆止嘔,對於肝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有較好的療效。平肝飲子常用於治療肝陽上亢、肝火旺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煩、失眠等症狀,而木香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嘔吐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平肝飲子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 補氣安神: 平肝飲子多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定志之效,可補益心脾之氣,進一步穩定神經系統,使肝火得以平息,症狀得以緩解。
- 扶正祛邪: 人參作為補氣藥,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同時也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促進疾病的康復。在平肝飲子中,人參的加入不僅可補氣安神,更可增強藥效,提升治療效果。
平肝飲子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有二:
- 降逆止嘔: 檳榔味辛性溫,入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肝陽上亢導致的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症狀,檳榔可以起到平肝降逆的作用,緩解不適。
- 行氣消積: 檳榔性燥,能行氣消積,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檳榔可以促進氣機流通,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平肝飲子中加入檳榔,可以起到平肝降逆、行氣消積的作用,對於肝陽上亢、肝氣鬱結等病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平肝飲子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補血活血,養血柔肝: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養血柔肝的功效。肝喜柔惡燥,當歸能滋養肝血,使肝氣得以舒暢,從而起到平肝的作用。
- 調和氣血,緩解肝鬱:肝氣鬱結常伴隨氣血不暢,當歸能補血活血,調和氣血,改善氣血運行,使肝氣得以舒展,從而緩解肝鬱。
因此,平肝飲子中加入當歸,可以通過滋養肝血、調和氣血等作用,達到平肝的效果,使肝氣得以舒暢,達到整體的平衡。
平肝飲子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頭痛、眩暈、胸脅脹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通肝氣,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緩解因血瘀引起的頭痛、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川芎在平肝飲子中扮演著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和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和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
平肝飲子中加入橘紅,主要是基於其疏肝理氣和止咳化痰的功效。
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肝經。其疏肝理氣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同時也能調理肝臟功能,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煩躁、失眠等情緒問題。
另一方面,橘紅還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因肝鬱氣滯而引起的痰多咳嗽。因此,在平肝飲子中加入橘紅,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平肝解鬱、止咳化痰的功效。
平肝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緩解藥性: 平肝飲子多以辛涼解表、清熱瀉火之藥物組成,甘草性平味甘,能緩解藥物燥烈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增強藥效的柔和性。
- 調和藥性: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使其他藥物協調作用,發揮最佳療效。平肝飲子中常含有多種藥物,甘草可以將藥性融合,使藥效更加協調。
主治功效
平肝飲子
組成:
防風,桂枝,枳殼,赤芍,桔梗,木香,人參,檳榔,當歸,川芎,橘紅,甘草。
功效:
情緒不穩定,肝氣不通暢,病邪侵犯脾胃;心腹脹滿,疼痛涉及兩肋,頭暈噁心,脈象浮而細長。
藥方組成介紹: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結:
平肝飲子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平肝解鬱、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益氣健脾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情緒不穩定、肝氣不通暢、病邪侵犯脾胃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防風(去蘆)1兩,桂枝(不見火)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赤芍藥1兩,桔梗(去蘆,炒)1兩,木香(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檳榔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川芎半兩,橘紅半兩,甘草(炙)半兩。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喜怒不節、肝氣不平、邪乘脾胃所致的心腹脹滿、連兩脅妨悶、頭暈嘔逆、脈來浮弦等症。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飲子, 出處:《醫方大成》卷六引《濟生》。 組成:防風(去蘆)1兩,桂枝(不見火)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赤芍藥1兩,桔梗(去蘆,炒)1兩,木香(不見火)半兩,人參半兩,檳榔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川芎半兩,橘紅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喜怒不節,肝氣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脹滿,連兩脅妨悶,頭暈嘔逆,脈來浮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