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化毒丹

PEI TU HUA D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脾經 22%
胃經 20%
心經 15%
腎經 5%
肝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脾益肺之功效。方中加入人參,旨在補益氣血,提升機體免疫力,促進毒素代謝,從根本上化解毒邪。
  2. 扶正祛邪:人參補氣固本,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毒邪入侵,同時,人參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增強其他藥物化解毒素的效果。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土: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固本培土的功效。方中加入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因脾虛導致的氣血不足、水溼停滯等問題,從而爲機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2. 扶正祛邪,化解毒素:白朮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毒邪侵襲。同時,白朮還能利水滲溼,幫助機體將毒素排出體外,起到化解毒素的作用。

因此,白朮在培土化毒丹中發揮着健脾益氣、固本培土、扶正祛邪、化解毒素的重要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氣,培土生金: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健脾益氣可改善脾胃運化,使機體氣血充盈,有助於化解毒素。
  2. 利水滲濕,化解毒邪:茯苓亦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將體內積聚的濕邪排出,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使毒素更容易排出體外。同時,茯苓還可利濕化痰,有助於化解毒素在體內的積聚。

綜上所述,茯苓在培土化毒丹中,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利水滲濕,可有效化解毒素,促進機體康復。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化濕: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解毒散寒、化濕止咳之功效。其揮發油中的紫蘇醛、紫蘇醇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促進體內毒素排出,與方劑化解毒邪的功效相輔相成。
  2. 理氣止嘔: 紫蘇葉具有理氣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而引起的嘔吐,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培土化毒丹若有化解毒邪而導致的嘔吐症狀,紫蘇葉則能起到輔助作用。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之效。方劑中可能含有濕邪或痰飲,半夏可將其化解,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效果。
  2. 降逆止嘔: 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若因濕邪或痰飲上逆而引起嘔吐,半夏可將其降下,緩解嘔吐症狀。

總之,半夏在培土化毒丹中起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由濕痰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培土化毒丹方中包含白僵蠶,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特性:

  1. 解毒化痰:白僵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能化解毒素,並可疏通氣道,使痰液易於排出,對於外感風熱、痰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2. 息風止痙:白僵蠶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對於因風熱或痰熱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白僵蠶在培土化毒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息風止痙等作用,為整體方劑的功效添磚加瓦。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加入陳皮,可助於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更好地吸收藥物,促進藥效發揮。
  2. 行氣解毒: 陳皮可行氣解鬱,有助於氣機疏通,促進毒素排出。此外,陳皮亦具有一定的化毒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消解毒邪,達到化毒止痛的效果。

培土化毒丹中使用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散瘀: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芷,有助於化解毒素,清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改善局部疼痛。
  2. 升陽利氣:白芷亦能升發陽氣,利氣行滯,有助於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培土化毒的效果。

白芷在培土化毒丹中發揮著解毒散瘀、升陽利氣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培土化毒丹中包含木通,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小便不利、淋痛等症。培土化毒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毒等病症,木通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輔助主藥發揮功效。

二、 引藥下行,通利水道: 木通性滑,能引導藥物下行,促進藥效發揮,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達到化毒止痛的效果。同時,木通利水通淋的特性,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毒素積聚,有利於恢復健康。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金銀花,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

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善於治療溫病初起,熱毒蘊結之症。配伍在培土化毒丹中,一方面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另一方面可以涼散風熱,避免毒邪壅滯,達到清熱解毒、培土生津之效。

金銀花作為常用的清熱解毒藥物,與培土化毒丹中其他藥物相配伍,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培土化毒丹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毒性物質引起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天花粉能有效地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2. 培土生津:培土化毒丹意在培補脾胃之土,而天花粉能生津潤燥,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津液生成,從而達到培土化毒的效果。

培土化毒丹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培土化毒丹多用於治療毒邪犯肺,脾虛不運之症,甘草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助藥力達病所,提高療效。
  2. 甘草具有解毒作用,能解百毒。方中其他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甘草可以起到緩和藥性,減輕毒副作用的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培土化毒丹」組成如下: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方劑組成介紹控制在100字以內,主治功效是:脾胃內積蓄的痰濕過多,影響到淋巴結腫大的情況難以消退。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白朮10兩,茯苓6兩,炙甘草1兩,紫蘇8錢,半夏2兩,僵蠶2兩,陳皮6錢,白芷7錢,木通1兩,金銀花10兩,天花粉3兩。
上藥各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3錢,早、晚飯後吞服。1料痊癒。
必須斷色慾三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高血脂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培土化毒丹, 出處:《洞天奧旨》卷八。 組成:人參2兩,白朮10兩,茯苓6兩,炙甘草1兩,紫蘇8錢,半夏2兩,僵蠶2兩,陳皮6錢,白芷7錢,木通1兩,金銀花10兩,天花粉3兩。 主治:脾胃多痰,瘰癧難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