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丸
GAN Y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紹興續添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感應丸中加入百草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百草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感應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而百草霜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控制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 引藥下行: 百草霜味苦,入肺經,可引藥下行,助其他藥物直達病竈。感應丸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百草霜的引導作用可以促進這些藥物的藥力充分發揮,提高療效。
感應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降氣的功效。感應丸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症狀包括咳嗽、痰多、鼻塞等。杏仁能有效緩解肺氣鬱滯,使痰液易於咳出,緩解咳嗽症狀。
- 清熱解毒:杏仁亦具清熱解毒之效。感應丸中可能加入其他清熱解毒藥物,杏仁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功效,進一步緩解外感風寒導致的發熱、咽痛等症狀。
感應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止痛之效。感應丸為治療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的方劑,木香可理氣止痛,改善胃腸蠕動,緩解腹部脹痛。
- 健脾和胃:木香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感應丸常用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木香的健脾和胃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感應丸中添加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感應丸常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丁香的溫散作用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丁香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感應丸中加入丁香,可以起到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止嘔的作用。
感應丸中包含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感應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而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痛、嘔吐等症狀。
- 助藥力,增強療效: 乾薑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轉化,有助於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感應丸中還含有其他藥材,如吳茱萸、丁香等,乾薑的溫性可以協同這些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感應丸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暖脾胃,助消化: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症狀。感應丸主治脾胃虛寒、腹痛泄瀉,肉荳蔻的溫脾暖胃作用,可促進消化,緩解腹痛,起到治療作用。
2. 溫腎助陽: 肉荳蔻還具有溫腎助陽的功效,能溫補腎陽,改善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等症狀。感應丸中加入肉荳蔻,可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感應丸中包含巴豆,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作用。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滯,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巴豆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且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感應丸 」,主要成分是:百草霜、杏仁、木香、丁香、乾薑、肉荳蔻、巴豆。
百草霜,又名石膏,為石膏的粉末,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清熱解暑、止渴生津、涼血止血、清熱消炎等功效。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肉荳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 感應丸 」的主要功效是治療虛弱寒冷留在體內累積,氣血虛弱有損傷,停留在胃部,不能消化和運輸;或者因為氣虛傷了陽氣,因為飢餓或飽餐,醉酒太多,導致心下堅硬飽滿,兩脇脹痛,心腹疼痛,霍亂嘔吐腹瀉,大便頻繁且次數多,排便後感覺仍未排乾淨且排便困難,久痢赤白,膿血混雜,米飯不消化,治癒後又復發;飲酒後嘔吐,痰液積聚引起噁心,喜歡睡覺頭暈,胸膈阻塞悶脹,四肢疲倦懶散,不思飲食;妊娠時受涼,產後有損傷,如果長久有積寒,吃熱藥無效;久病體形消瘦,時間不斷推移,逐漸變得虛弱,面色發黃肌肉消瘦,飲食有時能吃有時不能吃,大便有時便祕有時腹瀉,不管是什麼時候留下的積寒;還治療小兒脾胃虛弱,累計有損傷,大便呈白色有臭味,腹瀉水谷,連續幾個月,用熱藥及取轉的方法都不見效的。
傳統服藥法
杏仁(生)、巴豆(去皮)、晉棗(去核)。
棗中裝巴豆2個,同杏仁紙裹,水蘸濕,燒熟,搗爛為丸,如綠豆大,用油單紙包裹備用。
每服5-7丸,空心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感應丸具有溫中散寒、消食化積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感應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對本品過敏者慎用。感應丸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如有疑問,请咨询医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感應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二。 組成:杏仁(生)、巴豆(去皮)、晉棗(去核)。 主治:積聚,宿食不消。
感應丸, 出處:《三因》卷十一。 組成:肉豆蔻3兩,川薑(炮)3兩,百草霜3兩,木香1兩半,蓽澄茄1兩,京三棱(炮)1兩,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蠟4兩,油1兩,丁香1兩。 主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不能傳化,心下堅滿,兩脅膨脹,心腹疼痛,噫宿腐氣;及霍亂吐瀉,或復遲澀,久痢赤白,膿血相雜,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黃口淡,不能飲食。
感應丸, 出處:《局方》卷三(紹興續添方)。 組成: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刮得者,細研)2兩,杏仁(淨者,去雙仁)140個(去尖,湯浸1宿,去皮,别研極爛如膏),南木香(去蘆頭)2兩半,丁香(新揀者)1兩半,川乾薑(炮制)1兩,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20個,巴豆70個(去皮心膜,研細,出盡油如粉)。 主治:磨化積聚,消逐溫冷,療飲食所傷,快三焦滯氣。常服進飲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主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停積胃脘,不能傳化;或因氣傷冷,因饑飽食,醉酒過多,心下堅滿,兩脅脹痛,心腹大疼,霍亂吐瀉,大便頻並,後重遲澀,久痢赤白,膿血相雜,米谷不消,癒而復發;中酒嘔吐,痰逆惡心,喜睡頭旋,胸膈痞悶,四肢倦怠,不欲飲食;妊娠傷冷,新産有傷,若久有積寒,吃熱藥不效者;久病形羸,荏苒歲月,漸致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或進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積冷;又治小兒脾胃虛弱,累有傷滯,糞白鮮臭,下痢水谷,連綿月日,用熱藥及取轉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