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肚丸

消肚丸

XIAO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6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3%
肝經 13%
大腸經 12%
腎經 8%
心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5%
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肚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消化: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助消化等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症,乾薑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達到消肚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效果:乾薑與其他藥材配合,能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若方劑中含有寒涼藥物,乾薑可起到溫中和寒的作用,避免寒涼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消肚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對於因氣滯引起的腹痛、腹脹,木香能起到疏通氣機,緩解疼痛的作用。
  2. 燥濕健脾:木香還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虛弱、濕氣較重的患者,木香可以幫助去除濕氣,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因此,消肚丸方劑中加入木香,能夠起到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腹部不適的症狀。

消肚丸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消化、清除腸道中的積滯,巴豆的加入在此方劑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巴豆具有很強的通便作用,能夠有效地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積累的糞便及毒素。由於巴豆中的有效成分如巴豆素,能促進腸道分泌,改善腸道環境,因此對於治療因脾胃功能不佳而導致的腹脹、便祕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巴豆的特性使其在方劑中能夠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形成協同效應,提升整體治療效果。不過,巴豆的使用也需謹慎,因為其在過量時可能會引起不適,因此在配伍時需考慮劑量與其他成分的平衡。綜合來看,巴豆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消肚丸的療效,也使其在治療腸道問題時更具有效性。

消肚丸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肉荳蔻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溫暖脾胃,緩解疼痛的作用。
  2. 燥濕化痰: 肉荳蔻亦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脾胃引起的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等,肉荳蔻可以幫助化解痰濕,促進消化。

因此,消肚丸中加入肉荳蔻,旨在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化痰,以達到治療腹痛、腹脹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肚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疳氣,腹脹喘粗,或腸鳴洩瀉」,屬小兒疳積兼脾胃氣滯或寒濕困阻之證。疳積為古代兒科常見病,多因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導致積滯內停,氣機壅塞,表現為腹脹、喘促(因腹滿壓迫膈肌)、腸鳴泄瀉等。方名「消肚」即針對腹部脹滿而設,其效在於行氣消脹、溫中化積,兼顧止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配伍

    • 乾薑(1兩):辛熱溫中,散脾胃寒邪,針對腸鳴泄瀉之寒濕根源。
    • 木香(1兩/急症用1分):辛香行氣,專治腹脹喘粗,能疏通腸胃氣滯。原方重用1兩以緩消疳積氣滯;急症減量為1分,避其過燥,專於行氣解急。
    • 巴豆(7粒,醋煮後去豆):峻下冷積,醋煮後毒性稍減,借其攻逐之力破除疳積有形之滯,去豆不用存其性而緩其猛。
    • 肉豆蔻(半兩/急症去之):溫澀止瀉,適用於虛寒泄瀉。然急症腹脹喘粗時,恐其收澀礙氣,故去之。
  2. 劑型與服法設計

    • 醋糊為丸:醋性收斂,可緩和巴豆之烈,兼助藥力入肝脾。
    • 米湯送服:護胃氣,防溫燥傷中。
    • 3歲30丸(小豆大):量小而頻,適應小兒體質,漸消緩攻。
  3. 治療原理

    • 溫通並行:乾薑配木香,溫中行氣,化解寒濕氣滯。
    • 攻補兼施:巴豆攻積為主,佐肉豆蔻固腸(非急症時),既祛邪又防正傷。
    • 動靜相宜:木香之動配肉豆蔻之靜(常規情況),調節腸腑氣機升降。

三、推理可能功效延伸
若疳積日久化熱,此方偏溫燥,未必全宜;然對於寒濕夾積、氣機不暢之腹脹泄瀉,其組合體現「通因通用」之思維(巴豆攻積以止瀉),亦暗合「六腑以通為用」之理。

傳統服藥法


乾薑1兩,木香1兩,巴豆7粒(米醋同二味煮乾,去豆),肉豆蔻半兩。
消肚急,木香只用1分,去肉豆蔻。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
3歲30丸,食前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小兒疳氣,腹脹喘粗,或腸鳴泄瀉。
  • 本方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腹中有鳴叫聲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消肚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三。 組成:乾薑1兩,木香1兩,巴豆7粒(米醋同2味煮乾,去豆),肉豆蔻半兩。 主治:小兒疳氣,腹脹喘粗,或腸鳴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