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香丸

XIAO DING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7%
肺經 13%
肝經 13%
大腸經 12%
腎經 8%
膽經 5%
三焦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小丁香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五靈脂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小丁香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配合丁香溫陽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五靈脂與丁香相配,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溫陽散寒,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小丁香丸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犯胃,脾胃虛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狀,丁香可起到溫暖脾胃、止痛止嘔的作用。
  2.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以及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冷、陽痿早洩等症狀,丁香可起到活血化瘀、溫補腎陽的作用。

小丁香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理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小丁香丸主治寒邪客胃,氣滯不通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木香可以理氣散寒,緩解胃腸痙攣,起到止痛作用。
  2. 燥溼健脾:木香還具有燥溼健脾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虛寒,脾失健運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小丁香丸中加入木香,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健脾止瀉的效果,提高藥效。

小丁香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
  2. 固澀止瀉: 肉荳蔻還具有固澀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等症。小丁香丸中加入肉荳蔻,可以增強其固澀止瀉的作用,更好地治療腹痛、腹瀉等症狀。

小丁香丸中包含巴豆,主要是因為巴豆具有峻下逐瘀的功效。巴豆性熱,味辛,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之效。

在小丁香丸的組成中,巴豆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其峻下之性,可以迅速排除腸道積滯,達到通便止痛之效;其消腫散結之性,則有助於化解瘀血、消散腫塊

因此,在小丁香丸中使用巴豆,是為了充分發揮其峻下逐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丁香丸」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丁香: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此外,肉荳蔻還能止瀉、止嘔、下氣消食,適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食積不消等症狀。

五靈脂: 五靈脂味苦、辛,性溫,主入肝、脾、腎經,功能功效包含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等。五靈脂炒用有助於止血,適用於血瘀內阻、血不循經的出血證,如婦女血瘀崩漏等,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材共同使用。此外,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常被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諸痛證,如胸、脅、脘、腹刺痛、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及骨折腫痛等。五靈脂性溫,味辛,入心、脾、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蛇及蠍、蜈蚣咬傷。五靈脂還具有調經止血、活血化瘀、溫經散寒之功,可治療月經不調、赤帶不絕、胎前產後血崩、血氣諸痛等婦科疾病。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主治功效:

  1. 心腹脹悶:是指胸腹部有脹滿、悶塞感,呼吸不暢。
  2. 脅肋刺痛:是指肋部疼痛,刺痛感明顯。
  3. 胸膈痞滿:是指胸部和膈膜之間有飽滯感,呼吸不暢。
  4. 噎塞不通:是指咽喉部有阻塞感,食物或水難以吞嚥。
  5. 小兒宿食不消:是指小兒積食,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沒有被消化吸收。

總結:

中藥方劑「小丁香丸」主要成分是五靈脂、丁香、木香、肉荳蔻、巴豆,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等功效,可有效治療心腹脹悶、脅肋刺痛、胸膈痞滿、噎塞不通、小兒宿食不消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丁香1分,沈香(銼)1分,乳香(研)1錢半,茴香子半兩(炒),桂(去粗皮)半兩,檳榔2枚(冬加2枚,銼),肉豆蔻2枚(夏加2枚,去殼),蓽茇半兩,阿魏(研)少許,巴豆15枚(去皮心,不出油,別研)。
消化滯氣。
上藥除研者外,搗羅為末,次入乳香、巴豆、阿魏令勻,煮白米粥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生薑湯送下。如胸膈氣不和,及元臟冷氣,上攻迷悶,加至10丸,溫酒送下;常服熟水亦得。要微動,以意加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丁香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消化不良胰臟炎霍亂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胃下垂下腹部痛腹瀉多痰上腹胃脘痛上吐下瀉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小丁香丸, 出處:《局方》卷三。 組成:五靈脂12兩,丁香3兩,木香1兩半,肉豆蔻(去殼)30個,巴豆(去皮膜,出油)210個。 主治:消積滯生冷、留飲宿食,止痰逆惡心、霍亂嘔吐;常服順脾胃,進飲食。止嘔逆,利關膈,溫脾胃,進乳食,定心腹痛。主治:心腹脹悶,脅肋刺痛,胸膈痞滿,噎塞不通。小兒宿食不消。

小丁香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組成:丁香1分,沉香(銼)1分,乳香(研)1錢半,茴香子半兩(炒),桂(去粗皮)半兩,檳榔2枚(冬加2枚,銼),肉豆蔻2枚(夏加2枚,去殼),蓽茇半兩,阿魏(研)少許,巴豆15枚(去皮心,不出油,别研)。 主治:消化滯氣。主治:三焦脹滿,胸膈氣不和,及元臟冷氣,上攻迷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