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解酲湯

葛根解酲湯

GE GEN JIE CH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7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19%
肺經 14%
腎經 8%
膀胱經 6%
肝經 6%
心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葛根解酲湯中包含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酒醒脾:葛根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解酒醒脾的功效。其富含黃酮類化合物,能促進酒精代謝,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損害,並緩解醉酒引起的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2. 清熱解毒:葛根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幫助清除體內酒精代謝產生的毒素,減少其對人體的傷害。此外,葛根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酒精代謝,進一步達到解酒醒脾的效果。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葛花,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醒酒 的功效。

葛花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效。酒醉後常伴隨頭昏腦脹、口乾舌燥等症狀,葛花能清熱解毒,緩解酒醉後的不適。

此外,葛花亦有醒酒之功,能促進酒精代謝,加速酒精排泄,有助於緩解宿醉。因此,葛根解酲湯中加入葛花,可加強方劑的清熱解毒、醒酒之效,有助於迅速解除酒醉之苦。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砂仁,主要為其 醒脾開胃、化濕止嘔 之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 溫脾暖胃,消食化積,對於酒醉所致的 脾胃濕阻、噁心嘔吐 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砂仁亦能 行氣止痛,有助於 緩解酒後頭昏腦脹、胸悶氣短 等症狀,進一步促進醒酒。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胃止嘔: 葛根解酲湯主要用於酒醉頭痛、胸悶嘔吐等症狀,而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胃止嘔的功效,能夠緩解酒醉帶來的肝氣鬱結、胃氣不和等問題,使患者更快恢復。
  2. 理氣行氣,止痛消脹: 酒醉後,體內酒精累積,易導致氣機阻滯,而木香具有理氣行氣、止痛消脹的作用,能夠幫助驅散酒毒,緩解頭痛、胸悶等症狀,使氣血運行更加通暢,達到解酲的目的。

因此,木香的加入能夠有效提高葛根解酲湯的解酒效果,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解鬱,和胃降逆: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有助於疏肝理氣,消除因飲酒過度所致的胸悶氣滯、脘腹脹滿等症狀。
  2. 健脾和胃,止嘔止瀉:陳皮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飲酒後引起的胃部不適、嘔吐、腹瀉等症狀。

因此,陳皮的加入既能緩解酒醉的症狀,又能保護脾胃,使其功效更加全面。

葛根解酲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之功效。酒醉後,脾胃受損,濕濁內停,導致頭昏腦脹、口渴嘔吐等症狀。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和胃,促進體內濕濁排出,改善醉酒後的不適。
  2. 寧心安神,醒酒解毒: 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緩解酒醉後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茯苓也有一定的醒酒解毒作用,能幫助人體更快地排出酒精,減輕醉酒程度。

因此,葛根解酲湯中加入茯苓,有助於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同時也能寧心安神,醒酒解毒,達到更好的解酒效果。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濕解酒:豬苓性甘淡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酒醉後,往往伴隨頭昏腦脹、口渴、尿少等濕熱內蘊之症。豬苓能利濕化濁,促進體內酒精代謝,解除酒醉所致的不適。
  2. 清熱解毒:豬苓兼具清熱解毒之功,能解酒毒,緩解酒醉後可能出現的發熱、口苦等症狀。

總之,豬苓在葛根解酲湯中發揮利濕解酒、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酒醉後的不適症狀,達到解酲之效。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消腫: 醉酒後,酒精代謝產生乙醛,容易導致水腫。澤瀉性寒,入膀胱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消除水腫,緩解酒後頭脹、口渴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澤瀉亦能清熱解毒,配合葛根、白芷等藥材,能有效降低酒毒對人體的傷害,幫助身體快速恢復。

此外,澤瀉還能輔助葛根疏肝解鬱,促進酒精代謝,使醉酒者更快清醒。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 葛根解酲湯以解酒醒脾為主,但酒醉傷脾,容易導致脾胃虛弱。人參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可補益脾胃之氣,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酒後迅速恢復體力。
  2. 協調藥性: 葛根解酲湯中葛根性寒,具有解酒、降火功效,但寒涼易傷陽氣,人參性溫,可緩解葛根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使藥性更加平和,協調藥性,增強解酒功效。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助消化,緩解酒醉不適:神麴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可以促進酒精的代謝,減輕宿醉帶來的噁心、嘔吐等不適。
  2. 解酒毒,保護肝臟:神麴富含蛋白酶,可以分解酒精,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損害,保護肝功能,防止酒後出現頭昏腦脹、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神麴在葛根解酲湯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更有效地解除酒醉,保護身體健康。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酒醉後,脾胃受損,氣機不暢,白朮能補益脾胃,增強正氣,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和發揮作用。
  2. 和中利濕,解酒毒: 葛根解酲湯以葛根解酒為主,但酒毒常留於脾胃,白朮能利濕健脾,化解酒毒,並促進身體排泄酒精代謝物,加速醒酒。

綜上所述,白朮在葛根解酲湯中發揮著健脾益氣、和中利濕的作用,協同葛根解酒,提高藥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醒脾開胃,化濕濁:酒醉後,胃氣不和,脾胃失健,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醒脾開胃、化濕濁之功效,能幫助清除酒毒,緩解醉酒後的胃腸不適。
  2. 芳香闢穢,醒神開竅:白荳蔻氣味芳香,能醒神開竅,並能闢除酒氣,使人頭腦清醒,精神振奮。

因此,白荳蔻的加入,不僅能改善酒醉後的消化不良,更能促進醒酒,達到解酲之效。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

  1. 疏肝理氣,和胃止嘔:青皮性辛、苦、溫,入肝、胃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並能和胃止嘔。酒醉後,常有肝氣鬱結、胃氣不和,導致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青皮能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緩解酒醉不適。
  2. 行氣消脹,利水消腫:青皮亦具行氣消脹,利水消腫之效。酒醉後,部分人可能出現腹脹、水腫等症狀,青皮能行氣消脹,利水消腫,減輕酒醉後的不適。

葛根解酲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酒醉後,常伴有頭昏腦脹、口苦口乾、面紅耳赤等熱毒症狀,而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之效,可有效緩解酒醉後的熱毒症狀,達到清熱解毒之目的。

2. 抑制酒精代謝:黃連中含有小檗鹼,具有抑制酒精代謝的作用,能減緩酒精在體內的吸收和分解,減少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達到解酒護肝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葛根解酲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頭痛屬酒濕上衝者」,即因過度飲酒導致濕熱內蘊、酒毒上攻頭部,引發頭痛、眩暈、胸悶嘔惡等症狀。古人稱酒後不適為「酲」(音同「成」),「解酲」即解酒毒、化濕濁之意。其病機關鍵在於「酒濕困脾,濕熱上擾」,故需健脾化濕、清熱利尿以解除酒毒。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可分為五大類,協同化解酒濕之邪:

  1. 升清解酒毒

    • 葛根、葛花:為解酒要藥。葛根升發脾胃清陽,舒緩頭項強痛;葛花專解酒毒,《滇南本草》謂其「治頭眩、憎寒、壯熱,解酒醒脾」。
  2. 健脾化濕

    • 人參、白朮、白茯苓:益氣健脾,助脾運化水濕,杜絕濕濁內生。
    • 陳皮、青皮:理氣醒脾,青皮偏疏肝破滯,陳皮偏燥濕和胃,合而調暢中焦氣機。
  3. 芳香醒脾

    • 砂仁、白豆蔻、木香:辛溫芳香,化濕行氣,醒脾開胃,緩解酒後脘痞、嘔逆。
  4. 利水滲濕

    • 豬苓、澤瀉:導濕熱從小便出,針對酒濕內停之浮腫、小便不利。
  5. 清熱消積

    • 川黃連:清濕熱,治酒毒鬱而化熱之口苦、煩渴。
    • 神曲:消食化積,助運化酒食停滯。

三、方義推演

此方以「解酒毒、健脾利濕」為核心,結合以下思路:

  • 治標:葛花、葛根直解酒毒;芳香藥(砂仁、豆蔻)與利水藥(豬苓、澤瀉)分消濕邪。
  • 治本:人參、白朮健脾扶正,防濕濁復生;黃連、青皮清熱疏肝,防酒毒鬱熱。
    全方兼具升清降濁、表裡分消之效,符合中醫「酒濕當從脾胃論治」之理,亦呼應《金匱要略》「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則。

(分析結束,無現代用藥建議與免責聲明)

傳統服藥法


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陳皮、白茯苓、豬苓、澤瀉、人參、神曲、白朮、白豆蔻、青皮、川黃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辛辣油膩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葛根解酲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一。 組成: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陳皮、白茯苓、豬苓、澤瀉、人參、神曲、白朮、白豆蔻、青皮、川黃連。 主治:頭痛屬酒濕上衝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