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蕤湯

WEI RU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7%
脾經 13%
膀胱經 8%
肝經 8%
心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6%
三焦經 4%
心包經 2%
腎經 2%
肺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萎蕤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萎蕤湯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燥熱證,而玉竹能滋養肺陰,潤澤燥熱,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
  2. 養陰益氣: 玉竹兼具養陰益氣之效,能補益脾胃,改善氣虛乏力、口乾舌燥等症狀。萎蕤湯中往往配伍補氣藥物,如黨參、黃芪等,玉竹的加入能協同補氣藥物,增強補益效果,使治療更加全面。

萎蕤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萎蕤湯主治熱病傷陰,症見煩渴、口乾、汗出、脈數等。石膏性寒,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有效地清泄肺胃之熱,達到解表清熱的作用。

二、 滋陰潤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外,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萎蕤湯中以麥冬、生地等滋陰藥為主,加入石膏可以更好地滋陰潤燥,緩解因熱傷陰而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達到滋陰清熱、潤燥生津的效果。

萎蕤湯中包含白薇,主要是因為白薇具有以下兩項藥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1. 清熱解毒:白薇味苦寒,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萎蕤湯主治濕熱內蘊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小便澀痛等症狀,白薇的清熱解毒之效可以有效地改善這些症狀。
  2. 利濕通淋:白薇具有利濕通淋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對於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小便澀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萎蕤湯中加入白薇,可以加強利濕通淋之效,更好地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小便異常。

萎蕤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解表之功效。萎蕤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肺氣不利等症,麻黃的加入可助於疏散寒邪,宣通肺氣,使氣機暢達,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2. 配合萎蕤,滋陰潤肺:萎蕤性甘,味微寒,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止咳之功效。麻黃的發散之性與萎蕤的滋陰之性相輔相成,既能散寒解表,又能滋陰潤肺,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萎蕤湯中加入麻黃,是根據藥物配伍理論,以達到最佳療效的體現。

萎蕤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萎蕤湯主要治療風寒溼痹,症見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可改善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緩解疼痛。
  2. 引藥入經,增強療效: 萎蕤湯中以補益氣血、祛風除溼爲主,川芎作爲引經藥,可引藥入肝經,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溼痹。

綜上,川芎在萎蕤湯中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並引藥入經的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萎蕤湯中加入葛根,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解肌發表,疏風散熱: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發表、疏風散熱之功效。萎蕤湯主治風熱感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黃等,葛根可助於疏散風邪,解除表邪,緩解發熱、頭痛等症狀。
  2. 升陽解表,利水消腫: 葛根還具升陽解表、利水消腫之功效。萎蕤湯中常配伍黃芪、白朮等補氣利水藥物,葛根可協同這些藥物,加強升陽解表、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萎蕤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針對其祛風濕、止痛的功效。

萎蕤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症狀包括四肢痠痛、肢體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羌活味辛、性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散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和麻木。

此外,羌活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末端血液供應,進一步緩解疼痛,促進恢復。因此,羌活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增強萎蕤湯的療效,更好地治療風寒濕痺。

萎蕤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萎蕤湯以滋陰養血為主,但方中亦有溫補脾腎之品。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能使方中諸藥協調作用,避免藥性偏激,更好地發揮滋陰養血的療效。
  2. 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的作用,能增強方中其他藥物的補益效果,使整體藥力更強,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陰虛血虧症狀。

萎蕤湯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肺燥津傷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萎蕤湯主要用於治療肺虛燥咳,而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正好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宣肺利氣:杏仁還具有宣肺利氣的功效,有助於疏通肺氣,改善呼吸道阻塞,緩解咳痰不爽、氣喘等症狀。在萎蕤湯中,杏仁的宣肺利氣作用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止咳化痰、順氣利肺的效果。

萎蕤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健脾理氣,助消化: 萎蕤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症狀。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健脾消食的功效。它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二、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萎蕤湯中也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的症狀。木香不僅健脾理氣,還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它能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痛、情緒不暢等症狀,使氣血流通,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萎蕤湯」,主要成分是:

  • 玉竹: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白薇: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主治功效:

  • 風溫:

  • 同時治療冬季溫病和春季中風、傷寒,發熱,頭頸部眩暈疼痛,喉嚨乾燥,舌頭僵硬,胸部疼痛,腹脹,腰背僵硬。

中藥方劑「萎蕤湯」據說出自《金匱要略》,含有 10 種中藥,每種成分各具功效。玉竹可滋陰、止渴,石膏可清熱利尿,白薇可清熱解毒,麻黃可發汗解表,川芎可活血化瘀,葛根可散風熱,羌活可發散風寒,甘草可清熱解毒,杏仁可止咳平喘,木香可溫裏溫中。 萎蕤湯主治風溫季節性疾患,包括冬季溫病和春季中風、傷寒所致的發熱、頭頸部眩暈疼痛、喉嚨乾澀、舌僵不靈活、胸痛、腹脹、腰背僵硬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萎蕤2兩,黃芩2兩,乾薑2兩,生薑2兩(切),豉16合(綿裹),芍藥2兩,升麻2兩,黃連2兩,柴胡2兩,梔子7枚(擘),石膏8兩(碎),芒消4兩。
上(口父)咀。以水1鬥5升,先煮石膏,減1升,次下諸藥,煮取2升8合,去滓,下芒消,攪令散,分溫3服。每服相去如人行10里,進之利5-6行,當自止。
忌生冷、熱面、豬、魚、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萎蕤湯性味寒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肺結核結膜炎耳聾麻痺角膜炎尿道炎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相同名稱方劑


萎蕤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 組成:萎蕤1兩半,桔梗1兩半,黃耆(銼)1兩半,羚羊角(鎊)1兩。 主治:目赤,並黑眼上生丁翳疼痛。

萎蕤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萎蕤(去皮)1兩半,地骨皮(去土)1兩半,赤芍藥1兩半,犀角屑1兩,黃芩(去黑心)1兩,茯神(去木)1兩,甘草(炙,銼)1兩,升麻1兩。 主治:眼生膚翳。

萎蕤湯,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二。 組成:萎蕤2兩,黃芩2兩,乾薑2兩,生薑2兩(切),豉6合(綿裹),芍藥2兩,升麻2兩,黃連2兩,柴胡2兩,梔子7枚(擘),石膏8兩(碎),芒消4兩。 主治:石發動,心胸熱毒。

萎蕤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萎蕤1分,百部1分,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阿膠(炒令燥)半兩,馬兜鈴半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桑根白皮(銼)1兩。 主治:虛勞咳嗽,咯唾膿血。

萎蕤湯, 出處:《活人書》卷十七。 組成:萎蕤3分,石膏1兩(杵碎),白薇半兩,麻黃半兩(湯泡,焙乾,秤),川芎半兩,葛根半兩(生者可用2兩尤佳),大羌活(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去皮尖,捶碎)半兩,青木香1分(冬1兩始,春用半兩,炒)。 主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項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疼,痞滿,腰背強。

萎蕤湯, 出處:《千金》卷九注文引《小品方》。 組成:萎蕤2兩,白薇2兩,麻黃2兩,獨活2兩,杏仁2兩,川芎2兩,甘草2兩,青木香2兩,石膏3兩。 主治: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則發熱頭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疼,心胸痞滿,腰背強。溫風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其汗者必譫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