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飲丸

XIAO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6%
肺經 23%
肝經 7%
膀胱經 4%
膽經 4%
心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消飲丸:化痰理氣,適用於痰飲積聚

中藥方劑「 消飲丸 」,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陳皮、青皮、枳實、葛根、生薑。

半夏

性味:溫、辛 功效: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主治: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陳皮

性味:溫、苦、辛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主治: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等症狀

青皮

性味:辛、溫、微苦 功效: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主治: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枳實

性味:溫、酸、苦 功效: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主治: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葛根

性味:甘、辛、涼 功效: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主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生薑

性味:辛、溫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主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嘔吐、腹脹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消飲丸 」具有化痰理氣的功效,適用於痰飲積聚引起的胸悶、脹滿、呃逆、嘔吐、腹瀉等症狀。該方劑組成中,半夏、陳皮、青皮均具有理氣化痰的功效;枳實、葛根具有降逆化痰的功效;生薑具有溫中散寒、行氣化痰的功效。各藥材相互配伍,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傳統服藥法


乾薑3兩,茯苓3兩,白朮8兩,枳實4枚(炙)。
若下,去枳實,加乾薑2兩,名為「五飲丸」。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日3次,稍加之。
忌桃李、雀肉、大醋、生冷之類。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陳皮、青皮、枳實、葛根、生薑均能化痰飲,和胃止嘔。半夏、陳皮、青皮、枳實辛散苦降,能化痰降逆;葛根甘寒,能清熱生津,和胃止嘔;生薑辛溫,能散寒化痰,和胃止嘔。諸藥合用,共奏化痰飲,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胰臟炎耳聾心內膜炎膽囊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二尖瓣狹窄嘔吐腹瀉多痰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消飲丸, 出處:《宣明論》卷七。 組成:天南星、半夏、芫花、自然銅各等分(生用)。 主治:一切積聚,痃癖,氣塊,及大小結胸,痛不能仰。

消飲丸, 出處:《外台》卷八引《深師方》。 組成:乾薑3兩,茯苓3兩,白朮8兩,枳實4枚(炙)。 主治:酒澼。飲酒停痰水不消,滿逆嘔吐,目視(目巟)(目巟),耳聾,腹中水聲。水飲。

消飲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五。 組成:半夏1兩(湯洗7次),陳皮(焙)半兩,青皮(焙)半兩,枳實(去瓤,麸炒)半兩,乾葛(焙)半兩,生薑(炒)半兩。 主治:利膈下痰,散飲去滯。主治:痰飲。

消飲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白朮(炒)1兩,半夏曲1兩,白茯苓(去皮)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人參(去蘆)半兩,枳實(去瓤、麸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别爲末)。 主治:腹間虛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