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丹

月華丹

YUE HUA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7%
脾經 17%
心經 13%
腎經 9%
胃經 8%
膽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月華丹方劑中包含爐甘石,主要因其具有以下特性:

  1. 清熱解毒: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癢,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2. 收斂生肌: 爐甘石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分泌物,對於一些皮膚病引起的破潰、糜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月華丹中加入爐甘石,旨在清熱解毒,收斂生肌,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月華丹中含有硃砂,其主要原因為: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在方劑中,硃砂可有效平息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2. 解毒消腫: 硃砂亦具解毒消腫之功,可用於治療一些外傷感染、毒蛇咬傷等症狀。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

月華丹中含有硼砂,其作用並非直接藥性,而是作為「引藥入肝」的媒介。

硼砂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其特殊性質可將其他藥材的藥性引導至肝臟,發揮更佳療效。例如,月華丹中含有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藥,而硼砂則有助於這些藥材更有效地進入肝臟,達到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效果。

因此,硼砂在月華丹中的加入,並非直接藥性作用,而是作為引藥入肝的關鍵,有助於提升藥效。

月華丹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丁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月華丹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經寒不調等症,丁香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芳香開竅,醒神定志:丁香還具有芳香開竅、醒神定志的功效。月華丹中加入丁香,可以幫助患者舒緩精神壓力,改善睡眠品質,進一步提升療效。

月華丹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種特性:

  1.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緩解體內熱毒,適用於治療因熱毒所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
  2. 安神定驚: 珍珠具有安神定驚的功效,可以鎮定心神,緩解精神緊張、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月華丹中加入珍珠,可以發揮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月華丹中加入琥珀,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驚: 琥珀性平味甘,入心經,具有安神定驚、化痰開竅之效。月華丹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琥珀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精神緊張和焦慮。
  2. 活血化瘀: 琥珀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除瘀血,改善症狀。在月華丹中,琥珀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疾病的康復。

月華丹方劑中包含石蟹,主要源於其藥性與功效。石蟹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效。

方劑中使用石蟹,主要針對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病症。石蟹清熱解毒,能瀉火解毒,消散熱毒;活血化瘀,則能活血通絡,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此外,石蟹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補充機體所需,促進病患康復。因此,石蟹在月華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月華丹」方劑中包含「硇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1. 增強藥效: 硇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與方中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增強其療效。例如,若方劑針對熱毒瘡瘍,硇砂可輔助清熱解毒,加速傷口癒合。
  2. 引藥入藥: 硇砂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可作為引藥,將其他藥材的藥性引導至病竈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若方劑針對內服治療,硇砂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然而,硇砂屬於劇毒藥物,使用需十分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以免造成藥物中毒。

「月華丹」方劑中含有「乳香」,其主要作用在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其藥性與月華丹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能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例如,月華丹中若有活血化瘀的藥材如桃仁、紅花,乳香可以促進其活血化瘀效果,進一步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乳香在月華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月華丹方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能有效緩解經血瘀阻所致的疼痛。
  2. 補益氣血: 沒藥還具有補氣益血的作用,能改善氣血虛弱所導致的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狀。對於女性因氣血不足而引發的月經不調,亦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因此,月華丹方中加入沒藥,旨在通過活血止痛和補益氣血雙重功效,達到調理月經、改善女性身體狀況的目的。

月華丹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利用其瀉熱解毒之效。輕粉性寒,味苦,入肝經,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對於熱毒壅滯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高熱、神昏、煩躁、便祕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輕粉亦有殺蟲之效,對於因蟲積所致的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然而,輕粉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月華丹方劑中加入大青鹽,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其清熱解毒作用,可針對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熱證,如高熱、口渴、咽喉腫痛等。而其涼血止血功效,則可治療熱毒入血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

因此,在月華丹方劑中加入大青鹽,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月華丹中加入玄明粉,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玄明粉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月華丹中,玄明粉可以協同其他藥材,清熱解毒,消散體內熱邪,達到治療熱毒攻心、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狀的效果。
  2. 瀉火降逆: 玄明粉可瀉肺胃之火,降逆氣,對於因熱邪上炎導致的心煩不寐、口渴咽乾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月華丹中,玄明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達到清熱降火、平心安神的效果。

月華丹是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主要成分中包含膽礬。膽礬,又名膽礬石,是一種在中醫中具有特殊療效的礦物性藥物。其主要作用在於清火解毒、消腫止痛,並具備收斂作用。月華丹常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或炎症,膽礬的加入有助於強化整個方劑的功效。

首先,膽礬的清熱解毒性能,可以幫助抑制因熱毒引起的病症,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其次,膽礬的收斂作用也有助於減少受損組織的滲出,促進癒合。同時,膽礬中的礦物質成分能夠調和其他藥材的效果,提升整體的治療效果。

因此,膽礬在月華丹中的加入,不僅是對方劑效果的補充,也是對應臨牀症狀的具體需求,充分體現中醫藥物組合的理論與實踐智慧。

月華丹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固澀止瀉的功效。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其富含碳酸鈣等成分,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月經量過多、崩漏等出血症狀。同時,其收斂固澀的特性,也能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有助於維持腸道功能穩定。因此,將海螵蛸納入月華丹方劑,可發揮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月華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在中醫藥歷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鉛丹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鉛,具備一定的毒性,但在古代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燒灼瘡癤的效果。

中醫學對於藥材的使用,常常考量其整體的效用與配伍,而鉛丹在方劑中的使用,主要是基於其強效的療效。鉛丹經過適當的炮製和合理的用量,可以減少其毒性,發揮治病的效果。在某些情況下,它能有效地控制炎症及促進創傷癒合。

然而,現代醫學已經發現鉛丹具潛在的健康風險,長期接觸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因此,現今使用此方劑時,需謹慎考量其適應症與副作用,並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療效與安全性。

月華丹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月華丹多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瘡瘍等病症,白礬的加入可增強其燥濕止癢的效果。
  2. 收斂止血: 白礬亦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促進創口癒合,減少滲出。對於一些伴有出血的皮膚病,白礬的加入可以起到止血止癢的雙重作用,促進病情好轉。

月華丹中加入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辟邪: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辟邪驅穢之效。古人認為雄黃可驅除邪氣,預防瘟疫,因此將其加入月華丹中,以增強其解毒辟邪之功效。

2. 燥濕止癢: 雄黃亦有燥濕止癢之效,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月華丹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加入雄黃可以增強其止癢功效。

月華丹中含有熊膽,主要原因在於其所具備的清熱解毒鎮痛止癢功效。

熊膽味苦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癢、開竅醒神等功效。其清熱解毒之力強,可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發熱、咽喉腫痛、疔瘡、濕疹等。同時,其鎮痛止癢作用也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疼痛和瘙癢。

不過,由於熊膽來源於野生動物,且採集過程對熊造成巨大痛苦,近年來已逐漸被其他中藥材所替代,例如牛黃、金銀花等。

「月華丹」方劑中加入牛黃,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尤其善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以及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

「月華丹」多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以及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牛黃作為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月華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能開通經絡,醒神開竅,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活血止痛: 麝香性溫通,能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由於麝香屬於珍貴藥材,且具有較強的藥性,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月華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諸般翳膜、胬肉,一切眼目病稍重者」,其關鍵在於治療眼部外障實證,尤其針對翳膜(角膜混濁、白斑)、胬肉(結膜增生攀睛)等病變。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因風熱上攻、痰火瘀滯,或外傷後氣血凝結所致,故需以「退翳明目、解毒散結、活血通絡」之法處理。

組成邏輯推理與可能功效

此方藥味繁多,然仔細歸類後可見其組方邏輯如下:

1. 礦物類藥(退翳磨障、解毒明目)

  • 爐甘石:性平,傳統用以收濕退翳,為眼科外用要藥,能緩解目赤翳障。
  • 硇砂、硼砂:腐蝕性強,可「化翳消胬」,針對翳膜厚膩者加量使用,推測用以輕度腐蝕異常增生組織。
  • 雄黃、白礬、膽礬:解毒燥濕,殺蟲止癢,可能用於眼瞼或結膜附帶的濕熱毒邪。
  • 珍珠、珊瑚、水晶、瑪瑙:質地堅硬,古法認為研末後可「磨翳」且安神定驚(如珍珠),兼顧內在心神不寧之眼疾誘因。

2. 動物類藥(活血散瘀、清肝明目)

  • 熊膽、蚺蛇膽、山豬膽:苦寒清肝,解毒退翳,針對肝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
  • 牛黃、麝香:芳香開竅,活血通絡,助藥性透達目竅,兼消目中瘀滯。
  • 海螵蛸、貝齒:收斂止血,推測用於胬肉出血或目翳久不癒者。

3. 植物樹脂類藥(活血止痛、生肌散結)

  • 乳香、沒藥:散瘀定痛,改善眼周氣血滯澀;黃丹(鉛丹)外用可拔毒生肌,然需注意其毒性。

4. 其他輔助藥

  • 玄明粉、輕粉:清熱瀉火,引邪外出;青鹽引藥入腎,從五行角度「腎主目之瞳子」。
  • 白丁香(雀糞):古人用以消積退翳,或取其腐蝕之性。
  • 冰片(梅花片腦):臨用時添加,取其辛涼走竄,助諸藥透達病所。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攻邪為先」,結合:

  1. 機械性退翳:透過礦物細粉的物理摩擦與腐蝕(如硇砂、爐甘石),直接作用於翳膜表面。
  2. 化學性消散:動物膽類與麝香等,溶解痰瘀熱毒,改善局部循環。
  3. 引經報使:冰片、麝香引藥上行,使藥力集中於目竅。

整體而言,月華丹為古代眼科峻劑,針對頑固性外障實證,通過多種峻烈藥物協同,「以毒攻毒」化解翳障,體現「外治之法即內治之理」的思維。然其部分成分具毒性(如硇砂、輕粉),需嚴格控制用量與適應症。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1兩,朱砂2錢,硼砂2錢,白丁香2分,珍珠2分,珊瑚2分,琥珀2分,水晶2分,瑪瑙2分,石蟹2分,貝齒2分,硇砂2分,乳香1分,沒藥1分,輕粉1分,青鹽1分,玄明粉1分,膽礬1分,海螵蛸1分,蚺蛇膽1分,黃丹1分,山豬膽1分,白礬(生)1分,雄黃1分,熊膽1分,牛黃1分,麝香3分。
如翳膜重厚者,加硇砂少許;如翳膜薄輕者,對和日精丹。
上藥各另修制淨,合和勻,為末,瓷器收貯。
如臨用時,每末1錢,加梅花片腦1分,研勻羅過。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月華丹, 出處:《準繩·類方》卷七。 組成:爐甘石1兩,朱砂2錢,硼砂2錢,白丁香2分,珍珠2分,珊瑚2分,琥珀2分,水晶2分,瑪瑙2分,石蟹2分,貝齒2分,硇砂2分,乳香1分,沒藥1分,輕粉1分,青鹽1分,玄明粉1分,膽礬1分,海螵蛸1分,蚺蛇膽1分,黃丹1分,山豬膽1分,白礬(生)1分,雄黃1分,熊膽1分,牛黃1分,麝香3分。 主治:諸般翳膜,胬肉,一切眼目病稍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