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腎經 13%
心經 12%
膀胱經 10%
肝經 10%
肺經 9%
胃經 9%
膽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3%
脾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芍芩湯

組成

澤瀉、茯苓、豬苓、白朮、木通、黃連、黃芩、白芍。

功效

清熱利濕,和中止瀉。

主治

麻後積熱遺於大腸泄瀉者。

麻黃發汗後,如果體內的熱邪沒有完全散去,反而積聚大腸,就會引起腹瀉。芍芩湯可以清除體內的熱邪,並且利濕和中,從而緩解腹瀉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麻黃發汗後,如其胸滿煩躁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者,以芍藥甘草湯主之。"
  2. 金匱要略》:"大腸實熱腹滿而痛,大便溏泄者,以芍藥甘草湯主之。"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澤瀉利水滲濕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
茯苓利水滲濕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
豬苓利水滲濕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
白朮健脾益氣可以健脾益氣,促進消化吸收。
木通利尿通淋可以利尿通淋,緩解小便不利、尿頻等症狀。
黃連清熱解毒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黃芩清熱解毒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白芍和中止瀉可以和中止瀉,緩解腹瀉、腹痛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芍芩湯由澤瀉、茯苓、豬苓、白朮、木通、黃連、黃芩、白芍等八味中藥組成。其中,澤瀉、茯苓、豬苓、白朮、木通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黃連、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白芍具有和中止瀉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芍芩湯性寒,體質虛寒者不宜服用。
  2. 芍芩湯有緩解腹瀉的功效,但不能根治腹瀉。如果腹瀉的症狀比較嚴重,應該去醫院就診。

相關疾病

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芍芩湯, 出處:《醫林纂要》卷九。 組成:澤瀉1錢,茯苓8分,豬苓8分,白朮8分,木通8分,黃連8分,黃芩8分,芍藥1錢6分。 主治:麻後積熱遺于大腸泄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柴芩湯

相似度 71%

化滯香薷飲

相似度 70%

清涼湯

相似度 70%

清丙湯

相似度 66%

四苓散

相似度 66%

二朮四苓湯

相似度 66%

豬苓木通湯

相似度 66%

枳實導滯丸

相似度 6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