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利膈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經,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 開竅醒神:天南星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能解除痰濁矇蔽心竅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辰砂利膈丸以辰砂為主藥,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而天南星的燥濕化痰、開竅醒神作用,可以配合辰砂,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辰砂利膈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化濕。辰砂利膈丸主治痰熱壅肺,胸膈痞悶,故茯苓可助其利水化痰,解除胸膈之痞悶。
- 健脾益氣:茯苓亦有健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改善痰熱壅肺所致的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
故茯苓在辰砂利膈丸中,可謂利水滲濕,健脾益氣,輔助其清熱化痰,改善胸膈痞悶,提高療效。
辰砂利膈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辰砂利膈丸主治痰濁阻肺、氣逆喘咳,而痰濁易阻礙脾胃,導致氣機不暢、噁心嘔吐。生薑溫中和胃,有助於化痰止嘔,增強藥效。
- 解毒增效: 辰砂具有解毒作用,但同時也有一定的毒性。生薑可以解毒,緩解辰砂的毒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同時,生薑還可增強辰砂的利膈化痰之效,使藥效更顯著。
辰砂利膈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辰砂利膈丸旨在治療痰熱阻肺、氣機鬱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痰多等症,半夏可降逆氣,止嘔逆,有助於解除痰熱阻滯,暢通氣機。
- 燥濕化痰: 半夏兼具燥濕化痰之效。痰熱阻肺常伴隨濕邪困阻,半夏能燥濕化痰,消解痰熱,促進痰液排出,有助於緩解胸悶、咳嗽等症狀。
因此,半夏在辰砂利膈丸中扮演著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重要角色,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痰熱阻肺之症。
辰砂利膈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化痰、止嘔止瀉的功效。辰砂利膈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咳嗽氣喘、胸膈痞悶等症,白礬的加入可以幫助化解痰濕,利膈開胸,使氣機通暢,緩解症狀。
- 收斂固澀:白礬還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以減少肺氣上逆,緩解咳嗽咳痰,進一步達到利膈開胸的效果。
白礬的加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使辰砂利膈丸達到治療效果。
辰砂利膈丸中包含山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和胃止嘔: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腎、固精止瀉的功效。辰砂利膈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胸悶氣喘、咳嗽痰多等症狀,山藥可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緩解痰熱壅肺造成的胃口不佳、嘔吐等症狀,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 滋陰潤肺,緩解燥熱:辰砂利膈丸中含有辰砂、石膏等燥熱藥物,山藥性平偏涼,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以緩解燥熱藥物對身體的刺激,保護肺陰,避免燥熱傷肺。
辰砂利膈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腸通便,利膈消積: 皁莢味甘,性寒,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並能分解食物中的積滯,有助於改善胸膈滿悶、食慾不振等症狀。
- 引藥入絡,增強藥效: 皁莢性滑,能引導藥物深入經絡,提高藥效。辰砂利膈丸中以辰砂為君藥,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而皁莢的引導作用可以使辰砂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利膈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上中二焦氣機壅滯、痰濕鬱熱所致諸症,具體表現可分三層:
- 痰氣互結,胸膈痞塞:症見胸膈滿悶、咽嗆不利,乃因痰濕阻滯,氣機升降失司,方中多用辛開苦降之品以寬利胸膈。
- 肺失宣降,喘嗽痰湧:咳嗽喘滿、嘔吐痰涎,係痰濁上犯肺胃,南星、半夏等化痰降逆以復肺氣肅降。
- 風熱上擾,清竅不利:頭目昏痛、精神困倦,乃痰濕鬱久化熱,兼風邪上攻,皂角、生犀等可疏風滌痰,佐朱砂清鎮安神。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一、峻藥化痰,開泄痞塞
- 主攻痰濁:半夏(半斤)、天南星(炮)為君,直接燥濕化痰。其中半夏量重,專化中焦痰濕;南星性烈,善逐瘀痰膠結。配白礬(生枯各半)既可湧吐膈上頑痰(生礬),又能斂痰下行(枯礬),一散一收,痰無遁形。
- 皂角膏為引:皂角辛鹹,熬膏後潤而不燥,既能滌痰通竅,又作黏合諸藥之賦形劑,取其「滑痰」之功,使黏滯之痰易化。
二、調暢氣機,標本兼治
- 健脾助運:茯苓、山藥補脾以絕生痰之源,尤妙在乾生薑(二兩)溫中化飲,既能制半夏之毒,又可助中焦氣化,使痰濕不生。
- 氣血並調:生犀角(現多禁用水牛角代)清心涼血,防痰熱擾神,兼解風熱上攻之頭痛;朱砂為衣,鎮心安神,針對「精神困倦」之痰熱擾神證。
三、升降相因,動靜結合
全方以皂角膏之「動」引痰外出,佐山藥、茯苓之「靜」健脾固本;半夏、南星「降」肺胃之逆,生薑、犀角「升」清陽之氣,使痰消氣順而諸症自平。
總結:此方側重「痰、氣、熱」三者並治,以化痰為核心,兼顧醒脾、涼血、安神,結構層次分明,適用於痰濕鬱熱交阻之實證,非單純健脾化痰劑可比。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炮)2兩,白茯苓2兩,乾生薑2兩,生犀2兩,半夏半斤,白礬3兩(一半生,一半枯),乾山藥3兩,皂角1斤(去皮子弦,水3斤,熬膏子)。
上為細末,以皂角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60-7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辰砂利膈丸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利膈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五。 組成:天南星(炮)2兩,白茯苓2兩,乾生薑2兩,生犀2兩,半夏半斤,白礬3兩(一半生,一半枯),乾山藥3兩,皂角1斤(去皮子弦,水3斤,熬膏子)。 主治:胸膈痞滿,痰飲氣滯,上焦窒塞,肺氣不利,咳嗽喘滿,嘔吐痰涎,咽(口益)不利,風熱相搏,頭目昏痛,精神困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