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南星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藥效。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其主要功效為祛風止痙,能治療風痰壅塞、痙攣抽搐等症;化痰散結,可化解痰濕凝聚,消散結塊。
南星丸通常用於治療風痰壅塞、痰濁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例如中風痰阻、癲癇、咳嗽痰多、瘰癧等。天南星在此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有效地化解痰濁、止咳平喘、緩解痙攣,達到治療目的。
南星丸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化痰止咳之效: 皁莢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與南星等藥材配合,可增強化痰止咳效果,並緩解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
- 助藥力行氣通絡: 皁莢味苦,入肺經,能行氣散結,通利水道。與南星等藥材配合,可助藥力行氣通絡,使其藥效更易於到達病竈部位,進一步增強療效。
南星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協同作用:南星性寒,善降逆氣,但易傷脾胃。半夏性溫,能燥溼化痰,又能健脾和胃。二者配伍,寒溫相濟,既能降逆止嘔,又能健脾和胃,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緩和毒性:南星性寒,毒性較強,容易損傷脾胃。半夏性溫,可以緩和南星的寒性,減輕其對脾胃的損傷,提高用藥安全性。
南星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白僵蠶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散結消腫。與南星搭配,能更好地發揮南星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並減緩南星的燥烈之性,避免燥傷津液。
- 治療病症,針對性強:白僵蠶對風痰阻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病症有良好療效,與南星一起使用,可有效治療風痰阻滯所致的各種疾病。
南星丸中加入白礬,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止咳化痰的效果。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燥濕、收斂、止咳、止瀉之功。與南星搭配,可增強南星的祛風散寒、化痰止咳之效。
此外,白礬還能抑制南星的毒性,提高其安全性。南星性溫,味辛,有毒,白礬的寒性可以中和其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南星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咳嗽涎盛,咽膈不利」,意指小兒因痰涎壅塞於肺,導致咳嗽頻作、咽喉胸膈氣機不暢。痰濕阻滯上焦,氣逆不降,故需化痰降氣、開竅通絡以止咳平喘。
組成與邏輯推理
南星(製)
- 生南星辛溫燥烈,有毒,經炮製後毒性減緩,更具化痰止咳、祛風定驚之效。
- 此方以「辰砂半兩、好酒」填煨炮製:
- 辰砂(硃砂):鎮心安神,助南星平息風痰上擾。
- 酒煨:酒性辛熱,協同南星溫化寒痰,增強其通絡開竅之力。
- 炮製後研末,取其溫化痰涎、開泄氣機之功,針對痰涎壅盛之咳喘。
全蠍(炒)
- 全蠍辛平,善搜風通絡、熄風止痙,炒製後減其峻烈之性。
- 用49枚(取「七七」之數,傳統有「風痰用蠍」之說),助南星宣通肺絡、祛風痰之滯,防止痰阻引發驚風。
生薑汁調丸
- 生薑辛溫,既能解南星、全蠍之毒,又可協同化痰止咳、溫肺散飲。
- 綠豆大丸劑,便於小兒服用,綠豆亦有清熱解毒之效,緩解全蠍之燥。
麝香酒送服
- 麝香辛香走竄,能開竅醒神、透達咽膈,引藥上行以化痰通閉。
- 酒行藥勢,助諸藥速效,服後「汗出為度」,提示此方兼有發散外邪、宣肺透表之力,適用於風寒痰濕閉肺之證。
治療原理
此方以 溫化寒痰 為核心,南星辰砂製後專攻痰涎壅滯,全蠍祛風通絡,生薑協調藥性,麝香酒引藥上行。全方強調:
- 化痰止咳:南星燥濕痰,生薑溫肺化飲。
- 祛風通絡:全蠍熄風,防痰阻驚風。
- 開竅宣閉:麝香、酒助藥力透達咽喉胸膈,使氣機暢通。
適用於小兒體質偏寒、風痰內蘊之咳喘,痰白黏稠、喉中漉漉有聲者。然須辨證屬寒痰為宜,若熱痰壅盛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南星1個1兩(中開一穴,用辰砂半兩,以好酒調末入內塞之,掘一地穴,火煨之,令通紅,又南星人於好酒內,以盞覆定,不得通風,臨冷取出為末), 全蠍49個(炒)。
上為末,研勻,以生薑汁調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麝香酒調下。汗出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潰瘍等患者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南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四。 組成:南星半錢(泡),天麻半錢(浸酒1宿),全蠍半錢(麸炒),朱砂、麝香各少許。 主治:小兒急驚壯熱,痰潮,喉中響,咬齒牙,大便多日不便。
南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組成:南星(切片,皂角水浸一夕,煮乾)、半夏(薑計浸)、僵蠶(一半醋浸,一半生用)、白礬各等分。 主治:小兒咳嗽涎盛,咽膈不利。
南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六。 組成:南星1個1兩(中開一穴,用辰砂半兩,以好酒調末入內塞之,掘一地穴,火煨之,令通紅,又南星入于好酒內,以盞覆定,不得通風,臨冷取出爲末),全蠍49個(炒)。 主治:一切癇。
南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 組成:蛇含石1分,石燕(并火煅,酒淬3-5次)1錢,代赭石1錢,朱砂1錢,鐵粉1錢,雄黃1錢,五靈脂、乳香、川烏(去皮,炮)、天漿子27粒(炒),烏蛇肉(酒浸,炙,去骨)1錢,蛇皮(炙)、蛇頭1個(酒浸,炙),僵蠶(皂角水浸一夕,微炒)、蟬蛻、天麻、蜂房(炒)、蜈蚣(大赤足者)2錢,全蠍2錢(新薄荷自然汁浸1宿,焙,微炒),白附子1錢,南星(薑汁浸一夕,牛膽拌炒)1錢,羌活1錢,川芎1錢,麝香1錢,腦子半錢。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經久諸般癇病,累醫無效,但是惡候,不間陰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