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涎丸

滾涎丸

GUN X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6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胃經 22%
脾經 22%
肝經 16%
大腸經 5%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滾涎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滾涎丸主治痰涎壅盛、喉間痰鳴、咳嗽氣喘等症,天南星能有效化解痰液,使痰液易於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2. 開竅醒神:天南星性溫,能開竅醒神,對於痰迷心竅、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滾涎丸中常與其他開竅藥物配合使用,以增強開竅醒神之效,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滾涎丸方劑中含有半夏,主要原因在於半夏的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功效,與本方治病機理相符。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擅長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脾胃不和所致的呃逆、嘔吐、口涎增多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滾涎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濕阻滯、脾胃不和導致的口涎過多,而半夏的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作用正好可以解決這一病理問題,起到清熱化痰、止嘔止涎的作用。

滾涎丸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嘔、化痰止咳之效。滾涎丸主治脾胃虛寒、痰涎壅盛之證,生薑能溫脾胃,化寒痰,有助於止嘔,改善噁心、嘔吐等症狀。
  2. 助藥力: 生薑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滾涎丸中其他藥物如半夏、茯苓等,性偏寒涼,生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其寒性,使其藥效更佳,更能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寒、痰涎壅盛的病症。

滾涎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 疏風止痙、化痰散結 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的特性,能抑制腦神經興奮,緩解抽搐、痙攣等症狀。同時,其亦能化痰散結,對於痰多咳嗽、痰液粘稠、胸悶氣喘等病症亦有輔助療效。

因此,在滾涎丸中加入白僵蠶,旨在 增強其止痙化痰、疏風解表 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痰火、痰濁壅肺、氣逆喘咳、神志不清等症。

滾涎丸方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祛痰止咳的功效。皁莢味甘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祛痰止咳等功效。其富含皁苷類化合物,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皁莢亦可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亦有一定作用。因此,將皁莢加入滾涎丸,有助於綜合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滾涎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兒風涎壅盛,咳嗽喘急」,乃針對小兒因風邪引動痰濕、痰涎壅塞於肺或咽喉所致之證。風邪挾痰上擾,肺失宣降,故見咳嗽氣喘;痰涎滯留氣道,則呼吸急促、痰鳴有聲。方名「滾涎」,喻其藥力能驅逐痰涎、通利氣道,使痰濕從下而消或從上而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天南星(炮)
    性辛溫,善祛風化痰,尤擅化「風痰」。炮製後毒性減緩,更適用於小兒。風痰壅盛時,天南星能祛風開竅、豁痰止咳,為方中主藥之一。

  2. 半夏(薑製)
    生薑汁浸後焙乾,增強降逆化痰、止嘔止咳之效。半夏燥濕化痰,與天南星協同,專攻痰濕壅滯之病機,且生薑制後可緩其毒性,兼調和中焦。

  3. 白僵蠶(炒)
    祛風解痙、化痰散結。小兒痰盛易引動肝風,僵蠶既能熄風止痙,又助南星、半夏化痰,防痰阻致驚。

  4. 豬牙皂角(炙)
    性辛咸,具強烈刺激性,能「通關開竅、吐痰散結」。炙後藥性稍緩,仍保有催吐痰涎或稀釋稠痰之效,與他藥配伍,使痰涎易於排出。

配伍特點

  • 辛溫燥烈,直奔痰涎:全方以溫性藥物為主,針對痰濕屬寒或風痰交阻之證。
  • 動靜結合,痰風並治:天南星、半夏主化痰,僵蠶兼熄風,皂角開竅逐痰,共成「化痰-祛風-通竅」之勢。
  • 蜜丸緩峻,護胃利服:煉蜜為丸,緩和皂角、南星之烈性,黍米大之劑型適合小兒服用,茶清送下助藥力上行。

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

  1. 化痰滌涎:南星、半夏直接分解膠結之痰濕。
  2. 祛風解痙:僵蠶鬆弛氣道痙攣,改善喘急。
  3. 通竅排痰:皂角刺激黏膜,促進痰液排出(或吐或下)。
    適用於痰涎有形實邪壅塞之實證,或風痰閉肺之咳喘,體現「急則治標」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薑2兩取汁浸1宿,焙乾)、白僵蠶(炒去絲嘴)1兩,豬牙皂角1分(去皮絲,炙黃色)。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10丸,茶清送下,乳食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滾涎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組成:天南星(炮)1兩,半夏(慢火炮裂,生薑2兩取汁浸1宿,焙乾)1兩,白僵蠶(炒去絲嘴)1兩,豬牙皂角1分(去皮絲,炙黃色)。 主治:小兒風涎壅盛,咳嗽喘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