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炎湯

XI Y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三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22%
心經 17%
腎經 11%
肝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脾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息炎湯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息炎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炎症,而黃連能有效清熱解毒,控制炎症反應,降低病竈處的熱度。
  2. 抑菌止痛: 黃連對多種細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減少炎症的發展。此外,黃連還具有止痛作用,能緩解炎症所致的疼痛。

總之,黃連在息炎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抑菌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控制炎症反應,緩解病症。

息炎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息炎湯中多用苦寒之藥,容易損傷脾胃,加入甘草可以緩解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解毒抗炎,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加強息炎湯的消炎解毒功效,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炎症。

總之,甘草在息炎湯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僅能調和藥性,保護脾胃,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治療炎症。

息炎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歸肺、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之效。息炎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蒸導致的炎症反應,如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黃芩能清熱瀉火,消解體內濕熱,並能抑制炎症反應,故而成為息炎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緩解炎症,促進病患康復。

息炎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的功效。

  1. 潤肺清熱:麥門冬能滋養肺陰,清肺熱,對於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口乾舌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息炎湯通常用於治療呼吸道炎症,而肺熱是常見的病因之一,因此麥門冬有助於清除肺熱,促進炎症消退。
  2. 養陰生津:炎症過程中,體液會大量流失,導致津液不足,而麥門冬能滋陰生津,補充體液,緩解口渴、咽乾等症狀,有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促進康復。

息炎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潤燥: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息炎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而天門冬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緩解肺熱引起的症狀,幫助恢復正常呼吸。

二、滋陰降火:天門冬能滋陰降火,緩解由於肺熱引起的炎症反應,並保護肺部組織免受損害。息炎湯中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達到清熱消炎,滋陰潤肺的效果。

息炎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量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清熱涼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炎症反應,降低體內熱毒。同時,生地黃滋陰潤燥,可以改善因熱邪灼傷而導致的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並保護受損的組織,促進癒合。

因此,生地黃在息炎湯中起著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炎症,促進恢復

息炎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息炎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炎症,玄參可清熱解毒,降低炎症反應,緩解患者不適。
  2. 滋陰降火: 玄參還具滋陰降火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熾盛導致的陰虛內熱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因此,玄參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使息炎湯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滋陰降火,更全面地治療炎症。

息炎湯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其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紫菀味辛、性溫,歸肺經,能潤肺下氣,化痰止咳,對於肺熱痰阻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紫菀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進而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因此,紫菀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道炎症,促進患者的康復。

息炎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息炎湯主要用於治療呼吸道炎症,天花粉可以清熱瀉火,消炎止痛,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
  2. 利濕止咳: 天花粉同時具利濕止咳的功效。炎症反應常伴隨痰液積聚,天花粉能利濕化痰,並止咳平喘,進一步幫助緩解呼吸道炎症症狀。

總之,天花粉的清熱解毒、利濕止咳功效,使其成為息炎湯中重要的藥材,有助於促進炎症消退,改善呼吸道症狀。

息炎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息炎湯多用於治療熱性病症,如發熱、口渴、煩躁等,石膏能有效清熱解毒,降低體溫,緩解症狀。

2. 滋陰潤燥: 石膏入肺經,能潤肺止咳,並可滋陰生津,緩解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息炎湯常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石膏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病症恢復。

息炎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炎症所致的發熱、口渴、尿赤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利濕止痛: 淡竹葉能促進尿液排出,利濕消腫,同時具有止痛作用,對於炎症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息炎湯中加入陳皮,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消食導滯: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消食導滯的作用。息炎湯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或痰熱內盛所致的炎症,陳皮能幫助脾胃運化,消解濕熱痰濁,從而減輕炎症反應。
  2. 和胃降逆,止咳化痰:陳皮還能和胃降逆,止咳化痰。對於一些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狀的炎症,陳皮有助於緩解呼吸道不適,促進痰液排出,改善炎症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息炎湯」,主要成分有:黃連、甘草、黃芩、麥門冬、天門冬、生地黃、玄參、紫菀、天花粉、石膏、淡竹葉、陳皮。

黃連性味苦、寒,歸心、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天門冬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補人體,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可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疲勞乏力等症狀。同時,天門冬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喉嚨痛等疾病。

生地黃性涼,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紫菀中含有紫菀苷、紫菀酸等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分解痰液,幫助排出痰液,而且能夠使氣道平滑肌鬆弛,抑制黏液分泌,以此緩解咳嗽及喘息。紫菀具有降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減輕因氣滯引起的疼痛、胸悶、脹痛等症狀。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淡竹葉配伍牛蒡子、澤瀉、益母草等同用,可治水腫尿少。配伍茵陳、黃耆、梔子等同用,還能治黃疸尿赤。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息炎湯」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滋陰潤燥、益氣補血的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咳嗽、氣喘、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連1錢,甘草1錢,黃芩1錢,麥冬5錢,天冬3錢,生地3錢,玄參3錢,紫菀2錢,天花粉2錢,石膏2錢,竹葉30片,陳皮3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息炎湯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息炎湯, 出處:《辨證錄》卷三。 組成:黃連1錢,甘草1錢,黃芩1錢,麥冬5錢,天冬3錢,生地3錢,玄參3錢,紫菀2錢,天花粉2錢,石膏2錢,竹葉30片,陳皮3分。 主治:生長膏梁,素耽飲酒,勞心過度,心火太盛,移熱於肺,致咽喉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