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芍藥湯

BU XU SHAO Y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9%
心經 16%
脾經 14%
胃經 8%
腎經 8%
三焦經 4%
大腸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緩急、斂陰止汗之效。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滯,改善因肝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狀。
  2. 緩解肝脾不和: 芍藥可疏肝解鬱,與湯劑中的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有助於緩解肝脾不和,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涼血止痛: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止痛的作用。補虛芍藥湯主治血虛生風,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牡丹皮可清熱涼血,平肝熄風,緩解頭部疼痛及其他不適。
  2. 活血化瘀: 牡丹皮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對於血虛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牡丹皮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虛狀態,有助於整體身體的恢復。

補虛芍藥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方中因虛熱傷陰,導致血虛津虧,而生地黃可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緩解因陰虛所致的發熱、口渴、舌紅少津、血熱妄行等症狀。
  2. 配伍相宜: 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當歸、白芍、川芎等配伍,可增強補血活血之效,更能協調氣血,達到滋陰補血、涼血止痛的效果。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可益氣養血,固護脾胃,提升機體免疫力。芍藥有養血柔肝之效,但單用易傷脾,故配伍黃耆以補脾氣,避免芍藥傷脾之弊。
  2. 協調藥性:補虛芍藥湯以芍藥為主藥,滋陰養血,但芍藥性偏寒,易傷陽氣。加入黃耆可中和芍藥的寒性,使其補而不寒,更能溫和地滋養氣血,達到更好的療效。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芍藥性微寒,能涼血止痛,但過於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的加入,可以緩解芍藥的寒性,避免其傷脾胃,使其藥效更平和。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益氣健脾,與芍藥合用,能增強補虛之力,使補虛芍藥湯更有效地治療氣虛血瘀之症。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效。芍藥湯主治脾虛濕盛所致的月經不調,茯苓加入其中可以健脾利濕,助其祛除濕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月經失調。
  2. 配伍相宜:茯苓性味甘淡平,與芍藥湯中其他藥物如白芍、當歸等相配,可以緩和藥性,使其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提高療效。

補虛芍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理身體,增強體質。方中青葙子的應用尤為獨到,此藥性寒,味苦,歸肝經,擅長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及明目退翳。在補虛芍藥湯中,青葙子的作用不可小覷,它不僅能清肝火,防止因肝火上炎導致的頭痛目赤,還能滋養肝腎之陰,對於因肝腎陰虛所引起的視力模糊、眼睛乾澇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此外,青葙子與方中其它藥物如芍藥相互配合,可協同增效,既補血滋陰,又清熱解毒,使整個方劑在補虛同時兼顧清熱,達到了陰陽平衡、表裡同治的效果,適合於那些體虛且伴有內熱的患者,從而達到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的治療目的。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白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祛風濕寒,止痛:白附子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祛風濕寒、止痛的功效。補虛芍藥湯主治風寒濕痹,兼有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白附子可助其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二、 溫陽散寒,助陽氣:白附子溫陽散寒,能溫煦脾腎陽氣,助陽氣運化水濕,進一步加強補虛芍藥湯補益脾腎之功。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補虛芍藥湯主要針對氣血虛弱、腰膝痠軟等症狀,而風寒痺阻常伴隨腰膝疼痛。防風加入方中,可協助祛除風寒痺邪,緩解疼痛,改善氣血循環。
  2. 助芍藥補血:芍藥味苦酸性微寒,擅長養血柔肝。防風性溫,可緩和芍藥的寒性,有助於芍藥更好地發揮補血功效,使藥效更加溫和、協調。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補虛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氣血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細辛可溫暖子宮,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2. 助芍藥行氣:芍藥具有養血柔肝、調經止痛之效,但其性偏寒,加入細辛可溫陽助氣,使芍藥行氣活血的作用更加顯著,有利於緩解氣血瘀滯,改善疼痛症狀。

總而言之,細辛在補虛芍藥湯中起到溫經散寒、助芍藥行氣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療效。

補虛芍藥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加入梔子,可輔助芍藥、當歸等藥物,更好地清熱涼血,避免血熱妄行,引發各種病症。
  2. 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 梔子能解藥毒,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減少使用芍藥、當歸等藥物帶來的寒涼之弊。同時,梔子還能與芍藥、當歸等藥物協同作用,提高其藥效。

補虛芍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旨在調理身體,特別是針對氣血兩虛的情況。其中,枳實作為一味重要藥材,其性味苦、辛、溫,歸脾、胃經,主要功效在於行氣消痞、健脾和胃。在補虛芍藥湯中加入枳實,主要是利用其能疏通氣機,消除因氣滯所致的脹滿不適,同時也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飲食消化吸收,從而更好地輔助方中其他補益藥材如芍藥、人參等發揮滋養氣血的作用。此外,枳實還能調節腸胃運動,對腹瀉與便秘均有調節作用,使整體療效更加全面。總之,枳實在補虛芍藥湯中不僅能夠增強脾胃功能,還能提升整個方劑的治療效果,使之更適合於治療氣血兩虛兼見消化不良的患者。

補虛芍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血虛及肝脾失和之症狀,如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其組成精妙,其中荊芥作為一味重要藥材,其作用不可小覷。荊芥味辛性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解表、透疹止癢之功,更善於疏風邪、行氣滯。在補虛芍藥湯中,荊芥能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行氣活血之效,使整個方劑達到調和營衛、疏肝解鬱的作用。尤其對於血虛兼有風寒束表者,荊芥可助發汗解表,促進腠理開闔,使邪氣得以外散,血虛之態得以緩解。同時,荊芥還能引導藥力上行至頭面,對症頭暈目眩尤為適宜。總之,荊芥在補虛芍藥湯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因證施治”與“藥物配伍”的智慧,既增強了方劑的治療範圍,又提升了療效。

主治功效


補虛芍藥湯

  • 白芍:

    • 味苦、微酸,性涼。
    • 歸肝、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養血斂陰、緩中止痛、養血補肝。
  • 牡丹皮:

    • 味苦、酸,性微寒。
    • 歸心、肝經。
    •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養血斂陰、疏肝解鬱。
  • 生地黃:

    • 味甘、苦,性寒。
    • 歸心、肝、腎經。
    •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 黃耆:

    • 味甘,性微溫。
    • 歸脾、肺經。
    • 功效:補氣固表、益氣生津。
  • 甘草:

    • 味甘,性平。
    • 歸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
  • 茯苓:

    • 味甘、淡,性平。
    • 歸脾、胃、心經。
    •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青葙子:

    • 味苦,性寒。
    • 歸肝、腎經。
    • 功效:清肝明目、祛風散熱。
  • 白附子:

    • 味辛、苦,性溫。
    • 歸心、腎經。
    • 功效:溫陽散寒、止咳平喘。
  • 防風:

    • 味辛,性微溫。
    • 歸肺、膀胱經。
    • 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發汗。
  • 細辛:

    • 味辛,性微溫。
    • 歸肺、膀胱經。
    • 功效:散風寒、通鼻竅。
  • 梔子:

    • 味苦、辛,性寒。
    • 歸心、肺經。
    •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枳實:

    • 味酸、苦,性微溫。
    • 歸脾、胃、大腸經。
    • 功效:理氣行滯、寬中下氣。
  • 荊芥:

    • 味辛,性微溫。
    • 歸肺、肝經。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

總結

補虛芍藥湯為中醫方劑,主要成分由白芍、牡丹皮、生地黃、黃耆、甘草、茯苓、青葙子、白附子、防風、細辛、梔子、枳實、荊芥組成。此方有補血養肝、清熱涼血、補氣固表、利水滲濕的作用,主治肝血虛弱、肝氣鬱結、血虛風燥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芍藥3兩,牡丹皮3兩,熟乾地黃(炮)1兩半,黃耆1兩半,甘草(炙)1兩半,白茯苓(去黑心)1兩半,青葙子1兩半,白附子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細辛(去苗葉)半兩,山梔子仁(炒)1兩半,枳實(去瓤,麩炒)3兩,荊芥穗3兩。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水1中盞,加竹葉7片,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食後夜臥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補虛芍藥湯, 出處:《普濟方》卷十五。 組成:芍藥3兩,牡丹皮3兩,熟乾地黃(炮)1兩半,黃耆1兩半,甘草(炙)1兩半,白茯苓(去黑心)1兩半,青葙子1兩半,白附子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細辛(去苗葉)半兩,山梔子仁(炒)1兩半,枳實(去瓤,麸炒)3兩,荊芥穗3兩。 主治:肝勞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