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朱丹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白附子性溫,善於燥濕止癢,與生朱丹同用,能增強其燥濕止癢之力,更有效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
- 寒熱相濟,平衡藥性:生朱丹性寒,長期使用容易損傷陽氣,而白附子性溫,能溫陽散寒,與生朱丹配伍,能有效中和其寒性,避免寒涼之弊,使藥性更趨平和。
生朱丹方劑中包含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生朱丹方劑多用於治療熱病,如溫熱病、熱毒瘡瘍等,石膏可清解體內熱邪,降低體溫,達到退熱解毒的效果。
- 收斂生肌:石膏亦具收斂生肌之效,可促進瘡瘍傷口癒合。生朱丹方劑中常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作用的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促進傷口癒合的治療目的。
生朱丹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與硃砂的燥熱之性相配,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尤其適用於熱毒蘊結、瘡瘍腫痛等症。
二、芳香開竅: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醒神止痛的作用。可幫助硃砂更好地滲透入皮膚,並起到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頭痛、鼻塞、耳聾等症。
因此,生朱丹方劑中加入冰片,可以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炎止痛、芳香開竅等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生朱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生朱丹方劑多用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等症,硃砂可鎮心安神,緩解症狀。
- 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解毒止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跌打損傷、腫毒等症。生朱丹方劑中,硃砂可能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解毒止痛作用。
主治功效
生朱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生朱丹主治多種與風痰相關的症狀,包含:
- 頭部症狀: 頭痛、目眩、旋暈欲倒、偏正頭痛。
- 胸肺症狀: 肺氣鬱滯、胸膈不利、嘔噦噁心。
- 精神症狀: 恍惚健忘。
- 其他症狀: 頸項強直、面目浮腫、筋脈拘急、涕唾稠黏、咽喉不利。
治療原理:
生朱丹的藥物組成與功效如下:
- 白附子: 辛溫,具有散風痰、定驚搐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於祛除風邪,化解痰濕,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 石膏: 甘寒,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清解鬱熱,同時也有助於石膏和白附子調和,達到清熱而不傷正氣的目的。
- 冰片(龍腦): 辛、苦、微寒,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於開竅醒神,增強祛風化痰之力,並能緩解頭痛、咽喉不利等症狀。
- 硃砂: 甘、微寒,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用於鎮心安神,輔助治療恍惚健忘等症狀,同時作為外衣,增加美觀與藥效。
綜合分析:
生朱丹以白附子為君藥,祛風化痰為主要功效;臣以石膏清解鬱熱。佐以冰片開竅醒神,增強祛風化痰之力;使以硃砂鎮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祛風化痰、清熱解鬱、安神定志之效。
此方針對風痰壅盛、氣機鬱滯之證。風痰上擾清竅,則出現頭痛、目眩、旋暈等症狀;痰阻氣機,肺氣不宣,則胸膈不利、嘔噦噁心;痰濁蒙蔽心神,則恍惚健忘;痰濕阻滯經絡,則頸項強直、筋脈拘急;痰濕泛溢肌表,則面目浮腫;痰濁壅滯,則涕唾稠黏、咽喉不利。生朱丹通過祛風化痰、清熱解鬱,使痰濁得化,氣機通暢,諸症自除。
傳統服藥法
白附子(炮製,去皮臍)半斤,石膏(燒通紅,放冷)半斤,龍腦1字,朱砂1兩2錢半(為衣)。
清神爽氣。
上前三味為細末。燒粟米飯為丸,如小豆大,朱砂為衣。
每服30丸,食後茶、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生朱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朱丹, 出處:《禦藥院方》卷一。 組成:白附子(炮制,去皮臍)半斤,石膏(燒通紅,放冷)半斤,龍腦1字,朱砂1兩2錢半(爲衣)。 主治:清神爽氣。主治:諸風痰甚,頭痛目眩,旋暈欲倒,肺氣鬱滯,胸膈不利,嘔噦惡心,恍惚健忘,頸項強直,偏正頭痛,面目浮腫,筋脈拘急,涕唾稠粘,咽喉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