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清熱涼血驅敏湯

JIA WEI QING RE LIANG XUE QU MIN TANG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3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胃經 16%
心經 16%
肝經 15%
肺經 14%
脾經 10%
膀胱經 6%
大腸經 5%
膽經 4%
小腸經 3%
腎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濕熱蘊久,化毒入營,外感毒邪引起的自家敏感性皮炎。

傳統服藥法

鮮茅根2兩,大青葉5錢,青黛4錢,龍膽草5錢,黃芩3錢,黃柏3錢,川軍5錢,白鮮皮1兩,黃連3錢,乾生地1兩,丹皮3錢,赤芍5錢。
清熱涼血,除濕止癢。

方劑組成解釋

白茅根性甘、寒。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胃熱噦逆、淋病。

大青葉性苦、寒。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痺、口瘡、癰疽腫毒等症。

青黛性鹹。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痺、小兒驚癇。

龍膽性苦、寒。主治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用於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濕熱黃疽、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白癬皮清熱燥濕、又袪風通痹、主治清熱燥溫,瀉火解毒,袪風止癢。用於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皮膚搔癢、黃疸、尿赤、濕熱痹痛。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赤芍性苦、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清熱涼血驅敏湯,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鮮茅根2兩,大青葉5錢,青黛4錢,龍膽草5錢,黃芩3錢,黃柏3錢,川軍5錢,白鮮皮1兩,黃連3錢,乾生地1兩,丹皮3錢,赤芍5錢。 主治:清熱涼血,除濕止癢。主治:濕熱蘊久,化毒入營,外感毒邪引起的自家敏感性皮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涼血抑火湯

相似度 60%

退熱散

相似度 57%

涼血止衄湯

相似度 57%

解毒地黃湯

相似度 57%

導亦承氣湯

相似度 55%

麻仁龍膽丸

相似度 54%

加減退赤散

相似度 52%

四物柏皮湯

相似度 52%

洗浴大黃湯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