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青娥丸

JIA WEI QING E WAN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腎經 22%
肝經 19%
脾經 19%
心經 10%
肺經 10%
胃經 8%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妊娠腰痛,肝腎虧虛者。

傳統服藥法

杜仲3兩,(炒去絲,薑汁制)1兩, 破故紙(鹽炒)4兩, 胡蘆巴4兩, 小茴香4兩(鹽炒), 蓮花蕊半兩, 川山甲6錢(酥炙), 胡桃30個(去皮), 青鹽少許。
滋益陰陽,美容顏,健腰膝,止腰痛。
上為末,煮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溫酒吞下,乾物壓之。

方劑組成解釋

杜仲性甘、微辛、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用於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症。

補骨脂性味辛、苦、溫。主治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等症。

胡桃仁性甘、澀、溫。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用於腰痛腿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癧

續斷性味苦、辛、性微溫。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於腰膝酸軟、風濕痹痛、崩漏、胎漏、跌撲損傷。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山藥性甘、平。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泄瀉便溏、肺虛喘咳、腎虛遺精、白帶過多、尿頻、虛熱消渴。

遠志性辛、苦、性微溫。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誌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益智仁性味辛、溫。主治溫脾開胃攝唾:主治中焦虛寒、食少、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每與溫中益氣藥同用。溫腎固精縮尿:適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失其固秘、症見遺精、遺尿、尿頻、尿有餘瀝等證。

蓮子性甘、澀、平。主治養心、益腎、補脾、澀腸、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治夜寐多夢、淋濁、久痢、虛瀉、婦人崩漏帶下、脾虛久瀉、腎虛遺精、滑泄、小便不禁、心神不寧、驚悸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月經期間腰痛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青娥丸,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杜仲、破故紙、胡桃肉、川斷、當歸、白芍、山藥、遠志肉、益智仁、蓮子。 主治:妊娠腰痛,肝腎虧虛者。

加味青娥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杜仲(薑汁浸炒)12兩,破故紙12兩(水淘,芝麻同炒變色,去芝麻,瓦上焙乾,爲末),沉香6兩,胡桃(去皮隔,另研)6兩,沒藥(另研)6兩,乳香(另研)6兩。 主治:腎虛腰痛,或風寒乘之,血氣相搏爲痛。

加味青娥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九。 組成:杜仲3兩,(炒去絲,薑汁制)1兩,破故紙(鹽炒)4兩,胡蘆巴4兩,小茴香4兩(鹽炒),蓮花蕊半兩,川山甲6錢(酥炙),胡桃30個(去皮),青鹽少許。 主治:滋益陰陽,美容顔,健腰膝,止腰痛。主治:諸虛不足。

加味青娥丸,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五。 組成:破故紙(酒洗淨,炒香)4兩,川萆薢(童便浸1宿)4兩,杜仲(薑汁炒斷絲)4兩,牛膝(去蘆)4兩,黃柏(鹽水炒)4兩,知母(酒炒)4兩,胡桃肉(湯泡,去皮)8兩(另研膏)。 主治:滋腎水,壯陽,益筋骨。主治:腰膝足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減安腎丸

相似度 57%

少陽丸

相似度 55%

返魂湯

相似度 55%

保胎散

相似度 55%

四物鹿膠湯

相似度 55%

大健步丸

相似度 53%

經驗易産丸

相似度 53%

松寄生散

相似度 52%

立金湯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