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少陽丸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疏肝解鬱、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具有疏肝解鬱、燥濕健脾的功效,可針對少陽病症中常見的肝氣鬱結、脾胃濕困等問題,起到疏通氣機、健脾利濕的作用。
- 配伍增效:蒼朮與少陽丸其他藥材如柴胡、枳實等搭配,可增強其疏肝理氣、和解少陽的功效,協同作用更顯著,使藥效更全面。
因此,蒼朮在少陽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助於治療少陽病症,恢復身體平衡。
少陽丸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少陽丸主要用於治療少陽病,症狀包括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功效,可提升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病邪,緩解少陽病的虛寒之症。
2. 協調陰陽:人參能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有助於恢復少陽病所致的氣機失調。少陽病多因寒熱交錯,氣機阻滯而起,人參補氣升陽,可使氣機通暢,協調陰陽,達到治病的目的。
少陽丸中包含杜仲,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少陽丸主治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而杜仲恰能補益肝腎,固本培元,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症狀。
- 通利關節,祛風濕: 杜仲還具有通利關節、祛風濕的作用。少陽丸中也常加入其他藥物,如川芎、羌活等,共同發揮通絡止痛的作用,杜仲則能加強其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關節疼痛和僵硬。
少陽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之效。少陽丸主要用於治療少陽經證,症狀常表現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補骨脂可溫陽散寒,緩解寒邪對少陽經的影響。
- 助脾健運: 補骨脂亦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作用。少陽經與脾胃密切相關,少陽證常伴有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狀。補骨脂能健脾運化,促進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進而緩解少陽證的症狀。
少陽丸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健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補氣、固腎益精的功效,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進而提升機體的抵抗力,配合少陽丸其他藥物,更能有效緩解少陽證所致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二、 滋陰潤燥: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少陽證所致的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等症狀。同時,山藥還能滋養肝腎,有助於恢復少陽經的正常功能,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少陽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濕健脾: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效。少陽丸以疏肝理氣、健脾利濕為治則,茯苓能配合其他藥物,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幫助清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和中降逆:茯苓具有和中降逆的作用,可以緩解少陽經氣鬱滯所致的胸悶、脅痛、嘔吐等症狀。在少陽丸中,茯苓配合柴胡、枳殼等藥物,起到疏肝理氣、和中降逆的作用,幫助恢復少陽經氣的正常運行。
少陽丸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之功效。少陽病症常伴隨肝氣鬱結,肝失條達,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使氣機得以通暢,解除少陽病症所致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等不適。
- 養血柔肝,止痛安神:白芍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肝鬱之功效。少陽病症常伴隨血虛肝鬱,白芍可養血柔肝,使血氣充盈,肝氣舒暢,從而達到止痛安神之效。
少陽丸方劑中加入胡桃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腸通便: 胡桃仁性味甘溫,入腎、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少陽證中常見的便祕、腹痛等症狀。
- 滋補肝腎: 胡桃仁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滋補肝腎,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少陽證引起的疲乏、頭暈等症狀。
因此,胡桃仁在少陽丸方劑中發揮潤腸通便、滋補肝腎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少陽證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少陽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少陽丸在古方中明確記載主治「痔漏」,此症在中醫理論中多屬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表現為肛門部位形成瘺管、流膿血、疼痛反復發作等。方名「少陽」可能暗指其作用部位與少陽經循行相關,或取其疏解少陽鬱熱之意。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與性味功效
童子血余灰(發燒灰)2兩
即健康童子的頭髮煅燒成炭,性味苦溫,入肝腎經。傳統功效包括止血散瘀、消腫止痛,特別對下部出血有效,能收斂瘡口。新鹿角灰2兩
鹿角煅炭後性溫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溫陽止血、活血消腫之效,能促進瘡瘍癒合,尤其擅長治療陰疽久潰不斂。敗龜板灰2兩
龜板炙灰後性微寒,滋陰潛陽且具收斂之性。與鹿角灰配伍,形成「陰陽並調」格局,既能清虛熱,又能促進組織修復。蟬蛻(酒洗浸)1兩
經酒制後增強其散風熱、透疹消腫之功。能疏解腸風濕熱,減輕肛門腫痛瘙癢。乳香5錢/沒藥5錢
此對藥為經典活血止痛組合。乳香偏重行氣活血,沒藥長於散瘀消腫,二者相須為用,能有效改善痔漏局部氣血瘀滯狀態。黃蠟/白蠟為丸
蜂蠟不僅作為賦形劑,其性微溫,有生肌斂瘡之效,能保護瘡面,延緩藥物釋放。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體現標本兼治的治療策略:
- 治標層面:通過血余炭、鹿角灰的收斂止血作用控制症狀;乳香、沒藥的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蟬蛻疏風清熱緩解不適。
- 治本層面:龜板滋陰清熱調理體質;鹿角溫陽促進癒合;血肉有情之品(血余、鹿角)補益精血以托毒外出。
製劑採用「灰劑」形式,煅炭後藥物燥濕收斂力增強,符合「痔漏多濕熱」的病機。酒送服既可增強藥力上行,亦能促進血行。
此方配伍特點在於:
- 灰藥與活血的動態平衡:灰類藥收斂但不致瘀,乳沒活血而不妄行。
- 動物藥為主導,取其「同氣相求」對瘺管的修復作用。
- 蠟丸緩釋,使藥效持久作用於下焦。
體現了傳統中醫對慢性瘺管類疾病的治療智慧,通過調整局部微環境與全身氣血狀態來促進組織修復。
傳統服藥法
童子血余灰(即發燒灰)2兩,新鹿角灰2兩,敗龜板灰2兩,蟬蛻(酒洗浸)1兩,乳香5錢,沒藥5錢。
上為細末,黃蠟2兩5錢、白蠟5錢,二味溶勻和為丸,如豆大。
每服30丸,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少陽丸具有補益脾腎、固澀止漏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少陽丸, 出處:《遵生八箋》卷十八。 組成:童子血餘灰(即發燒灰)2兩,新鹿角灰2兩,敗龜闆灰2兩,蟬蛻(酒洗浸)1兩,乳香5錢,沒藥5錢。 主治:痔漏。
少陽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八。 組成: 少陽丸(《普濟方》卷二一八。)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八。組成:蒼朮4兩(泔水浸),人參2兩,杜仲(香油炒)4兩,破故紙(芝麻炒)4兩,山藥3兩,白茯苓4兩,白芍藥4兩,胡桃仁4兩。主治:補虛益損。 。 主治:補虛益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