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太一膏

JIA WEI TAI Y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脾經 16%
心經 14%
胃經 13%
腎經 10%
肺經 8%
小腸經 5%
大腸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肉桂,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太一膏本身即具溫陽補腎之效,加入肉桂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更適合寒性體質或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病症。
  2. 活血止痛: 肉桂可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有助於緩解疼痛。太一膏常用於治療腰膝冷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肉桂的活血止痛功效可以協同藥效,提升治療效果。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鼻竅,止流涕: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通竅散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或外邪入侵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疏通鼻竅,改善鼻塞,減少鼻涕分泌。
  2. 祛風濕,止痺痛: 白芷還具有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在加味太一膏中,白芷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增強整體的祛風濕止痛效果。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太一膏以補腎為主,而腎精生血,故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使補腎效果更佳,同時亦能緩解因腎虛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
  2.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流通,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太一膏中加入當歸,可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玄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太一膏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加入玄參可增強此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腫痛明顯者更爲適用。
  2. 滋陰降火,潤燥生津: 玄參亦能滋陰降火,潤燥生津,適用於陰虛火旺、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太一膏中常配伍一些溫燥之品,加入玄參可起到平衡陰陽、滋陰降火的功效,使藥效更全面。

加味太一膏中添加赤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1. 清熱涼血,消腫止痛: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太一膏所治之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症,赤芍可起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緩解疼痛,促進炎症消退。

2. 緩和藥性,防止寒涼:太一膏本身藥性偏寒,而赤芍性寒,但其善於涼血解毒,可與其他溫熱藥材相配,以達到寒熱平衡,防止過寒傷正,確保治療效果安全有效。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之效。太一膏本身偏溫燥,加入生地黃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並可清熱涼血,緩解熱病或外傷引起的發熱、口渴、心煩、血熱妄行等症狀。
  2. 養血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津液虧損引起的皮膚乾燥、口舌乾燥、大便乾結等症狀。同時,生地黃能緩解太一膏中某些藥材的燥性,使藥性更溫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加味太一膏中添加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通便止痛: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通便止痛之功效。方劑中加入大黃,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壅滯所致的發熱、便祕、腹痛等症狀。

2. 促進藥物吸收:大黃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有助於其他藥物在腸道中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太一膏本身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加入木鱉子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疾病。
  2. 解毒消腫:木鱉子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毒蛇咬傷、蜂螫傷等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太一膏中加入木鱉子可以增強其解毒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更快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阿魏,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消腫止痛:阿魏性溫,味辛,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膏方中所針對的寒濕凝滯、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阿魏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輔助其他藥材消腫止痛。
  2. 引藥入絡:阿魏辛香走竄,具有引藥入絡的作用。它能幫助其他藥材深入經絡,更有效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炎症反應,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有良好的療效。
  2. 燥濕止癢:輕粉兼具燥濕止癢之效,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皮膚瘙癢,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其可吸附皮膚表面多餘的濕氣,減輕濕熱對皮膚的刺激,達到止癢的效果。

然而,輕粉屬劇毒藥物,需謹慎使用,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 槐枝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效。對於因熱毒上攻、血熱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槐枝能有效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2. 活血化瘀止痛: 槐枝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槐枝能有效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因此,加味太一膏中加入槐枝,可發揮清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加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柳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柳枝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太一膏中,柳枝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減輕疼痛。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柳枝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一些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柳枝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效果。

因此,加味太一膏中加入柳枝,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效果。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是基於其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血餘炭為血竭的炭化製品,其性寒,味苦澀,入心、肝經。血餘炭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毒壅盛、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外傷出血、內傷出血、吐血、衄血、便血等。

此外,血餘炭還能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加味太一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太一膏本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乳香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促進組織修復: 乳香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導致的組織損傷,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促進骨骼癒合。

加味太一膏中包含沒藥,主要源於其兩大功效:

  1.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太一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的加入可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2. 生肌止痛:沒藥還具有生肌止痛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組織再生,緩解疼痛。太一膏中常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生肌止痛的效果,加速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加味太一膏主治功效分析及治療原理

根據《外科正宗》記載,加味太一膏的組成包含:肉桂、白芷、當歸、玄參、赤芍、生地黃、大黃、木鱉子、阿魏、輕粉等藥材。

主治功效分析:

從古文描述的功效主治來看,加味太一膏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外科瘡瘍、內傷疼痛、跌打損傷、以及婦科疾病等多個方面。具體而言,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 外科瘡瘍:「發背癰疽及一切惡瘡」表明該方主要針對各種化膿性感染的皮膚疾病,包括癰、疽、瘡、疖等。
  2. 跌打損傷:「跌撲傷損」指的是外力撞擊造成的損傷,包括軟組織挫傷、瘀血腫痛等。
  3. 風濕痹痛:「濕痰流毒,風濕風溫,遍身筋骨走注作痛」描述了風濕痹症的典型症狀,如關節疼痛、游走不定等。
  4. 內傷疼痛:「內傷風郁,心腹胸背攻刺作疼,腿腳酸軟,腰膝無力」指的是內傷引起的各種疼痛,以及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肢體酸軟無力。
  5. 燒燙傷及外傷:「湯潑火燒,刀傷棒毒」指出了該方可應用於燒燙傷以及刀傷、棒擊等外傷。
  6. 婦科疾病:「男子遺精,婦人白帶(俱貼臍下)」提示該方可外用於治療男性遺精和女性白帶異常。
  7. 內科雜病:「臟毒腸癰(亦可丸服)」、「諸般瘡疖血氣癩癢,諸藥不止痛癢者」說明該方還可用於治療腸癰等內科疾病,以及一些皮膚瘙癢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加味太一膏之所以具有如此廣泛的功效,與其組成的藥物功效及配伍密切相關。以下是各藥物功效及配伍原理分析: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中大黃、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赤芍可以涼血消癰,木鱉子清肺化痰,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當歸、肉桂具有活血化瘀、溫通經絡的作用,赤芍涼血消癰,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瘀血腫痛。
  3. **散寒除濕,祛風止痛:**白芷解表散風,通鼻開竅, 肉桂溫中散寒,阿魏行氣,有助於祛除風寒濕邪,緩解風濕痹痛。
  4. **滋陰清熱,養血潤燥:**玄參、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的功效,生地黃還能益腎填精,當歸則能補血調經,有助於滋陰潤燥,補充氣血。

總結:

加味太一膏通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寒除濕、滋陰清熱等多種途徑,針對不同的病因病機發揮治療作用。其配伍精妙,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使其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和較好的療效。通過外用和內服的方式,可有效治療多種外科、內科、婦科疾病,尤其是對於各種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具有顯著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肉桂2兩, 白芷2兩, 當歸2兩, 玄參2兩, 赤芍2兩, 生地2兩, 大黃2兩, 土木鱉2兩, 真阿魏3錢, 輕粉4錢, 槐枝100段, 柳枝100段, 血余1兩, 東丹40兩, 乳香末5錢, 沒藥末3錢。隨用時每取1塊,銅杓內復化,隨便攤貼至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白帶遺精癤和癰痲風 [漢生氏病]背部膿瘡多痰腰膝軟弱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太一膏, 出處:《外科正宗》卷一。 組成:肉桂2兩,白芷2兩,當歸2兩,玄參2兩,赤芍2兩,生地2兩,大黃2兩,土木鱉2兩,真阿魏3錢,輕粉4錢,槐枝100段,柳枝100段,血餘1兩,東丹40兩,乳香末5錢,沒藥末3錢。 主治:發背癰疽及一切惡瘡,跌撲傷損,濕痰流毒,風濕風溫,遍身筋骨走註作痛,內傷風鬱,心腹胸背攻刺作疼,腿腳酸軟,腰膝無力,湯潑火燒,刀傷棒毒,五損內癰,七傷外症(俱貼患處);男子遺精,婦人白帶(俱貼臍下);臟毒腸癰(亦可丸服);諸般瘡癤血氣癩癢,諸藥不止痛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