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九物大黃薄貼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九物大黃薄貼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腸胃積滯、便祕等症狀,大黃可有效地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九物大黃薄貼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大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炎症消退。
九物大黃薄貼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其能清熱瀉火,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癰腫、丹毒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涼血止血: 黃芩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也有一定療效。九物大黃薄貼中使用黃芩,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九物大黃薄貼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引藥入經: 白芷性溫,辛香走竄,能引導藥力深入肌膚,直達病竈。大黃寒涼,善清熱解毒,但寒性較重,不易深入局部。白芷的辛溫之性可引導大黃藥力直達患處,增強其消腫止痛的效果。
- 散瘀止痛: 白芷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輔助大黃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共同達到治療的效果。
九物大黃薄貼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地清除因熱毒所致的炎症,如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有助於緩解貼敷部位的熱毒反應。
2. 促進吸收: 寒水石具有吸附性,能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吸附到自身表面,並通過貼敷的方式將藥物滲透到皮膚,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九物大黃薄貼中加入白蘞,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蘞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與大黃等藥物配合,可加強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瘡瘍腫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白蘞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在九物大黃薄貼中,白蘞可以引導大黃、黃柏等藥物深入肌膚,達到更好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九物大黃薄貼方中包含黃柏,其原因如下:
-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可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瘡瘍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涼血止血: 黃柏亦可涼血止血,對於濕熱所致的出血,如濕疹滲液、瘡瘍流膿等,能起到止血消腫的效果。
綜上所述,黃柏在九物大黃薄貼方中可起到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皮膚病症的效果。
九物大黃薄貼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石膏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功效。可與大黃等藥物協同作用,清泄腸胃熱毒,緩解因熱毒積聚而引發的發熱、腹痛、便祕等症狀。
- 涼血止血:石膏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幫助止住因熱毒引起的出血,例如腸道出血等。
總體而言,石膏在九物大黃薄貼中起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九物大黃薄貼中加入赤石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止瀉: 赤石脂性寒、味甘澀,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血的功效。在九物大黃薄貼中,它與大黃等瀉下藥配伍,能緩解大黃的瀉下作用,防止過度瀉下,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防止瀉痢過度。
- 保護腸胃: 赤石脂可以保護腸胃黏膜,減少大黃對腸胃的刺激,防止腹痛、腹脹等副作用。尤其對於脾胃虛弱者,赤石脂的收斂作用更顯重要,避免因過度瀉下而損傷脾胃。
九物大黃薄貼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九物大黃薄貼本身以瀉火通便為主,而黃連的加入則能加強其清熱瀉火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便祕、腹痛等症狀有更好的治療作用。
- 抑制炎症: 黃連同時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的炎症反應,減少便祕所引起的肛門腫痛、出血等症狀。在九物大黃薄貼中,黃連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消炎的作用,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九物大黃薄貼」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九物大黃薄貼」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發背。
治療原理分析:
「九物大黃薄貼」由九味中藥組成,各藥材功效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治療作用。其治療癰疽發背的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清熱解毒: 方中大黃、黃芩、黃連、黃柏、白蘞、石膏皆為清熱解毒之要藥。癰疽發背多因火毒蘊結所致,這些藥物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從源頭上抑制病邪。
消腫散結: 大黃、白芷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作用。癰疽局部常表現為紅腫熱痛,這些藥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散,減輕腫痛症狀。
燥濕收斂: 黃芩、黃連、黃柏皆有燥濕之功,赤石脂可收斂止瀉。癰疽後期常伴有膿液滲出,這些藥物能燥濕收斂,促進創面癒合。
抗菌消炎: 大黃、黃芩、黃連、黃柏、白蘞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種致病菌,控制感染,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滋陰生津: 寒水石、石膏具有清熱生津之效。針對癰疽發背後期耗傷陰液的情況,這些藥物可滋陰潤燥,促進機體恢復。
總體而言,「九物大黃薄貼」以清熱解毒為核心,兼顧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燥濕收斂、抗菌消炎等多重功效,標本兼治,故能有效治療癰疽發背。
傳統服藥法
大黃3兩,黃芩3兩,白芷2兩,寒水石5兩,白蘞5兩,黃柏2兩,石膏3兩,赤石脂3兩,黃連3兩。上藥治下篩,以3合投粉糜2升中和之。
薄塗紙,貼腫上,燥易之,腫下,止;不下,厚敷之。
忌生冷、熱面、大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九物大黃薄貼, 出處:《外台》卷二十四引《删繁方》。 組成:大黃3兩,黃芩3兩,白芷2兩,寒水石5兩,白蘞5兩,黃柏2兩,石膏3兩,赤石脂3兩,黃連3兩。 主治:癰疽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