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九仙驅紅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藥性。
- 清熱瀉火:方劑中含有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易致血熱妄行。黃芩能清熱瀉火,可抑制血熱,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導致病情加重。
- 涼血止血:九仙驅紅散主治血熱妄行、瘀血阻絡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黃芩苦寒,入心、肺、膽經,能涼血止血,協同方中其他藥物,達到止血消瘀的目的。
九仙驅紅散中含有黃連,主要是因為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的濕熱蘊結、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皮膚病症相契合。
黃連苦寒,入心、胃、肝、膽經,能清心火、瀉肝火,並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於血分,導致皮膚紅腫、瘙癢、丘疹等症狀,黃連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濕熱引起的感染也有較好的療效。
九仙驅紅散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治療紅斑、紅腫等症狀。
- 補血養血: 當歸富含鐵質,能補血養血,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問題。
因此,九仙驅紅散中加入當歸,既能改善紅斑、紅腫等症狀,又能滋養氣血,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九仙驅紅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九仙驅紅散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生地黃可清熱涼血,降火止血,緩解血熱所致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 滋陰補血: 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可改善因血熱妄行導致的氣血虧虛,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病患恢復。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可以清熱涼血,更能滋陰補血,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血熱妄行、止血生肌的效果。
九仙驅紅散方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梔子味苦寒,性涼,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九仙驅紅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紅斑、丘疹、膿皰等皮膚病症,梔子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消除體內熱毒,涼血止血作用能抑制出血,減輕紅腫、疼痛等症狀。
- 緩解炎症,促進癒合: 梔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梔子苷、梔子黃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促進傷口癒合等作用。這些作用能有效緩解皮膚病症的炎症反應,加速病變部位的修復,促進皮膚恢復健康狀態。
九仙驅紅散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 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九仙驅紅散多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等症,蒲黃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利水消腫: 蒲黃同時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對於血熱妄行引起的局部腫脹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九仙驅紅散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涼血止血: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方中以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用於治療血熱妄行、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症,達到驅紅止癢的效果。
- 疏散風熱: 槐花亦具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改善濕疹、瘡瘍等病症的症狀,並配合其他藥物,協同發揮驅紅止癢的效果。
九仙驅紅散方中加入蓮藕,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蓮藕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方中以蓮藕輔助其他藥材,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力,有助於驅散體內熱毒,改善紅腫熱痛等症狀。
- 健脾利濕: 蓮藕富含澱粉和多種營養素,能健脾益胃,增強人體抵抗力。此外,蓮藕還具有利尿滲濕的作用,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等症狀。
總之,九仙驅紅散方中加入蓮藕,可發揮其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紅腫熱痛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九仙驅紅散中包含地榆,主要是因為地榆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地榆味苦、澀,性寒,歸肝、脾經。其能涼血止血,對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地榆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九仙驅紅散中加入地榆,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九仙驅紅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
嘔吐血,便血,婦人崩中。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本草綱目》和《不居集》的記載,「九仙驅紅散」由黃芩、黃連、當歸、生地黃、梔子、蒲黃、槐花、蓮藕、地榆等多味中藥組成。
此方以清熱涼血、止血為主要治療方向。方中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可清除體內熱毒,消除出血的病因之一。梔子可協助清熱,並有利水之效,有助於將體內熱毒透過小便排出。槐花涼血止血、清熱解毒,與黃芩、黃連、梔子協同作用,加強清熱涼血之效。蒲黃、蓮藕、地榆皆具止血之功,可以有效控制出血症狀。其中蒲黃還能收斂止血、涼血安神;蓮藕則兼具利尿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地榆則可止血調經,對於婦人崩中尤其有效。當歸、生地黃則滋陰補血、活血化瘀,可在止血的同時,補充因出血而耗損的陰血,並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瘀血的產生。
整體而言,「九仙驅紅散」透過清熱、涼血、止血、滋陰、活血等多重功效,達到治療嘔吐血、便血、婦人崩中等出血性疾病的目的。方中藥物配伍精妙,寒溫並用,清補兼施,既能迅速控制出血症狀,又能調理體質,防止出血的復發。
各成分功效
成分 | 功效 |
---|---|
黃芩 | 清熱燥濕、解毒止血 |
黃連 | 清熱燥濕、殺菌消炎 |
當歸 | 滋陰補虛、活血化瘀 |
生地黃 | 滋陰降火、潤肺養肝 |
梔子 | 止痛化痰、利水通便 |
蒲黃 | 收斂止血、涼血安神 |
槐花 |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
蓮藕 | 利尿消腫、涼血止血 |
地榆 | 止血調經、滋陰降火 |
傳統服藥法
黃芩(酒炒)1錢,黃連(酒炒)1錢,當歸(酒洗)1錢,生地(酒洗)1錢,梔子(酒炒)1錢,蒲黃(隔紙炒)1錢,槐花(炒)1錢,積雪草5錢(即千年矮),上部血用藕節3枚(搗爛),下部血用地榆錢半。
如胸膈飽悶,加萊菔子7分。
水2鐘,煎8分,看血上下,分食前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崩的功效,但陰虛血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九仙驅紅散,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集驗方》。 組成:黃芩(酒炒)1錢,黃連(酒炒)1錢,當歸(酒洗)1錢,生地(酒洗)1錢,梔子(酒炒)1錢,蒲黃(隔紙炒)1錢,槐花(炒)1錢,積雪草5錢(即千年矮),上部血用藕節3枚(搗爛),下部血用地榆錢半。 主治:嘔吐血,便血,婦人崩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