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苦參4兩,薄荷3兩,白芷3兩,防風3兩,芥穗4兩,連翹4兩,白鮮皮5兩,鶴蝨草3兩,大黃3兩,蒼朮3兩,威靈仙4兩,大楓子(碎)10兩,五倍子(碎)5兩,香油2斤。
除濕潤膚。
將群藥放香油內一晝夜後,文火炸黃焦,過濾,每斤油加青黛面五分。調藥粉外敷,或塗油後外撒藥粉,也可做清潔劑。
慎勿入目、入口。
方劑組成解釋
祛濕藥油由多種中藥組成,每味藥物都有其不同的功效。苦參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作用;薄荷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作用;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痙止痛的作用;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癢的作用;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白癬皮具有祛風除濕、止癢止痛的作用;鶴蝨具有祛風除濕、止癢止痛的作用;大黃具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蒼朮具有健脾燥濕、祛風除濕的作用;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大風子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止癢的作用;五倍子具有收斂止血、澀腸止瀉的作用;香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有效緩解急性濕疹和接觸性皮炎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濕藥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如果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濕藥油,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苦參4兩,薄荷3兩,白芷3兩,防風3兩,芥穗4兩,連翹4兩,白鮮皮5兩,鶴虱草3兩,大黃3兩,蒼朮3兩,威靈仙4兩,大楓子(碎)10兩,五倍子(碎)5兩,香油20斤。 主治:除濕潤膚。主治:急性濕疹(風濕瘍),接觸性皮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