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心經 21%
脾經 19%
腎經 8%
胃經 7%
肺經 6%
心包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0%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祛痛湯

整體功效: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 腰痛小腹痛,不論虛實皆治。

祛痛湯是一首治療腰痛、小腹痛的中藥方劑。它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腰痛、小腹痛

文獻參考:

  1. 李東垣. 脾胃論.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5.
  2. 張仲景. 傷寒論.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5.

傳統服藥法

當歸4錢,川芎2錢,天仙藤1錢,杜仲3錢(炒),炒川斷2錢,生沙苑子3錢,延胡3錢,肉桂5分,小茴4分(炒)。
如小腹痛甚者,必瘀多,加青皮1錢,炒桃仁1錢,韭白1握,水煎服。
水煎,入酒少許沖服。

方劑組成解釋

祛痛湯由當歸、川芎、天仙藤、杜仲、沙苑子、延胡索、肉桂、茴香等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具有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天仙藤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腰膝的功效;沙苑子具有補腎益精、強腰膝的功效;延胡索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通陽止痛的功效;茴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從而治療腰痛、小腹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痛湯是一首中藥方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腰骶痛
腹痛
前列腺炎
胰臟炎
慢性腎衰竭
腎絲球腎炎
下腹部痛(小腹痛)
臍下正中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祛痛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六。 組成:當歸4錢,川芎2錢,天仙藤1錢,杜仲3錢(炒),炒川斷2錢,生沙苑子3錢,延胡3錢,肉桂5分,小茴4分(炒)。 主治:腰痛,小腹痛,不論虛實皆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立安散

相似度 71%

大當歸湯

相似度 61%

舒筋散

相似度 60%

香桂散

相似度 60%

加桂芎歸湯

相似度 60%

三聖散

相似度 60%

少腹逐瘀湯

相似度 58%

紅花當歸散

相似度 57%

斛夌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