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調散

JIU D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全書》卷五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5%
脾經 11%
肺經 9%
胃經 9%
小腸經 6%
膀胱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腎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酒調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氣血循環: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有助於治療酒調散所針對的瘀血阻滯、氣血運行不利的病症。
  2. 增強藥效,提高藥物滲透性: 當歸與酒性相合,能提高藥物滲透性,使藥物更易於進入經絡,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酒調散中加入當歸,不僅能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還能協調藥性,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酒調散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止痛: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經絡瘀阻、氣血不通所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酒性溫熱,善於引藥入經,有助於川芎活血止痛作用的發揮。

二、溫經散寒:酒調散方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頭痛、頭風等症。川芎能溫經散寒,與酒性溫熱相輔相成,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因此,酒調散方中加入川芎,能有效發揮活血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頭痛等症具有良好療效。

酒調散方中使用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酒調散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爲主,赤芍可有效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腫止痛。
  2. 增強酒性,促進藥物吸收: 酒能活血通絡,促進藥物吸收,並增強藥物的療效。赤芍與酒性相輔相成,能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酒調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的功效。酒調散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便祕等症,黃芩能清泄熱毒,使體內火氣下降,達到解表退熱之效。
  2. 燥濕解毒:酒調散中還含有其他燥濕解毒的藥材,如蒼朮、白朮等,黃芩與之配伍,可加強燥濕解毒的作用,對於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瀉、嘔吐等症,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酒調散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酒調散為清熱解毒的方劑,梔子能有效抑制因熱毒所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緩解肝火上炎:酒調散常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梔子能清泄肝火,並能降肝氣,使肝氣得以舒展,緩解肝火上炎之症。

因此,酒調散方劑中加入梔子,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緩解肝火上炎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酒調散方中包含木通,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通淋: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功效。酒調散主治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而木通能通利水道,使小便通暢,緩解淋痛和水腫。

2. 清熱解毒:木通亦有清熱解毒之功。酒調散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作用,治療熱毒壅盛、濕熱下注所致的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

總之,木通在酒調散方中,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酒調散方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功效。酒調散主治風寒濕痹,四肢疼痛,麻木不仁等症,防風能有效疏散風寒濕邪,止痛緩解症狀。
  2. 助藥力達痺處:酒性溫熱,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藥力透達經絡,直達痺痛之處。而防風性溫,與酒性相合,更能增強藥效,使藥力發揮到最佳狀態,達到治療目的。

酒調散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苦寒瀉火: 龍膽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效。酒調散主治濕熱蘊結、肝膽濕熱所致之目赤腫痛、口苦咽乾、耳聾耳鳴等症狀,龍膽草可清瀉肝膽濕熱,緩解炎症反應。
  2. 引藥入肝: 酒調散方中多以酒為引,能促進藥物吸收,並有助於藥力直達肝膽部位。龍膽草入肝膽經,酒性則善行藥力,二者合用,可提高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清熱瀉火、疏肝利膽的作用。

酒調散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的功效。酒調散以酒為引,可加速藥物吸收,更有效地將熱毒排出體外,緩解熱證引起的便祕。
  2.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有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酒性溫熱,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大黃相輔相成,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功效


酒調散

中藥方劑「酒調散」,主要成分是:當歸、川芎、赤芍、黃芩、梔子、木通、防風、龍膽草、大黃。

主治功效是:白膜覆蓋在魚鱗外而造成的障礙。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2.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3.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4.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6.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7. 龍膽草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

  8.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9.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酒調散」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以治療白膜覆蓋在魚鱗外而造成的障礙。

傳統服藥法


槐花、梔子、牛蒡子、防風、蛤粉。
上為末。
水煎,食後入酒少許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酒調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血等。因此,在服用酒調散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酒調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下。 組成:槐花、梔子、牛蒡子、防風、蛤粉。 主治:眼睛白仁腫痛。

酒調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五。 組成:當歸、川芎、赤芍、黃芩、梔子、木通、防風、龍膽草、大黃。 主治:白陷魚鱗外障。

酒調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八引《玉訣》。 組成:牛蒡子5錢(炒),紫草半錢,麻黃(去節)半錢,臭椿子(去皮,爲末)1錢,當門子5粒(末1字)。 主治:小兒瘡疹不出。

酒調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當歸1兩,甘草1兩,大黃1兩,赤芍藥1兩,菊花1兩,桔梗1兩,蒼朮1兩,桑螵蛸1兩,麻黃1兩,羌活1兩,茺蔚子1兩,連翹1兩。 主治:飛塵入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