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羊骨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滋陰涼血的功效。生地黃味甘性寒,能滋陰養血、清熱涼血,對於熱病傷津、陰虛火旺、血虛發熱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羊骨湯本身滋補性較強,加入生地黃能中和其溫補之性,避免燥熱上火,同時能補益陰血,使湯品更加滋陰潤燥,適合體質偏熱或陰虛火旺的人食用。此外,生地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使羊骨湯的滋補功效更顯著。
羊骨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增強吸收: 羊骨湯營養豐富,但較難消化吸收。白朮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健脾和胃,促進食慾,有助於人體更好地吸收羊骨湯中的營養成分,提高藥效。
- 溫中散寒,助陽氣: 羊骨湯本身具有溫補的功效,白朮性溫,亦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二者相輔相成,可增強補益效果,尤其適合脾胃虛寒、體虛畏寒的人食用。
羊骨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羊骨性寒,且多用於滋補,加入桂枝可以溫和其寒性,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
2. 促進血液循環:桂枝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末端血液循環,有助於羊骨湯的營養成分更好地被吸收利用,同時也起到一定的溫暖身體作用。
羊骨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羊骨湯性溫補,加入麥門冬可中和其燥熱之性,防止燥傷津液,同時滋養肺陰,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口乾、咽痛等症狀。
- 益氣養血:麥門冬亦有益氣養血之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羊骨富含蛋白質、鈣質等營養,與麥門冬相配,有助於提高湯品的營養價值,增強其補益作用。
總之,羊骨湯中加入麥門冬,可有效平衡湯品性質,兼具滋陰潤肺、益氣養血之效,更符合食療的原則。
羊骨湯中加入人參,旨在增強湯品的滋補功效,主要原因如下: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羊骨富含蛋白質及鈣質,亦具補血益氣之功。二者合用,可增強補益效果,適合體虛乏力、氣血不足者。
- 提高免疫力: 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體質。羊骨富含膠原蛋白,可促進細胞修復,增強抵抗力。二者配合,可有效提升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疾病。
羊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緩解肉骨寒涼之性: 羊肉性溫,但羊骨性寒,白芍性微寒,味甘酸,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柔肝、養血止痛之功。加入白芍可緩解羊骨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脾胃。
2. 改善肉骨燥澀之感: 羊肉偏燥,羊骨亦帶有燥澀之感,白芍可潤燥生津,與羊骨湯搭配食用,可使湯汁更鮮美潤口,避免口感過於燥澀。
羊骨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去腥解膩: 生薑辛溫,可有效去除羊骨湯中的腥羶味,使湯味更鮮美可口。同時,生薑的辛辣味能刺激唾液分泌,促進食慾,更適合用於燉煮較為油膩的羊骨湯。
- 溫中散寒: 羊肉性溫,生薑性溫,二者搭配可溫中散寒,有助於抵禦寒氣,尤其適合在冬季或體寒者食用。同時,生薑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羊骨湯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被吸收。
羊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緩和藥性和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羊骨湯本身性溫,加入甘草後,可以中和其溫燥之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甘草能增強羊骨湯的補益效果,使之更加溫和滋補,適合更多體質的人食用。
此外,甘草還有解毒、抗炎的作用,可以減輕羊骨湯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使之更加安全有效。
羊骨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羊骨性溫,補益氣血,但性偏燥熱,易致濕熱內蘊。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可中和羊骨的燥熱之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還能加強羊骨湯的健脾益氣功效,使湯品更加平和溫和,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食用。
此外,茯苓還能促進羊骨湯中營養成分的吸收,使湯汁更加鮮美可口。
「羊骨湯」中加入「厚朴」的用意,主要有兩方面:
- 行氣化濕: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肺經。其具有行氣化濕、燥濕健脾之功效,能疏通氣機、排除體內濕氣,對於因脾胃虛弱、濕氣困阻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除脹消食:厚朴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在「羊骨湯」中加入厚朴,有助於促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提升湯品的療效。
羊骨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羊骨湯本身具有補益氣血、溫補腎陽的功效。阿膠則為補血滋陰之聖藥,能補血養血、潤燥止渴,與羊骨湯相輔相成,更能增強其補益氣血的功效,尤其適合血虛、氣虛、體虛者食用。
- 改善體質:阿膠富含膠原蛋白、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促進組織修復,對於一些因氣血不足、體質虛弱引起的病症,如失眠、面色蒼白、乏力等,具有改善作用。
羊骨湯中加入桑白皮,看似奇怪,實則有其藥理依據。桑白皮味甘性寒,具有清肺止咳、宣肺利水之效。
羊骨湯滋補性強,但亦易滋膩生痰,尤其對於體質偏寒、容易咳嗽、痰多者,容易加重症狀。桑白皮則能清熱解表,化痰止咳,與羊骨湯的滋補性相輔相成,避免過於滋膩,達到溫補而不燥之功效。
羊骨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 補益氣血: 大棗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羊骨湯富含蛋白質及鈣質,但性偏寒,加入大棗可中和寒性,並有助於補益氣血,使湯品更溫和滋補。
- 調和藥性: 羊骨湯中可能加入其他藥材,例如當歸、川芎等,這些藥材性味偏寒或溫熱,大棗則可起到調和藥性,使湯品功效更為協調,避免藥性過於偏頗。
主治功效
羊骨湯
主治功效:失精多睡,目無光彩。
配方組成:
- 生地黃 - 清熱涼血、補血
- 白朮 - 健脾、祛濕
- 桂枝 -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 麥門冬 - 潤肺、清心
- 人參 - 補氣
- 白芍 - 平肝息風、補血
- 生薑 - 發汗解表、止嘔
- 甘草 - 清熱解毒、補氣
- 茯苓 - 利水滲濕、安胎
- 厚朴 - 健脾、祛風除濕
- 阿膠 - 補血、補氣
- 桑白皮 - 止咳化痰、清肺熱
- 大棗 - 補血、健脾
個別藥材功效:
- 桂枝 -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
- 甘草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
- 生薑 - 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
- 大棗 - 補血、安神、止瀉
- 白芍 - 平肝息風、補血、健脾胃
- 白朮 -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
- 阿膠 - 補血、補氣、滋陰
- 茯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 厚朴 - 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
- 麥門冬 -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人參 - 補氣、補血、健脾
- 桑白皮 - 止咳化痰、利水消腫
- 生地黃 - 清熱涼血、補血
藥理作用:
羊骨湯具有清熱涼血、補氣補血、滋陰潤肺、健脾祛濕等功效。生地黃、白芍、麥門冬等藥材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可以緩解失精多睡、目無光彩等症狀。人參、白朮、茯苓等藥材具有補氣補血的作用,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阿膠、桑白皮等藥材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可以緩解肺燥、咳嗽等症狀。生薑、桂枝等藥材具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
臨牀應用:
羊骨湯主要用於治療失精多睡、目無光彩等症狀。失精多睡是指男子精液不自主遺洩,伴有嗜睡、疲乏等症狀。目無光彩是指眼睛缺乏神采,目光呆滯。羊骨湯具有清熱涼血、補氣補血、滋陰潤肺、健脾祛濕等功效,可以緩解失精多睡、目無光彩等症狀。
注意事項:
羊骨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瀉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羊骨1具,生地黃3斤,白朮3斤,桂心8兩,麥門冬3兩,人參3兩,芍藥3兩,生薑3兩,甘草3兩,茯苓4兩,厚朴1兩,阿膠1兩,桑白皮1兩,大棗20枚,飴糖半斤.。
益脾滋肺。
以水下鬥煮羊骨,取3鬥汁,去骨煮藥,取8升,湯成下膠飴令烊,平旦服1升,後且服1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羊骨湯是一道中醫方劑,具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的功效,可以緩解失精多睡、目(眥)赤(澀)等症狀。但是,羊骨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此外,羊骨湯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羊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羊脊骨1具(連喉者),豉1升,白粟米1升,薤白(切)1把。 主治:消渴。
羊骨湯,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羊骨1具,生地黃3斤,白朮3斤,桂心8兩,麥門冬3兩,人參3兩,芍藥3兩,生薑3兩,甘草3兩,茯苓4兩,厚朴1兩,阿膠1兩,桑白皮1兩,大棗20枚,饴糖半斤。 主治:益脾滋肺。主治:失精多睡,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