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散

WU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25%
腎經 12%
脾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香散」

中藥方劑「五香散」,主要成分是五倍子和白芷。主治功效是血痢,脈滑。血痢是指痢疾,脈滑是指脈象滑利。這表示病人可能患有血痢,脈象滑利。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 **五倍子:**性味澀、微溫,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其含有單寧酸、沒食子酸、鞣質等成分,能收斂創傷組織,減緩出血,化解毒素,排出體外,止咳平喘,澀腸止瀉,固攝大腸,治療各種出血,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五香散」,主要成分是五倍子和白芷。主治功效是血痢,脈滑。血痢是指痢疾,脈滑是指脈象滑利。這表示病人可能患有血痢,脈象滑利。

傳統服藥法


沈香1兩,麝香半兩(細研),木香3分,藿香3分,乳香1分,黃耆1兩(銼),檳榔3分,當歸3分(銼,微炒),積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茯苓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白芍藥3分,卷柏3分(微炒),芎藭3分,熟乾地黃1兩。上為細散。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胰臟炎原發性高血壓癤和癰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淋巴肉瘤及組織肉瘤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胃腸出血化膿性關節炎背部膿瘡大腸激擾綜合症胃腸脹氣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八。 組成:五倍子(炒焦存性)、香白芷(炒)各等分。 主治:血痢,脈滑。

五香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二。 組成:木香、丁香、藿香、沉香各等分。 主治:消散。主治:一切瘡腫,欲作癰毒,發背。

五香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一引《醫學切問》。 組成:香附子1兩,烏藥1兩,陳皮1兩,羌活2錢,莪朮半兩。 主治:男子、婦人一切氣,心腹滿痛,牽引腰背。

五香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八。 組成:烏藥、白芷(炒)、枳殼、白朮(炒)、良薑(炒)、甘草、莪朮(有孕者減半)各等分。 主治:安胎。主治:食魚傷,泄瀉不止,氣刺奔衝,及婦人産前、産後腹痛,産後敗血衝心,孕婦脾泄瀉痢。

五香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五。 組成:甲香4分,犀角4分,鱉甲4分,熏陸香4分,升麻4分,烏翣4分,丁香4分,青木香4分,沉香4分,黃連4分,甘草4分,壯蠣4分,羚羊角4分,黃芩4分,吳茱萸3分,黃柏6分。 主治:江南毒氣惡核,射工暴腫生瘡。

五香散,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畢豆4兩,黃耆2兩,白茯苓2兩,萎蕤2兩,杜若2兩,商陸2兩,大豆黃卷2兩,白芷3兩,當歸3兩,白附子3兩,冬瓜仁3兩,杜蘅3兩,白僵蠶3兩,辛夷仁3兩,香附子3兩,丁子香3兩,蜀水花3兩,旋覆花3兩,防風3兩,木蘭3兩,川芎3兩,藁本3兩,皂莢3兩,白膠3兩,杏仁3兩,梅肉3兩,酸漿3兩,水萍3兩,天門冬3兩,白朮3兩,土瓜根3兩,豬胰2具(曬乾)。 主治:令人白光潤。主治:(黑乾)皰黶(黑曾),黑運赤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