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珍膏
DU ZH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8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肝經 20%
腎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獨珍膏」方劑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五倍子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能清熱解毒、斂肺止咳、固精止瀉,且其富含鞣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
在「獨珍膏」中,五倍子主要用於治療因外傷或手術導致的出血不止、創面難癒合等情況。其收斂止血作用可有效控制出血,而生肌斂瘡功效則可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獨珍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軟硬疖,諸熱毒疱瘡」,指各類因熱毒蘊結皮膚所致的瘡瘍腫塊,包括未化膿(硬疖)或已化膿(軟疖)之症,以及熱性疱疹、膿疱等。五倍子性酸澀寒,傳統認為能清熱解毒、收斂瘡口,外用可直接作用于局部,抑制熱毒擴散,促進瘡面癒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五倍子為主藥:
- 焙乾後研末,增強其乾燥收斂之性,善於吸附局部滲液,適用於滲出性疱瘡。
- 酸澀之性可斂瘡消腫,寒涼能清解熱毒,符合「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
- 現代研究顯示,五倍子含鞣酸,具抗菌、抗炎作用,可能解釋其對「熱毒」瘡瘍的抑制效果。
麻油為輔助:
- 少量麻油調和,既能潤燥防五倍子過於乾澀,又能形成保護膜,隔絕外邪。
- 麻油本身亦有涼血解毒之效,協同五倍子增強清熱效果。
冷水調塗之理:
- 冷水性寒,可加強清熱消腫之效,適合急性熱毒瘡瘍初期紅腫熱痛時使用。
- 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炎症反應,與五倍子收斀作用相輔相成。
綜論:此方簡潔,針對熱毒瘡瘍「紅、腫、熱、痛」之病機,以清熱、收斂、消腫為核心。五倍子收澀抗菌,麻油潤護,冷水助清熱,三者配合,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中醫思維。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不拘多少(瓦上焙乾)。
上為細末。
入數點麻油,冷水調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獨珍膏,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組成:五倍子不拘多少(瓦上焙乾)。 主治:軟硬癤,諸熱毒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