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散

YU L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漢藥神效方》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8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2%
胃經 12%
腎經 8%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4%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露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活血之要藥,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其能補血養血,活血通經,潤燥滑腸。玉露散中常與其他涼血藥物配合使用,當歸可起到緩解藥性、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

二、調和藥性:玉露散中其他藥物多偏涼寒,而當歸性溫,可以起到調和藥性、平衡寒熱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此外,當歸還可潤燥生津,緩解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玉露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滋陰涼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止痛止血的功效。玉露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燥咽乾、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等症,白芍可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緩解熱病引起的陰虛津傷。

二、緩解肝氣鬱結:白芍能養肝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熱病過程中,肝氣易於鬱結,導致情緒不穩、胸悶心煩等症狀。白芍可舒肝解鬱,協調肝氣,使症狀得以緩解。

玉露散中包含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玉露散主要針對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等症狀,桔梗可以宣通肺氣,利咽開音,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目的。
  2. 升舉藥力: 桔梗具有升散之性,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上達,更好地作用於上焦,對於治療咽喉腫痛等上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玉露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心包經,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改善氣血流通。玉露散旨在治療頭痛,而川芎的活血行氣作用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症狀。
  2. 疏散風寒: 川芎亦具有疏散風寒之效。玉露散中常搭配其他具有解表散寒的藥物,川芎的加入能增強解表散寒之力,更有效地驅散風寒,緩解頭痛。

玉露散中含有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祛除體內濕氣,改善因濕氣所致的浮腫、腹脹等症狀。
  2. 健脾益氣:茯苓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胃虛弱所致的症狀。

玉露散中配伍茯苓,旨在通過其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改善濕濁內阻、脾胃不和所致的疾病,達到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治療目的。

玉露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玉露散為清熱解毒之劑,天花粉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適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口渴、咽痛、便祕等症。
  2. 利尿通淋:天花粉能利尿通淋,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緩解熱毒所致的尿赤澀痛等症。玉露散中加入天花粉,可加強其利尿通淋之效,促進毒素排出,改善患者症狀。

玉露散方劑中包含木通,其主要原因在於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能清熱利尿,通利水道,適用於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狀。玉露散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為目的,而木通的藥性正好契合了此方劑的治療理念。

此外,木通還有解毒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濕熱所致的毒素積聚,進一步增強玉露散的療效。

玉露散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 穿山甲性味辛、涼,歸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之效。其甲片入藥,能疏通經絡、消腫止痛,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乳房腫痛、經閉、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消腫排膿: 穿山甲亦具消腫排膿之功效。對於癰疽、疔瘡、乳癰等症,穿山甲可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玉露散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利用其活血化瘀、消腫排膿之效,以達到治療乳房腫痛等病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玉露散主治功效分析

玉露散,作為一味經典的中藥方劑,在古代醫學典籍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病症。其主治功效,歷代醫家各有論述,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產後乳汁不通、身體壯熱

在《仁術便覽》、《仁齋直指方論》、《驗方新編》、《證治準繩·女科》等多部醫書中,均明確記載玉露散可治療產後乳脈不行,伴有身體壯熱、頭目昏痛、大便澀滯等症狀。

治療原理: 產後乳汁不通,多因氣血虛弱或氣滯血瘀所致。玉露散中:

  • 當歸、川芎:活血行氣,疏通乳絡。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可緩解乳房脹痛。
  • 茯苓:健脾利水,助運化,並能安神。
  • 人參:(部分方劑含有)大補元氣,氣行則血行,有利於乳汁分泌。
  • 柴胡、白芷:(部分方劑含有)疏肝解鬱,透散表邪,有助於疏通氣機,緩解身體壯熱、頭目昏痛等症狀。
  • 木通、穿山甲:活血通絡,有助於乳汁分泌。
  • 天花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

諸藥合用,共奏補虛、活血、通絡、清熱之功,從而達到疏通乳脈、消除產後不適的目的。

2. 小兒暑熱諸證

在《嬰童百問》、《本草綱目》、《證治準繩·幼科》等書中,玉露散被用於治療小兒夏季感受暑熱引起的多種症狀,如煩渴躁啼、小便閉、吐黃涎、五心熱、口燥咽乾等。

治療原理: 小兒臟腑嬌嫩,夏季易受暑熱侵襲。玉露散中:

  • 石膏、寒水石: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為方中主藥。
  • 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 麥門冬:(部分方劑含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滑石:(部分方劑含有)利水滲濕,清解暑熱。
  • 梔子仁:(部分方劑含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硃砂、金箔:(部分方劑含有)鎮心安神。

這些藥物配伍,能夠有效清除體內暑熱,滋陰生津,緩解小兒暑熱引起的不適症狀。

3. 其他功效

  • 涼心經,解諸熱: 《嬰童百問》中提到玉露散可以涼心經,解諸熱。
  • 治產後發熱、頭痛身疼: 《婦人大全良方》中指出玉露散可用於產後血虛發熱,頭痛身疼。
  • 治痘疹煩躁熱渴: 《奇效良方》中記載玉露散可治療暑月出瘡疹,煩躁熱渴。

總結:

玉露散的配方組成在不同醫書中略有差異,但其核心功效主要體現在 疏通乳脈清解暑熱 兩個方面。其治療原理在於通過 補虛、活血、通絡、清熱、利水 等作用,調節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不同醫家根據不同的病症和體質,對玉露散的組成進行了加減化裁,使其應用更加廣泛,療效更加確切。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軟而微青黑,中有細紋者是)半兩,石膏(堅白而牆壁,手不可折者是好)半兩,甘草(生)1錢。
上為細末。
每服1字或半錢、1錢,食後溫湯調下。
甘露散(原書同卷)、玉露飲(《活幼新書》卷下)。本方改為丸劑,名「玉露丸」(見《醫學入門》卷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股溝痛瘧疾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產後乳汁不足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眼睛模糊心情煩燥四肢肌肉萎縮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玉露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四。 組成:不灰木(煅)、滑石各等分。 主治:小兒吐奶,面色赤熱,煩躁。

玉露散, 出處:《片玉心書》卷四。 組成:寒水石1兩,滑石1兩,甘草5錢。 主治:小兒5-6月泄瀉,寒少熱多。

玉露散, 出處:《漢藥神效方》。 組成:當歸、白芍藥、桔梗、川芎、白茯苓、天花粉、木通、穿山甲各等分。 主治:産乳不足。

玉露散, 出處:《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人參1錢,穫苓1錢,當歸1錢,白芍(炒)1錢,桔梗1錢,川芎6分,柴胡6分,炙甘草6分。 主治:乳汁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暈痛屬虛者。

玉露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六引《便産須知》。 組成:人參、穫苓、甘草、半夏(制)、桔梗、川芎、遠志(去心)、當歸、芍藥各等分。 主治:産後乳脈將行,産3日後,體熱頭痛,胸腑氣刺。

玉露散, 出處:《衛生家寶産科備要》卷三。 組成:茯苓(銼)半兩,人參(去蘆,切片)半兩,甘草(炙)半兩,桔梗(去蘆,切,焙)1兩,白芷(洗,銼)1兩,川芎(洗,銼)1兩,川大黃(濕紙裹,慢火煨熟,銼)1分,當歸(去蘆須,切)1分,芍藥3分(洗,銼)。 主治:涼膈,壓熱,下乳。主治:産後乳脈不行,煩熱,或大腸滯澀,肢體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