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脈散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通脈散旨在通經活絡,改善氣血運行,而當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通脈的效果。
- 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當歸除了活血化瘀,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貧血,增強體質。通脈散除了疏通經絡,也需要滋補氣血,以提升身體抵抗力,促進康復。因此,當歸的補益作用也能起到輔助效果。
通脈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通脈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天花粉可清熱解毒,消散風熱,緩解咽喉腫痛,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通脈利尿: 天花粉亦有通脈利尿之效。通脈散因名思義,主治血管阻塞不通之症,天花粉能利尿消腫,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管阻塞狀況,達到通脈之功效。
通脈散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利水: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通利水道、清熱解毒之功效。通脈散主治風寒濕痺、經絡不通,而木通可疏通經絡,利水消腫,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改善痺痛、麻木等症狀。
- 清熱解毒: 木通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治療濕熱引起的痺痛,並可清利濕熱,改善因濕熱引起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在通脈散中,木通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可增強其療效。
通脈散中加入牡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軟堅散結,通利血脈: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軟堅散結、化痰利水、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血脈瘀阻、痰濕凝滯所致的胸悶、心悸、肢體麻木等症狀,牡蠣能起到通脈活血的作用。
- 平肝潛陽,安神定志: 牡蠣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平肝潛陽,改善因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等症狀。此外,牡蠣還可降低血壓,改善心律失常,對於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牡蠣作為通脈散的組成成分,不僅能通利血脈,還可平肝安神,起到多方面的治療作用。
通脈散中含有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穿山甲性味辛、鹹,歸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功效。通脈散主治血脈瘀阻所致的胸痺、心痛、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穿山甲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疏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 消腫止痛:穿山甲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症有較好的療效。通脈散中加入穿山甲,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輔助作用,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主治功效
通脈散主治功效分析
通脈散,依據中藥方劑組成,包含當歸、天花粉、木通、牡蠣、穿山甲。古代醫書記載其主要功效為治療「女人乳少」。
治療原理分析
從多部古籍的記載中,可以歸納出通脈散治療乳少症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補益氣血: 多部古籍提到乳少乃「血虛之故」,例如《驗方新編》指出「乳少者,自虛之故」、「血脈枯槁」,《壽世編》也提到「乳少者,血虛之故」。通脈散中當歸能補血活血,黃耆(部分方劑中加入)能補氣,二者合用可補益氣血,為乳汁生成提供物質基礎。
- 疏通乳絡: 《濟陰綱目》提到「以蔥白引入乳房,尤為捷徑」,說明疏通乳絡的重要性。通脈散中穿山甲能「破癥化結、疏通乳腺」,木通能「利水通淋」,二者合用有助於疏通乳絡,使乳汁排出順暢。部分方劑中加入的王不留行、白芷,也有疏通乳絡、行氣活血的作用。
- 調和營衛: 《醫方集解》和《成方切用》中提到「未有營衛不和而脈能通者」,認為調和營衛是通脈的基礎。雖然這兩部古籍所指的通脈散與治療乳少的通脈散組成有所不同,但其原理可以借鑒。當歸、芍藥、甘草、大棗等藥物可以調和營衛,為乳汁生成和運行創造良好的內環境。
- 滋陰潛陽: 《濟陰綱目》記載的通脈散中包含牡蠣,具有滋陰潛陽的功效。陰液不足也可能導致乳汁生成減少,牡蠣可以滋陰,有助於補充陰液。
- 助乳汁生成: 《濟陰綱目》中引用的「立效散」以「穀氣為主」,並指出「糯米又為養陰助乳之大藥也」。說明穀物類藥物有助於乳汁生成,這與現代營養學認為的產婦應攝入充足碳水化合物以促進乳汁分泌的觀點相符。
- 豬蹄湯的應用: 多部古籍,如《驗方新編》、《濟陰綱目》、《春腳集》等,都提到使用豬蹄湯煎藥或送服藥物。豬蹄富含膠原蛋白,中醫認為其具有補益氣血、滋陰通乳的作用,可以增強藥效,促進乳汁分泌。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通脈散治療乳少症的原理是通過補益氣血、疏通乳絡、調和營衛、滋陰潛陽等多方面作用,促進乳汁的生成和排出。其中,補益氣血是根本,疏通乳絡是關鍵,豬蹄湯的應用則可以增強藥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家使用的通脈散組成略有差異,但總體治療思路是一致的。後世醫家在使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靈活加減藥物。
傳統服藥法
當歸、天花粉、木通、牡蠣、穿山甲。
上為細末。
用豬蹄湯入酒少許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散結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脈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四。 組成:當歸、天花粉、木通、牡蠣、穿山甲。 主治:女人乳少。
通脈散, 出處:《聖惠》卷十二。 組成:麻黃1兩半(去根節),桂1兩(去皺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主治:傷寒病極,脈沉,厥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