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乳湧泉散

通乳湧泉散

TONG RU YONG QU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1%
肝經 25%
肺經 12%
心經 12%
脾經 12%
大腸經 6%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通乳湧泉散是一個常用於促進乳汁分泌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又名澤漆,是一種具備活血化瘀、通利乳腺的藥材。在產後或哺乳期間,女性可能會遇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時王不留行的作用尤為重要。其能促進乳腺的血液循環,進而幫助乳汁的分泌和排出。此外,王不留行的性味偏寒,有助於清熱解毒,平衡體內環境,對因熱造成的乳汁阻滯亦有防治效果。通乳湧泉散中的王不留行能夠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整體方劑的效果,達到通乳、止痛的目的。綜合來看,王不留行不僅有助於增進乳汁分泌,還能改善乳腺的健康狀態,從而對哺乳的母親及其嬰兒都有良好的幫助。這使得它成為通乳湧泉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通乳湧泉散是一個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促進乳汁分泌。在其組成中,穿山甲(甲魚)被認為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這源於其在中醫理論中的獨特地位。穿山甲富含膠質和多種活性成分,能夠滋潤肝腎,增強女性的內分泌功能,從而促進乳腺的發育與乳汁的分泌。

此外,穿山甲具有通經活血的作用,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乳汁不通等問題有特別的療效。在調理後可以改善乳腺的微循環,從而提升乳汁的產量。此外,穿山甲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對於產婦在產後恢復有一定的幫助。綜合來看,穿山甲在通乳湧泉散中的應用不僅有助於乳汁的分泌,還有助於促進身體的整體健康,從而成為這一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通乳湧泉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促進哺乳的女性,改善乳汁分泌不足的症狀。在其組成中,天花粉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功效。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多種生物鹼和炭水化合物,這些成分能促進乳腺的發育和分泌,進而提高乳汁的生成。

此外,天花粉能改善母體的內部環境,幫助消化,使母乳中的營養成分更加豐富,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尤為重要。當哺乳期母親因為情緒緊張或其他因素導致乳汁分泌不足時,使用通乳湧泉散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天花粉的作用不容忽視。綜合而言,天花粉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效果,同時也為母親提供了必要的營養支持,使其在哺乳過程中更加輕鬆自如。

通乳湧泉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通絡,促進乳汁分泌: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之效。乳汁分泌不足,多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所致,當歸能活血通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乳房血液循環,增加乳汁分泌。

2. 補血益氣,改善產婦體質:產後失血較多,容易導致氣血不足,影響乳汁分泌。當歸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能補益產婦氣血,改善體質,進一步促進乳汁分泌,有利於產婦恢復。

通乳湧泉散中使用漏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通乳下乳:漏蘆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的功效。乳汁不通,往往與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有關。漏蘆能疏解肝鬱,暢通氣血,促進乳汁分泌,達到通乳下乳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漏蘆亦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乳房脹痛,或伴有紅腫熱痛等症狀,多因熱毒壅滯所致。漏蘆能清熱解毒,消散乳房腫脹,緩解疼痛,輔助通乳。

綜上,漏蘆在通乳湧泉散中,能疏肝解鬱,通乳下乳,並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通乳功效。

通乳湧泉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通乳湧泉散藥性較為偏燥,而甘草味甘性平,可緩解藥性之燥烈,避免傷脾胃。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備解毒、緩解疼痛之效,可協同其他藥材,更有效地促進乳汁分泌,並減輕乳房脹痛等不適症狀。

甘草在通乳湧泉散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藥方更加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乳湧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證候
此方針對「血氣諸虛,經絡失營」所致乳汁不足或全無。中醫理論中,乳汁生成與氣血充盈、經絡通暢密切相關。產後氣血虧虛,或肝鬱氣滯導致經絡壅塞,皆可影響乳汁化生與運行。此方以「通經下乳」為核心,兼顧補血活血,適用於虛實夾雜之缺乳證,尤其偏重於氣血不足、經脈澀滯者。


組成藥物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王不留行(3兩)

  • 特性:性平味苦,專入血分,善通利血脈。《本草綱目》載其「走而不守,通經下乳」。
  • 作用:強力疏通乳腺孔竅,破除經絡瘀滯,為「通乳要藥」。其「不留行」之名,喻其通行之力迅猛,促使乳汁分泌。

2. 穿山甲(5兩)

  • 特性:味鹹性微寒,質地走竄,能穿透經絡。
  • 作用:穿透力極強,尤擅治療「癰腫瘡毒、經絡閉阻」。與王不留行配伍,一升一透,破除深層經脈瘀結,助乳汁流淌。

3. 天花粉(3兩)

  • 特性:甘微苦寒,清熱生津。
  • 作用:缺乳若因陰虛津虧(如產後汗多耗液),天花粉可滋陰潤燥,緩解經絡乾澀;另能制約穿山甲、王不留行之燥性,防止傷陰。

4. 全當歸(5兩)

  • 特性:甘辛溫,補血活血。
  • 作用:產後多血虛,當歸補血養營,使乳汁化源充足;其活血之性兼助通絡,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間接疏通乳絡。

5. 漏蘆(2兩)

  • 特性:苦寒,清熱解毒,通絡下乳。
  • 作用:專治「乳房壅滯」,針對產後乳腺鬱熱腫痛(如乳癰初起),清熱以疏通乳竅,防止瘀久化熱。

6. 炙甘草(3兩)

  • 作用:調和諸藥,緩和王不留行、穿山甲之峻烈,保護脾胃以助藥力吸收。

配伍與治療機轉

  • 通補並行
    以王不留行、穿山甲為「通」之主軸,強力開竅;當歸、天花粉為「補」之基礎,滋養氣血陰液。虛實兼顧,避免通利過度反傷正氣。
  • 氣血雙調
    當歸補血,穿山甲行氣,符合「乳汁為血所化,賴氣以行」之理論,氣血通調則乳汁自湧。
  • 引經報使
    以豬蹄湯或黃酒送服,豬蹄滋陰補液(「以形補形」);黃酒溫通血脈,助藥勢直達病所。

總結:此方以「通絡為標,養血為本」,針對產後氣血虛弱、經絡不暢的複合病機,通過破滯、滋養、清熱三法協同,重建乳汁生成與輸布之通路。

傳統服藥法


王不留行3兩,穿山甲5兩,天花粉3兩,炙甘草3兩,全當歸5兩,漏蘆2兩。
通經下乳。
上為細末。
每服2錢,豬蹄煎湯送服;或熱黃酒沖服。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通乳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產後乳汁不足

相同名稱方劑


通乳湧泉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王不留行3兩,穿山甲5兩,天花粉3兩,炙甘草3兩,全當歸5兩,漏蘆2兩。 主治:通經下乳。主治:血氣諸虛,經絡失營,致乳汁不足,甚或缺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