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葛丸

ZI G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3%
胃經 10%
脾經 9%
膀胱經 7%
大腸經 4%
膽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腎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紫葛丸」

紫葛丸

中藥方劑「紫葛丸」由石膏、人參、丹參、細辛、紫參、苦參、玄參、代赭石、肉蓯蓉、巴豆、烏頭、乾薑、桂枝、獨活等多種天然中藥組成。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紫參

紫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養陰除煩的功效。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玄參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代赭石

代赭石性平味甘、澀,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如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

肉蓯蓉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獨活

獨活是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功效

紫葛丸具有諸熱不調、腹中積聚、心腹滿、心下堅、宿食痰飲、食吐逆、上氣咳嗽、咽喉鳴、短氣、黃疸、久瘧、面腫、四肢煩重、身浮腫、坐起體重、熱病濕(匿蟲)下部癢、大腸出、熱淋、關格不通、下利顔色不定、羸瘦無力、弱房少精、精冷、體瘡癢、身體斑駁、從高墜下絕傷、墜胎後傷損血、皮膚肌肉焦爛、月水不定、或後或前、月水斷、心下悶滿、肩膊沉重、小兒百病、小兒癖氣乳不消、小兒身常壯熱、腹內有病等多種功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石膏、人參、丹參、細辛、紫參、苦參、玄參、代赭石、肉蓯蓉、巴豆、烏頭、乾薑、桂枝、獨活等中藥組成。石膏、人參、丹參、細辛、紫參、苦參、玄參、代赭石、肉蓯蓉、巴豆、烏頭、乾薑、桂枝、獨活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消化不良膀胱炎下腹脹氣肺氣腫黃疸大腸激擾綜合症肩中部肩痛氣喘前列腺炎瘧疾心內膜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葛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紫葛1兩(銼),赤芍藥3分,桔梗3分(去蘆頭),紫菀1兩(去苗土),木香3分,訶黎勒3分(煨,去皮),鬱李仁1兩半(湯浸,去皮,微炒),川大黃1兩半(銼微碎,微炒),牽牛子1兩(微炒)。 主治:癖氣,脅下硬痛,心煩,不能食。

紫葛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組成:紫葛(銼)1兩半,菴(艹閭)子1兩半,牛膝(酒浸,切,焙)1兩半,桃仁(去皮尖雙仁,熬)49枚,水蛭21枚(熬),赤芍藥2兩,鱉甲(去裙襕,醋炙)2兩,牡丹皮1兩1分,瞿麥穗1兩,桂(去粗皮)2兩。 主治:月水不通,臍下結塊,漸覺羸瘦,不能飲食。

紫葛丸,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紫葛3分,石膏3分,人參3分,丹參3分,細辛3分,紫參3分,苦參3分,玄參3分,齊鹽3分,代赭3分,蓯蓉3分,巴豆3分,烏頭3分,乾薑5分,桂心5分,獨活5分。 主治:諸熱不調,腹中積聚,心腹滿,心下堅,宿食痰飲,食吐逆;上氣咳嗽,咽喉鳴,短氣;黃疸,久瘧,面腫,四肢煩重,身浮腫,坐起體重;熱病濕(匿蟲)下部癢,大腸出,熱淋,關格不通,下利顔色不定;羸瘦無力,弱房少精,精冷;體瘡癢,身體斑駁;從高墜下絕傷;墜胎後傷損血,皮肉焦爛,月水不定,或後或前,月水斷,心下悶滿,肩膊沉重;小兒百病,小兒癖氣乳不消,小兒身常壯熱,腹內有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