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椒二仁丸

TAO JIAO ER R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6%
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8%
胃經 6%
大腸經 6%
膀胱經 6%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1%
膽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花椒,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經散寒: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與方中桃仁、杏仁等寒涼之品相配,可緩和其寒性,避免寒涼傷陽。
  2. 助行氣活血:花椒能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配合桃仁、杏仁的破血通絡作用,共同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

「桃椒二仁丸」方劑中包含桃仁,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胸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桃仁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潤腸通便,消腫散結:桃仁亦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可改善腸道蠕動,促進排泄,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亦有幫助。同時,桃仁能消腫散結,對於乳房腫塊、瘰癧等症狀亦具一定療效。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瀉下通便:牽牛子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能促進腸道蠕動,清除積滯,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消腫散結:牽牛子還具有消腫散結的功效,能促進體內積液的代謝,對於水腫、腫塊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桃椒二仁丸中牽牛子的加入,可以有效地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同時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的目的。

桃椒二仁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便祕等腸道問題。其中紅花作為該方劑的組成成分之一,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是基於紅花的藥理特性。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血液供應,從而有助於緩解因血瘀所引起的便祕。

此外,紅花中的有效成分能夠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腸道內容物的排出,進一步增強便祕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在便祕伴隨經血不暢、腹痛等症狀的情況下,紅花的使用更顯其重要性。中醫理論認為,通調氣血能夠疏通經絡,對於整體身體狀況的調理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紅花在桃椒二仁丸中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能達到綜合調理的目的。

桃椒二仁丸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調和氣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之效。方中桃仁、椒仁皆有活血通絡之功,當歸與之相伍,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態。
  2. 補益氣血,改善虛寒: 桃椒二仁丸主治寒凝血瘀之症,而當歸有補血養血之功,可改善患者氣血虛弱,寒凝血瘀之症狀。同時,當歸可緩和桃仁、椒仁的辛燥之性,避免燥熱之弊。

總而言之,當歸加入桃椒二仁丸,可發揮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更能針對寒凝血瘀之症,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方中桃仁、椒仁辛溫燥烈,易傷脾胃,茯苓可中和其燥性,保護脾胃功能,避免損傷。
  2. 利水消腫:茯苓可利水消腫,配合桃仁、椒仁,共同達到利水通絡,消腫止痛的效果。桃椒二仁丸主治血瘀阻滯,痰濁凝滯所致的各種腫塊,茯苓的加入可以更好地促進水液代謝,減輕腫脹。

桃椒二仁丸是中醫用於潤腸通便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甘遂,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甘遂是一種具有強烈瀉下作用的中藥,其主要成分能促進腸道蠕動,進一步增加腸腔內容物的排出。因其能有效緩解便祕,故在桃椒二仁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其次,甘遂的性味辛、寒,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搭配其他成分如桃仁和檳榔,可增強方劑的整體效能,有助於化解腸道積滯,並促進腸道健康。此外,甘遂也能夠增強腸道的排毒能力,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功能。

最後,甘遂的應用歷史悠久,經古今中醫文獻的檢驗與臨牀實踐的驗證,其療效在治療便祕及腸道問題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其在桃椒二仁丸中的添加,能有效提升該方劑的療效,使之更能滿足臨牀需求。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肺降氣,止咳化痰: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降肺氣、止咳化痰之功效。方劑中因桃仁、杏仁之苦降,容易傷肺氣,桑白皮可起到緩解藥性,保護肺氣的作用。
  2.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桑白皮亦可利水消腫,通絡止痛,配合桃仁、杏仁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因濕熱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腫脹。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芫花,主要基於其祛風濕、燥濕止癢之效。

芫花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善於驅除體內寒濕,對於風濕痺痛、寒濕凝滯所致的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桃仁、椒仁、芫花三者合用,可加強祛風濕、燥濕止癢之功,並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對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痺痛、麻木、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桃椒二仁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方中桃仁、杏仁、椒仁皆有活血化瘀之效,川芎的加入可增強活血通絡之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2.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川芎亦具散風寒之效,與椒仁、桃仁相配,可疏散風寒濕邪,止痛止癢,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症。

川芎的加入,不僅增強方劑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更能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使方劑療效更加全面。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方劑中桃仁、椒仁、皁角刺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但容易導致寒邪凝滯,而赤芍可以起到清熱涼血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寒涼,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調和藥性: 赤芍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赤芍的加入,可以調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熱燥濕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副作用。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滋陰降火:桃仁、椒仁、杏仁等藥材性偏燥熱,容易耗傷陰津。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中和藥方中的燥熱之性,避免燥熱傷陰,保護脾胃。

二、潤燥通便:生地黃兼具潤燥通便的作用,可協同桃仁、杏仁等藥材,潤腸通便,利於排泄體內毒素,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效果。

桃椒二仁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調暢氣機: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理脾胃的功能。方中因桃仁、杏仁、椒仁皆有破氣之性,容易導致氣機鬱滯,香附可協同二仁,疏通氣血,防止氣滯血瘀之弊。
  2. 緩解疼痛,促進瘀血消散:香附不僅能理氣解鬱,還可活血化瘀,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桃椒二仁丸主治血瘀經閉、腹痛、經行不暢等症,香附的加入能夠增強活血化瘀功效,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桃椒二仁丸」

桃椒二仁丸

**組成:**花椒,桃仁,牽牛子,紅花,當歸,茯苓,甘遂,桑白皮,芫花,川芎,赤芍,生地黃,香附

**主治:**月經先停止,然後出現腫脹。

赤芍 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花椒 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遂 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

紅花 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牽牛子 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桑白皮 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生地黃 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桃仁 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香附 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芫花 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桃椒二仁丸」的功效是月經先停止,然後出現腫脹。 其組成有花椒,桃仁,牽牛子,紅花,當歸,茯苓,甘遂,桑白皮,芫花,川芎,赤芍,生地黃,香附。 各中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效,相輔相成,發揮出治療月經先停止,然後出現腫脹的作用。

注意事項: 本藥方劑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應慎用。 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椒仁、桃仁、黑醜、紅花、當歸、苓皮、甘遂、桑白皮、芫花、川芎、赤芍、生地、米仁、香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桃椒二仁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量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火旺、氣虛血虧等患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桃椒二仁丸,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組成:椒仁、桃仁、黑醜、紅花、當歸、苓皮、甘遂、桑白皮、芫花、川芎、赤芍、生地、米仁、香附。 主治:經水先斷,而後發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