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芩散

ZI Q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3%
脾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13%
胃經 13%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子芩散中含有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燥濕: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子芩散主治濕熱內蘊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小便短赤等症,而黃芩正好能清解體內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2. 止瀉止痢:黃芩還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子芩散中常與其他收斂止瀉藥物配伍,共同達到止瀉止痢的效果。

子芩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原因有二:

一、升麻性味辛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解表之功效。子芩散以清熱瀉火、利濕止瀉為主,而升麻的加入,可協同清熱解毒,並能疏散風邪,使藥效更加全面。

二、升麻能升提藥力,助藥物上達病所。子芩散主治熱毒壅滯、腸胃濕熱等症,而升麻的加入,能提升藥效,使藥力直達病竈,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子芩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與子芩等藥物協同作用,清熱瀉火,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2. 開竅止痛: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止痛的作用,可通過嗅覺或口腔黏膜吸收,直達病竈,起到止痛消腫的效果,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疼痛、牙痛等症狀,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綜上所述,冰片在子芩散中起到清熱解毒、開竅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子芩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下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清泄腸胃積熱,以及因熱毒所致的發熱、腹痛、便祕等症狀。子芩散主治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故加入大黃以清熱瀉火,解毒利濕,使症狀得到緩解。
  2. 通腑導滯: 大黃能通利大便,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改善消化功能。子芩散中加入大黃,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促進濕熱的排出,達到治療濕熱內蘊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子芩散」

子芩散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消腫利尿等功效。主治小兒胸部悶熱,亦可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之功,適用於治療熱病神昏、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症狀。同時,冰片還能消炎止痛、清熱解毒、防腐生肌,通常用於治療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症狀。

總結

子芩散由大黃、黃芩、升麻、冰片四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主治小兒胸部悶熱,亦可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傳統服藥法


子芩3分,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1兩(去苗),葛根半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石膏3分,五加皮半兩。
上為粗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忌炙煿熱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小兒服用本方,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胰臟炎腳氣病癲癇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胃腸出血腹瀉無尿及少尿忽冷忽熱口乾口渴心情煩燥流鼻血心胸煩熱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舌苔乾燥(舌乾)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子芩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子芩1兩,蒲黃3分,伏龍肝3分,青竹茹3分。 主治:鼻衄不止。

子芩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 組成:升麻3分,子芩3分,犀角屑3分,大黃6分。 主治:驚癇發熱。

子芩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五。 組成:子芩3分,升麻3分,龍腦3分,大黃3分。 主治:小兒胸壯熱。

子芩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組成:子芩1分,川升麻1分,桅子仁1分,大青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熱痢,皮膚壯熱。

子芩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子芩半兩,赤茯苓3分,川升麻3分,人參半兩(去蘆頭),犀角屑半兩,鉤藤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熱癇,嘔逆煩悶,體熱。

子芩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三。 組成:子芩1兩,知母3分,女萎3分,黃柏半兩(微炙,銼),甘草半兩(炙微赤),赤芍藥半兩。 主治:小兒熱痢,腹痛,壯熱心煩,不欲飲食,四肢瘦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