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顳顬(鬢骨,太陽)」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顳顬,又名太陽穴,位於眼眶(眉稜骨)的外後方,顴骨弓上方的部位。

【定位】

在眉梢與耳尖連線的中點,向後約1寸處。

【主治】

頭痛目眩耳鳴牙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癲癇中風、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

【操作】

以點按、揉按、叩擊等手法,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疼痛。

穴位配伍】

風池穴、合谷穴、太衝穴,可緩解頭痛、目眩、耳鳴。

配太陽穴、攢竹穴、四白穴,可緩解三叉神經痛。

配風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可緩解面癱。

百會穴、四神聰穴、湧泉穴,可緩解失眠。

【穴位禁忌】

顳顬穴為頭面部重要穴位,不可過度刺激,以免損傷腦神經。

【古籍記載】

黃帝內經》:「太陽之脈,……其支者,上出於目,下絡於耳後,其動則生顳顬痛。」

針灸甲乙經》:「太陽穴,主頭痛、目眩、耳鳴、牙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癲癇、中風、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

【現代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顳顬穴有鎮痛、降血壓、改善睡眠等作用。

顳顬穴位於頭面部,是一個多功能的穴位,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目眩、耳鳴、牙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癲癇、中風、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疾病

顳顬穴的鎮痛作用是通過刺激穴位,使交感神經興奮,抑制痛覺傳導,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顳顬穴的降血壓作用是通過刺激穴位,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從而降低血壓。

顳顬穴的改善睡眠作用是通過刺激穴位,使大腦皮層抑制性神經元興奮,從而改善睡眠。

顳顬穴是一個安全有效的穴位,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顳顬穴位於頭面部,不可過度刺激,以免損傷腦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