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癲癇」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癲癇,病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 指癇病。《醫學綱目》卷十一:「痰溢膈上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癲癇。徐嗣伯雲,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疾也。」詳見癇條。
- 癲病與癇病的合稱。《證治準繩.雜病》:「《素問》止言癲而不及癇。《靈樞》乃有癇瘈、癇厥之名。諸書有言癲狂者,有言癲癇者,有言風癇者,有言驚癇者,有分癲癇為二門者,迄無定論。……要之,癲、癇、狂大相徑庭,非各殊而實一之謂也。」參見癲、癇條。
癲癇,又稱羊癇、羊角風、羊癲風,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主要特徵是反覆發作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出現意識障礙、抽搐、肌肉僵硬、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狀。癲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與遺傳、腦部損傷、腦部感染、腦部腫瘤等因素有關。
癲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飲食療法、心理治療等。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用於控制癲癇發作。手術治療是指通過手術切除引起癲癇發作的腦組織,可以有效控制癲癇發作。飲食療法是指通過調整飲食,控制癲癇發作。心理治療是指通過心理治療,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可以通過積極治療,控制癲癇發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以下是癲癇的古籍記載:
- 《素問·玉版篇》:「癲者,陽氣盛也。陽氣盛則神明不守,故目眩,眩則仆地,仆地則不知人,不知人則名曰癲。」
- 《靈樞·本神篇》:「癲瘈者,陰陽不和,其氣亂也。其病者,頭痛,目眩,耳聾,四肢不舉,言語蹇澀,不知人也。」
- 《醫學綱目》卷十一:「癲癇者,痰溢膈上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癲癇。徐嗣伯雲,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疾也。」
- 《證治準繩.雜病》:「《素問》止言癲而不及癇。《靈樞》乃有癇瘈、癇厥之名。諸書有言癲狂者,有言癲癇者,有言風癇者,有言驚癇者,有分癲癇為二門者,迄無定論。……要之,癲、癇、狂大相徑庭,非各殊而實一之謂也。」
癲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病因、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癲癇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手術治療、飲食療法、心理治療等也被用於癲癇的治療。癲癇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定期隨診,以控制癲癇發作,改善生活質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