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五運六氣」理論,2024年上半年受到「太陽寒水」的影響特別明顯,這股寒氣影響會一直持續到7月!許多比較敏感的朋友可能已經體會到這種變化。
本文將來深入探討「太陽寒水」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同時分享兩個實際案例,希望能給熱愛中醫養生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發。
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被這股隱形的「寒水」影響了呢?
理解「太陽寒水」的重要性
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太陽寒水」聽起來可能比外星人還要神秘!但是要學好中醫養生,這個名詞卻要好好把握。
《黃帝內經》中提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背強。」這個巨陽指的就是太陽。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傷寒邪氣在第一天襲擊身體時,通常會先找「太陽經」的麻煩,頭和脖子會痛得不得了。
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太陽經」就是膀胱經,感冒傷寒常見的症狀有:發熱、怕冷、頭痛、脖子痛、腰背僵硬,鼻塞或流涕...等等。
「寒水」這個詞,其實就是形容太陽經的一個特性。怎麼說呢?在五行中膀胱經屬「水」,水自帶一股寒氣,所以古人就直接稱它為「寒水」了。
古時候的大師們,還把「太陽寒水」融入到了節氣系統裡面。每年到了冬季,整個大氣就被「太陽寒水」團團包圍。
從漢朝的《傷寒論》開始,認為感冒傷寒都源自這個「太陽寒水」,整本書有一大半都在討論太陽病。
所以,想掌握《傷寒論》,就要先搞懂「太陽寒水」!這就像是要玩好某個遊戲,得先搞懂基本規則一樣。
五運六氣與「太陽寒水」
《黃帝內經》裡頭有個頗有深度的概念叫做「五運六氣」,聽起來有點像是古代的算命學。
「五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至於「六氣」,就包括了「三陽」(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和「三陰」(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太陰脾土)。
這些氣場在一個我們看不見的維度裡不停地交錯運作,就像一種隱形的力量,不斷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和運勢。
如果你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或運氣一直不好,通常就是因為受到某個氣場的影響!
像這種看似封建迷信的說法,本來是應該被現代社會遺棄的,但是有愈來愈多人卻發現,這可能是存在的。
依照《黃帝內經》的描述,每年都有影響上半年、下半年,以及每個月份的氣場,有興趣的人可以查詢每一天的五運六氣(開啟頁面)。
以2024年為例,上半年就是受到司天氣場「太陽寒水」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影響到7月底。
古書《素問懸解》提到:「太陽寒水司天,寒氣下臨,而克心火...」這個意思是說,2024年的上半年寒氣很強大。
也就是說,2024年上半年,即使太陽公公發威,氣溫高得可以煮蛋,你依然會感受到「傷寒」,這是一種讓你冷到骨子裡的感覺。
不過,大部分人可能只會覺得:「哎呀,今天真熱!」完全沒感覺到那股寒氣,這需要敏感的人才能夠感受到。
以2024年的台灣為例,特別是北部地區的朋友們,在夏天初期(5月到6月初)還會奇怪地感到有點冷,完全不符合以往對夏日炎炎的印象。
「太陽寒水」的實際案例
雖然許多人對這種氣場可能沒什麼感覺,但這不代表它們不會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
冬天受到「太陽寒水」的影響而感冒了還說得過去。但若在炎炎夏日也來個傷寒感冒,這可就讓不少人摸不著頭緒了?
這裡我們將分享兩個會員的真實案例:
1.炎熱夏季感冒、新冠
某會員的父親不太相信中醫,每次感冒的時候很習慣服用日本的感冒藥(PABRON),過去十幾年來,每次感冒都這樣應付。
2024年6月期間,有一天父親突然問他說:「我這次感冒,吃日本感冒藥根本沒有用,你有研究中醫,看看該怎麼辦?」
結果會員就問父親有什麼症狀?父親說:「沒發燒也沒咳嗽,就只覺得好冷,有點想發抖!」他聽到父親講話的聲音都沙啞了。
馬上幫他進行經絡檢測,呈現如下圖。這張圖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的父親長年都是出現「陽虛」的經絡型態。
他心裡的直覺馬上就浮現「麻黃附子細辛湯」,因為這是雲端中醫經常提到適合現代人的中藥方劑。
結果他把科學中藥放入熱水中攪拌一下,給父親服用大約半小時之後,問父親狀況如何?父親說:「確實,已經不冷了!」
他與父親對話中發現,他喉嚨沙啞的現象也明顯改善了,隔天父親又吃了2次科學中藥,之後就幾乎痊癒了。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組成就只有三味藥,麻黃就是治療太陽病主要中藥,附子去除體內寒氣。
古書《神農本草經讀》作者張隱菴提到:「細辛...稟少陰泉下之水陰,而上交於太陽之藥也。」所以細辛也可以治療太陽病。
近代名醫曹穎甫,在其著作《經方實驗錄》中就提到,「太陽寒水陷入少陰,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所以他的父親服用這個中藥可以快速改善感冒,就是受到「太陽寒水」影響所造成的結果。
不過最奇怪的是,隔天父親已經幾乎痊癒,他看到家裡有過期的新冠快篩試劑,快篩之後出現兩條線,才知道自己原來是中鏢了。
所以,就算是新冠病毒確診,也可以運用「太陽寒水」的概念來加以治療,沒有一定是要服用清熱解毒中藥。
2.炎熱夏季暈眩
提到「太陽寒水陷入少陰」,這可是個挺重要的觀念!這就點出「太陽寒水」和「少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特別密切。
根據「五行」的理論,「少陰」主要是指腎臟和膀胱,也就是在五行中代表「水」。
所以,當一個人體內被「太陽寒水」的寒氣侵襲後,很容易就會進入「少陰」的階段,出現所謂的「少陰病」。
加上現代人體質多偏寒,也就是偏向「少陰」體質,這種「太陽寒水陷入少陰」的現象在現代人身上居然成了常見的事,見怪不怪了!
某會員分享,她從2024年進入5月夏季開始,就經常嚴重的頭暈,常常晚上起來上廁所時,常暈到很難走路,讓她覺得很納悶?
這段期間,她自己試過幾種中藥,效果都不好。由於她一直都是「鐵三角經絡體質」,身體發熱是常態,所以她根本不會認為自己應該運用熱性中藥,以下是她在2024年6月的經絡現象。
不過她倒是發現,以前「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常都會出現火熱實證,現在反而是正常了。同時她也有有感覺到,最近一直有感到體內有寒冷的感覺。
這也顯示了一個秘訣:不是經絡圖看到「少陽經」+「陽明經」就一定是陽虛,之前經常實證,現在恢復正常也可以視為陽虛的可能性。
由於狀況越來越嚴重,她也持續找不到有效的中藥,有一天她突發奇想,家裡有一罐很多年以前沒有吃完的「真武湯」,不如就拿來試試?
結果沒想到,她在吃了「真武湯」之後,暈眩現象竟然快速改善,之後出現幾次暈眩她都服用,每次都會明顯改善。
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真武湯」會有效呢?中醫治病常常是病好了,卻不知道是怎麼治好的?讓人摸不著頭緒。
真武湯在《傷寒論》中的定位就是「太陽病」,書中提到:「太陽病發汗..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然而,在少陰病的章節理,也有提到到真武湯,所以少陰病也可以運用真武湯,這就是典型「太陽病轉少陰病」所造成的病症。
儘管在炎熱的夏季,她依然還是受到「太陽寒水」的影響,就算是熱性的體質,也無法避免。
近代醫書《血證論》上有提出解釋「因寒動水...宜小青龍及真武湯...激水而上」
這種類型的頭暈,其實就是體內寒氣重,造成水氣不平衡所造成的一種現象。而這個案例竟然發生在夏季。
總結來說,傳統中醫裡頭的「太陽寒水」雖是個抽象的概念,但你還是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來體會到它。
特別是那些修煉身心的人,他們對於「太陽寒水」的存在往往能感知得更為敏感。
根據《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方法來治療「太陽寒水」,可以迅速幫助身體恢復健康。
掌握這門技巧,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項基本的常識,值得我們學習和應用。這不只是古老的智慧,更是能讓日常生活更加舒適的小秘訣!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