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絡型態理解,中醫不傳之密在於劑量!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3-27 首次發表:

許多中醫研究者或中醫高手,都知道一個秘密:「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遠從漢朝的《傷寒論》開始,就非常強調藥物的組成比例與用量,可見這確實是運用中藥的關鍵秘密。

本文提出一些網友及會員實際觀察的經驗,並提出找出適合自己中藥劑量的方法,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中醫不傳之密在於劑量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這句話的意思是,中藥療效的關鍵點,除了要辨證準確之外,藥物的使用量大小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在2024年春季期間,某位網友就分享自己的經驗,她因為頻尿嚴重,醫師開了「八味地黃丸」給他。

儘管都已經喝很少水了,依然還是非常頻尿,一天可以十幾次。

後來回診的時候,醫生並沒有換其他的中藥,只有將中藥劑量提高,結果沒想到困擾的頻尿現象就真的解除了!

網友分享中醫劑量差異
網友分享中醫劑量差異

像這樣類似的案例,過去幾年間經常有會員提出來分享,明明是一樣的中藥方劑,量多與量少改善效果都不一樣,不知道背後是基於什麼樣的原理?

中藥的劑量問題很神秘

直到2024年的今天,中藥依然是非常難以學習的學問,原因在於中藥的運用很難加以量化,過程充滿著神秘藝術感。

首先探討「單味中藥」,過去幾千年來中國人發現單一藥物用量的大小,會產生不同的功效。

例如,附子在小劑量時可以溫補脾腎,中等劑量有助於驅寒止痛,而在大劑量下則能夠急救(回陽救逆)

中藥「紅花」在使用小劑量時助於生血,中劑量可以活血,大劑量則有破血的效果。

中藥劑量大小,一直是中醫的秘密
中藥劑量大小,一直是中醫的秘密

中藥「大黃」在小劑量下可促進胃健康,中劑量有助於清除濕熱,而大劑量則會導致嚴重腹瀉。

細辛如果用來治療感冒,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過9克,治療各種疼痛時用量就會較大。

如果用過多的細辛來治療感冒,不僅病情不會好轉,反而會引起許多副作用。但是用少少的量,就經常會出現神效,最典型的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

雲端中醫特別寫了一篇文章介紹此中藥,幾乎每個人都只運用科學中藥大約在3g附近而已。

單一中藥就已經這麼複雜,中藥方劑更是複雜到極點。

有些研究中藥的會員就私下分享,古代漢朝《傷寒論》經方表面上看起來很單純,而關鍵用量大小,書中非常強調藥物的組成比例與用量

書中提到的許多方劑,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名稱,其中的差異就只有量的大小變化不同而已。

例如,「桂枝湯」的桂枝加倍,就成為「桂枝加桂湯」;白芍加倍,就是「桂枝加芍藥湯」...等等。

此外,有些人對中藥敏感,只要吃1g就超有感,有些人吃了20g也無感,這也算是體質問題。

為什麼每個人的用量都是不一樣的呢?答案很簡單,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個人化差異!」。

過去兩千年以來的中醫療法都是非常個人化的,每一個人的體質狀態與情況都不同,在中醫師把脈之後,判斷中藥用量都不一樣。

所以中藥的用量的個人化差異,始終都必須依賴中醫師的長年經驗累積,不容易進行科學研究,所以中藥很難學習。

經絡型態秘密在嚴重程度

既然強調個人化,運用經絡檢測完全可以印證這個事實,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原來每個人的「經絡體質」都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表面上大家看起來都是「人」,但是背後的「經絡模型」完全都不一樣,所以這完全可以鑒別出個人化現象

雖然雲端中醫已經將人類的「經絡體質」初步分類,而真正的尚未解決的核心問題卻是「嚴重性」。也就是說,同樣的經絡體質,看不出嚴重性的差異

同樣的經絡型態,可以是癌症末期患者,也可以是完全沒有任何疾病的健康者,這就是真正的秘密所在。

所以雲端中醫從來不會說某一種經絡型態會得到什麼病,只能說特定的經絡型態,有較高機率與特定的疾病產生關聯。

雖然特定的經絡型態的嚴重性,可以從經絡異常呈度來判斷,但是與疾病的連動性,從經絡圖上依然不能直接論斷。

以上面提到的「八味地黃丸」的經絡型態為例,最常見的就是下面這張經絡圖。20歲的年輕人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70歲的老人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

運用八味地黃丸的經絡型態
運用八味地黃丸的經絡型態

70歲的老人如果服用「八味地黃丸」,用量通常是一定要超過20歲的年輕人,因為他可能保持這種經絡型態長達50年以上了。

還有一種判斷的方法,是從季節來判斷。例如炎熱的夏天出現陽虛的經絡型態,就要假設此人體質非常陰寒,所以運用附子、乾薑的劑量就要提高。

上面那位網友,從過年初春之後開始出現頻尿,這是一年之中最陰寒的季節。她在服用「八味地黃丸」之後加大劑量明顯改善,就可以藉此反推她應該是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

減少中藥用量進行完美養生

台灣地區大約從2023年開始,幾乎都買不到科學中藥,這種現象似乎持續沒有改善,在可見的未來可能也看不到盡頭。

由於中藥是天然資源,未來只會愈來愈少,對中藥有興趣的人必須在運用策略上,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減少中藥的用量,又可以取得中藥的好處,那會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解決的方法其實也很容易,既然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清楚看出異常經絡,這時候就先針對異常經絡進行拍打或電療,同時配合各種運動,例如氣功或站樁

最重要的是要心情放輕鬆、不要熬夜。任何人只要每天這樣堅持,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疼痛、症狀或疾病就可以改善。

事實上有不少人都曾經分享,尤其是現代有許多媽媽都學習經絡拍打,經常幫自己的兒女改善健康問題(見下圖)。

網友分享經絡拍打成效案例
網友分享經絡拍打成效案例

經絡拍打完之後,自然會留下一些經絡以外的問題,例如體內的濕氣太重、寒氣太重,臟腑不協調...等等,這時候就可以運用中藥

不論是找中醫師,或者自己研究中藥,剛開始都是從中小劑量開始測試,再慢慢地調整改變或加大劑量,自然就會找到適合的中藥劑量。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漸漸地就可以減少中藥的運用,也可以順利找到屬於自己的個人化養生策略,這是非常值得推廣的一套養生流程。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