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在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閱讀「圓運動現代中醫節氣養生系統(基本理論及數據)」頁面,取得關於圓運動中醫的基本知識。(開啟閱讀)
本文繼續探討結合節氣「五行」與「六氣」的「五運六氣」圓運動現象,結合經絡數據中的「經絡平衡指數」綜合分析,作為中醫養生參考。
五運:大氣中的五行現象
彭子益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提到,大氣有「升、浮、降、沉」之圓運動,這是可以結合「五行」理論的。
春季草木升發,所以「升」的現象就五行上屬於「木」,象徵著一種萬物開始生長的過程。
夏季太陽射到地面的火熱現象,就五行上屬「火」,這個火還區分為兩種,春分至立夏的熱,稱為「君火」,小滿至小暑的熱,稱為「相火」。
秋季大氣的熱氣,逐漸藏於土下的現象,就五行上屬於「金」,冬季熱能藏於地下的現象,就五行上屬於「水」,
以上的分析,都是熱氣升浮或降沉於中間的土的過程,土為大氣升降的交合,所以中間之氣則屬土,可以從下圖來理解。
這個大氣中的「五行」的運轉,稱為「五運」,傳統中醫提到的「五運」交接日期,製作成圓運動圖如下:
傳統中醫認為,五行之中木氣具有疏洩能力,火氣有宣通能力,金氣有收斂能力,水氣有封藏能力,土氣有運化能力。
五行的相生是連續的,從上面的圖可以清楚看出,春氣是由冬氣而來,所以「水生木」,夏氣由春氣而來,所以「木生火」。
長夏之氣(夏秋之間)由夏氣而來,所以「火生土」,秋氣由長夏之氣而來,故曰土生金。冬氣由秋氣而來,所以「金生水」。
一年的大氣圓運動,若從五行的原理,就是基於這樣的簡單圓循環,年復一年從未間斷過。
五運結合六氣之圓運動
一年間大氣的圓運動,結合五行之後,可再結合「六氣」(風、熱、暑、濕、燥、寒),產生更精細的「五運六氣」。
這個「五行」的5,與「六氣」的6,就數字上對不起來,因此古人將火又區分為「君火」與「相火」,將一年套入六氣的階段,分別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與「太陽寒水」,製成圖表如下圖:
關於這些抽象的文字,許多人都看不懂,因為這是結合「易經」的概念,並套入「六氣」所產生的名詞,清代名醫黃元御在《四聖心源》就提到以下的概念:
- 風者,厥陰木氣之所化也
- 熱者,少陰君火之所化也
- 暑者,少陽相火之所化也
- 濕者,太陰土氣之所化也
- 燥者,陽明金氣之所化也
- 寒者,太陽水氣之所化也
易經的抽象概念屬於哲學範疇,不是雲端中醫所探討的,真正要探討的是這種「六氣」對於「經絡」的影響,以下運用「經絡平衡指數」來探討基本的哲學概念,以及相關經絡數據分析。
初之氣「厥陰風木」:大寒、立春、雨水、驚蟄
快速理解:「厥陰風木」階段(1/21~3/21)是人體最陰寒的階段,而人體的「厥陰經」並沒有在這個階段出現特殊變化。
易經的「厥陰」,指的是陰氣發展到最後階段,開始向陽的方面轉化。就哲學而言,「厥陰」是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之中,陰氣比例最低的。
既然「厥陰」的陰氣比例最低,是開始進入轉陽的階段,卻也是陰氣發展到最後的階段。
若從雲端中醫所提出的「寒熱指數」看來,人體到了初之氣的「厥陰風木」階段,身體都累積了整個冬天的深深寒氣。
因此,初春才是人體最陰寒的季節,陰寒的狀態比冬季還要嚴重,可參考這篇文章(進階閱讀)。
然而,這確實也是陰轉陽的最後階段,直到春季末期之後,大氣由寒而溫,地下封藏的陽熱動而上升,「寒熱指數」也開始提升。
如果單純從「厥陰經」(肝經與心包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厥陰經」並沒有四季的明顯能量差異。
主要原因是「肝經」的能量一年四季都是強旺的,在進入春天之後略為提升。 而心包經一年四季都是虛證居多,在溫度最高與最低的時候,虛證狀態更加嚴重。
二之氣「少陰君火」:春分、清明、穀雨、立夏
快速理解:「少陰君火」(3/21~5/21)階段,人體的火熱之氣開始逐漸提升,而人體的「少陰經」在這個階段能量略為提升,並沒有出現明顯特殊變化。
易經的「少陰」,是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之中,陰氣比例中等的。春分之後,地面上陽熱多,木氣上升,此時大氣較熱。
此時陽氣由地下升至地上,照臨大地有如君王,所以稱為「君火」,此時大氣由溫而熱,又稱熱火。陽熱初升於地面,陽氣彌漫,雨水亦多,可以種穀,立夏以後地面陽熱更多。
若從雲端中醫所提出的「寒熱指數」看來,在進入二之氣「少陰君火」階段之後,人體的「寒熱數值」開始逐漸往上提升,許多人確實明顯開始感到體內的火氣逐漸升高。
如果單純從「少陰經」(心經與腎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並沒有四季的明顯差異。
主要原因是腎經的能量一年四季都是虛弱的,在進入夏季之後略為提升,但依然還是虛證。而心經一年四季都是輕微實證居多,在溫度最高與最低的時候,虛證狀態機率提升。
三之氣「少陽相火」:小滿、芒種、夏至、小暑
快速理解:「少陽相火」階段(5/21~7/23),人體的火熱之氣持續提升到更高位,而人體的「少陽經」在這個階段能量提升到高點。
易經的「少陽」,就哲學而言是三陽(太陽、少陽、陽明)之中,陽氣比例算是最小的。
然而,小滿之後進入「三之氣」之後,地面上陽熱盛滿,地面上陽熱盛滿。「相火」輔助君火,有如相臣之職,故稱「相火」。
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熱,稱之曰暑。小暑至大暑之間,一年的地面的熱此時最大。此刻暑熱熏蒸,又稱暑火。
若從雲端中醫的「寒熱指數」看來,「少陽相火」階段的火熱之氣是非常旺盛的,同時一直在持續提升中。
彭子益提出:「君火運行,重在上升。相火運行,重在下降」這是就哲學來推演,就「寒熱指數」的能量看來,一直持續到秋季,火熱能量都是在提升的。
若從「少陽經」(膽經與三焦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對於天氣溫度非常敏感的,在每年6-9月能量到達最高點。
主要原因是三焦經的能量一年四季都是強旺的,但是到了春季卻能量低下,進入夏季之後能量愈來愈高。而膽經一年四季都是虛證居多,雖著溫度提升略為提高。因此,少陽經主要是受到三焦經的能量主導。
四之氣「太陰濕土」:大暑、立秋、處暑、白露
快速理解:「太陰濕土」階段(7/23~9/23),人體的火熱之氣持續提升到更高點,而人體的「足太陰脾經」,在這個階段能量降到最低點。
易經的「太陰」,就哲學而言是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之中,陰氣比例最高的。然而,若從雲端中醫的「寒熱指數」看來,太陰階段的陽氣是非常旺盛的,達到一年的最高極點。
太陰濕土四氣之時,地面上陽熱盛滿。地面下舊有的陽氣,亦升上來。地面上非常之熱,地面下非常之寒。寒熱相逼,濕氣濡滋。這個時候的「濕氣」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
此刻天氣炎熱,濕氣也重,多數人的脾經虛到了極點,與太陰濕土的概念相印證。
若從雲端中醫的「寒熱指數」看來,「太陰濕土」階段的火熱之氣到達了極點,達到一年之中的最高點。
若從「太陰經」(脾經與肺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對於天氣溫度非常敏感的,在每年6-8月能量到達最低點。
主要原因是脾經的能量影響,脾經到了夏季之後能量持續低下,而肺經到了夏季能量卻大幅提升。由於脾經的能量低下嚴重程度很高,因此太陰經主要是受到脾經的能量主導。
五之氣「陽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快速理解:「陽明燥金」階段(9/23~11/23),人體的熱氣開始下降,寒氣開始提升,而人體的「陽明經」,在這個階段能量開始下降。
易經的「陽明」,就哲學而言是三陽(太陽、少陽、陽明)之中,陽氣比例中等的。
五氣之時,地面上盛滿的陽熱,經秋氣之收斂,正當下降。中土之下,陽氣充足。濕氣已收,大宇光明,陽盛而明,故稱陽明。
寒露霜降二節。過了秋分,地面上的熱,降入地面下者多。天空的壓力,壓入地面下者亦多,地面上開始寒冷起來。
白露時的露,但覺得涼,此時的露,便覺得寒。再過半日,地面上的熱,降入地面下者更多。大氣中收斂力量更大,寒氣增加,露便成霜。
若從雲端中醫的「寒熱指數」看來,「陽明燥金」階段的火熱之氣開始下降,是由最高點轉向下的關鍵時間點。
若從「陽明經」(胃經與大腸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對於天氣溫度非常敏感的,在每年6-8月能量到達最高點,每年的春季達到最低點。
主要原因是大腸經的能量影響,脾經到了夏季之後能量持續增高,胃經雖然多數人是輕微虛證,有些人也會轉為輕微或嚴重實證,陽明經主要是受到大腸經的能量主導。這個階段的大腸經,確實是由能量最強旺,轉向下的過程。
六之氣「太陽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快速理解:「太陽寒水」階段(11/23~1/21),人體的寒氣明顯提升,而人體的「太陽經」,在這個階段能量開始提升,在初春達到最高點。
易經的「太陽」,就哲學而言是三陽(太陽、少陽、陽明)之中,陽氣比例最高的。太陽寒水六氣之時,地面上的陽熱,經秋氣之收斂,全行降入土下的水中,天氣寒冷稱為「寒水」。
大雪之時,地面上的雪愈大,陽熱下沉愈深。地面上的雪愈大。小寒大寒者,封藏又封藏也。沉於地下水中的陽熱,為成物發生的生命根本。
然而,若從雲端中醫的「寒熱指數」看來,陽經的能量在此刻達到一年的最低極點。
若從「太陽經」(膀胱經與小腸經)的角度來看經絡能量變化,從「經絡平衡指數」的角度看來,對於天氣溫度非常敏感的,在每年6-8月能量到達最低點,每年的春季達到最高點。
比較特殊的是,太陽經(膀胱經、小腸經)能量,在冬天時到達一年的最高點,這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太陽寒水期間,太陽經能量開始迅速提升。
在六之氣的這個階段,北半球多數人的整體經絡能量,整體陽經(膽經、胃經與太陽經)的相對能量,都達到一年的最低點,印證了「太陽寒水」的陰寒力量。
從以上的數據發現,從經絡的來看六氣能量變化,較有意義的是「風、熱、暑、濕、燥、寒」,至於抽象的「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只有在某些階段具有意義,未來還需要進入更深入的研究探討。
若要查詢任何一個年或日期的「五運六氣」,可以在這個頁面查詢(點選開啟)。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