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現代中醫節氣養生系統(基本理論及數據)

- 最後更新:2023-01-31首次發表:

清末民初著名的中醫學家彭子益在其著述《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提到從節氣的概念學習中醫,雲端中醫從大量人的現代數據發現,現代人的經絡數據變化,完全是依照節氣來運行。

基於此,於2023年提出十二經絡圓運動概念,提供現代人依照節氣經絡數據變化,進行中醫養生參考使用。

人類健康與太陽密切相關

地球的形成與太陽密切相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生態系內的物質循環,必須仰賴太陽的光能才能夠運作,人類可以說就是「太陽之子」。

193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森特.吉爾吉(Szent Gyorgyi)曾提到:「陽光是人類的光電池,也是最好的生物營養素。沒有陽光,就沒有健康。」

太陽對於地球上的的每個角落,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氣溫」進而產生「季節氣候」,季節氣候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中國人遵循千年以上的「節氣」理論,就是依照太陽運行的曆法所建制。

清末民初著名的中醫學家彭子益(1871~1949),在其著述《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提到,要學習「中醫」,首先要學習「陰陽五行」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

依照他的論點,基於太陽所建構出來的24節氣,呈現一年四季「升、浮、降、沉」的一種「圓運動」循環的過程。

當太陽射到此地面之光熱,就是「陽」,沒有光熱的地方「陰」。當陽熱時,主「升」,持續隨之熱「浮」。當陽熱逐漸下降時,為「降」,持續隨之而「沉」,可參見下圖:

一年四季的「升浮降沉」圓運動模式
一年四季的「升浮降沉」圓運動模式

「升、浮、降、沉」依照節氣有時間點,立春為「升」之起點,立夏為「浮」之起點。立秋為「降」之起點,立冬為「沈」之起點。春生夏長,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秋降冬沈

陰陽皆有其特性,陽性直上「升、浮」,陰性直下主,主「降、沉」,升浮降沈一周,則生中氣。陰陽交合,彼此相隨,成為一種圓運動,主導著人類的健康狀態。

太陽與24節氣的關係

彭子益強調「學中醫學,必先學知大氣,必先學知二十四節氣。」

基於太陽直射北半球的狀態,中國的陽曆將一年區分為「24節氣」。簡言之,24節氣就是基於「升、浮、降、沉」過程產生的季節現象。

夏季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地面上非常炎熱,到了秋天之後,這種熱逐漸降入土下,在冬天藏於土下,到了春天之後再度升出地面,升降一周,則生中氣。

24節氣的升浮降沉圓運動
24節氣的升浮降沉圓運動

升(立春開始)

立春始於每年的2月,是「升」的開始,之後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與「穀雨」節氣。

在歷經寒冬之後,進入春季之後天氣轉溫,封藏於地下的陽熱,逐漸升出地面,其氣溫和也。立春者,大氣的陽熱,由沈而升,逐漸出現春季的雨水。

冬季蟄藏於地下的熱,隨著陽氣升發逐漸啓蟄,草木萌動,春分節後,地面上陽熱漸多,地而下陽熱漸少。進入清明之後,陽熱之氣升出地面多,雨水亦多,可種穀物。

浮(立夏開始)

立夏始於每年的5月,是「浮」的開始,之後歷經「小滿」、「芒種」、「夏至」、「小暑」與「大暑」節氣。

地下封藏的陽熱由升而浮之後形成夏季,立夏以後地面陽熱較多,地面上熱滿,稱為「小滿」。芒種之後地面陽熱,雨水又足,麥穗生芒。夏至時陽氣到達了極點,也是開始降的時候。

然而,之後的一個月,「小暑」與「大暑」期間,太陽持續直射地面,累積的熱稱之曰暑。直到大暑時,一年地面累積的熱最大。

降(立秋開始)

立秋始於每年的8月,是「降」的開始,之後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與「霜降」節氣。

立秋之後壓力初降,降到地面而未入土之熱,壓入土內直至於「處暑」。此時還有所謂的「三伏天」。所謂的「伏」,是指金之降氣,將地面之熱,降伏而入於土內。

末伏在處暑前後,一過處暑,地面上便覺清涼,便是暑氣入地已多之現象。白露之後,熱降液生,此時地面早晚有露氣,會覺得涼。

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熱依然較多,地面下的熱少。過了秋分,地面上的熱,降入地面下者多,地面開始寒冷起來。進入「寒露」的露,便覺得寒。之後地面上的熱,降入地面下者更多,寒氣增加,露便成霜。

沉(立冬開始)

立冬始於每年的11月,是「沉」的開始,之後歷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與「大寒」節氣。

立冬後,降下的陽熱開始往下沈,地面上由涼而寒,開始下雪。大雪之時,陽熱下沈愈深,地面上的雪愈大。冬至時,陽熱降到極限,也是開始升的時候。

然而,之後的一個月,氣溫持續降低,歷經「小寒」、「大寒」,直到立春之後再度新的循環。

彭子益提到:「升降的範圍大,則由升降而生的圓運動的中氣足。所以夏極熱,冬極冷的地方的人,特別聰明。」

人體在歷經這樣周而復始的「圓運動」循環之後,身體會達到平衡的狀態,所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大自然的宇宙不過如此。

也是因為這樣,這套圓運動的運行規則,較不適用於沒有四季溫度的地區,這一點必須特別提醒與注意!

從大量經絡數據中發現,這種節氣的圓運動規則較適用於北半球北緯20~45度區域生活的人們。一年四季都偏寒,或偏熱的地區,並不完全適用這套圓運動的中醫理論。

觀察24節氣與經絡數據變化

彭子益強調:「故學知二十四節氣,須用功夫,一點不可含糊。務必於事實上,隨時隨地找出憑據,欲找憑據,須在病人身上去找」

不論怎麼找,都很容易落入主觀的看法,都不如從客觀的數據來驗證比較精確。而今,可以直接觀察「經絡數據」在一年中的變化,用數據印證這種「圓運動」現象,這其實最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任何人只要持續觀察自己的經絡超過一年以上,就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身上,24節氣對於體內經絡產生的能量變化現象,每個人變化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若要提出一種理論適用於所有的人,必須站在「多數人」的立場來提出,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所有人的經絡數據,就可以看出端倪。

24節氣的圓運動現象,可以從基本數值(體能數值、總經絡平衡指數、寒熱指數、上下比例、左右比例) 、十二經絡數值、十二經絡連動數值、十二經絡型態,來清楚看出這其中的奧妙,確實呈現一種巧妙的圓運動狀態。

中醫界從來就不缺乏完美的理論,而實際臨床運用在每個人身上時,卻發現在看似完美理論下,出現不少獨特的個體差異性,並不能完全解釋每個人的獨特現象。因此,只能透過每個人實際觀察才得以印證。

既然醫生也要往病人身上找,而每個人為什麼不直接往自己身上找,而還要反過來去依賴醫生呢?

每一個獨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自己觀察與驗證,才能找出適合自己的養生、治療疾病的正確模式。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