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年四季腳趾痛現象,清楚看見經絡運行的證據!

- 最後更新:2025-08-12首次發表:

腳趾痛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這是每個人用來驗證經絡存在最簡單的途徑,幾乎每個季節都有造成腳趾痛的經絡,每個人都可以親身印證。

現在透過大量經絡數據,結合古代經絡理論可以加以解釋,更可以清楚的看出一年四季每根腳趾疼痛的可能性。既然可以預測,就更可以預防,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為什麼會腳趾痛?

腳趾痛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造成腳趾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腳趾受傷、鞋子太窄太緊、修剪腳趾甲失當、足菌感染...等等,這會造成腳趾發紅及腫脹,沒處理好會出現流膿或其他感染現象。

現代醫學認為腳趾痛經常是疾病的其中一種症狀,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糖尿病」這類疾病,很容易腳趾痛。

腳趾痛是常見的一種疼痛
腳趾痛是常見的一種疼痛

有些不明原因的腳趾痛,其實可以運用中醫的經絡理論來理解,因為每一條腳部的經絡,都會通過特定腳趾,在特定的時間點就有機會出現疼痛,提供不同的參考觀點。

從經絡理解季節性腳趾痛

事實上,從季節可以輕易地理解腳趾痛的原因,因為每個季節都有一些經絡特別異常,這些經絡如果通往腳趾,就會造成腳趾疼痛。

1.夏季:大腳趾痛(肝經脾經)

「腳大趾痛」,是指腳的第一蹠趾關節附近的疼痛,這在現代醫學看來最常見的就是痛風。想到痛風,大家都會以為是吃過多火鍋、海鮮才是主因。

然而,現代醫學發現,夏天是痛風發作高峰期,可能原因是因為天氣炎熱,大家都待在冷氣房,喝水不夠或是愛喝冰飲(尤其是啤酒),這都遠比吃火鍋、海鮮還要危險!

如果從經絡的立場來看,腳大趾主要位於「肝經」與「脾經」的運行路線上,所以,脾經與肝經異常時容易出現腳大趾痛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肝經很容易出現實證,而脾經很容易出現虛證,尤其在夏季最為明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夏季容易出現腳大趾痛。

夏季肝經實證,脾經虛證容易出現大腳趾痛
夏季肝經實證,脾經虛證容易出現大腳趾痛

這種大腳趾痛的案例,每年在夏季都有會員會回報。2025年8月期間,某會員回報他的大腳趾疼痛,而且是腳內側的腳第一趾骨也會痛。

而他看到這個位置疼痛,是覺得一點也不吃驚,因為整個夏季他的脾經虛證,肝經實證。只是為什麼到八月才開始痛?不過他努力拍打按摩肝經、脾經,兩天之後疼痛就消失了。他分享經絡圖如下:

夏季出現腳趾痛案例,肝經脾經異常
夏季出現腳趾痛案例,肝經脾經異常

在2022年夏季時,也有某位男性會員就回報,有一天他的大腳趾突然間痛了起來,那時候確定肝經實證嚴重,當時他就只有服用兩次「龍膽瀉肝湯」,果然腳趾痛就明顯消失了。

許多人一輩子沒進行經絡檢測,也不管這些經絡長期異常,持續幾年後血糖開始升高,通常也會順便罹患「糖尿病」,伴隨痛風、四肢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等等,大腳趾痛只是小菜一碟罷了。

對多數的人而言不會這麼嚴重,就像這些會員一樣,只要多按摩拍打大腿小腿內側,或是吃點中藥,幾天後疼痛就自動消失了。

2.夏季、冬季12月-1月:第二腳趾痛(胃經)

第二腳趾痛,第一個就要想到「胃經」,因為古書上提到的胃經,就是通過第二腳趾。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當天氣愈熱的時候,陽明經(胃經與大腸經)愈容易出現實證,果然印證《黃帝內經》說的「陽明常多氣多血」理論。

然而胃經有一個特點,在夏天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實證,而在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會出現胃經嚴重實證,這時候很容易出現第二腳趾腫痛。

炎熱夏季與冬季12月,有機會出現第二腳趾痛
炎熱夏季與冬季12月,有機會出現第二腳趾痛

以冬季為例,2022年12月中之後,台灣地區寒流提早來襲,某會員就是屬於這種天氣愈冷,胃經實證,體內火氣很大的這種人。

果然,他發現自己的右腳第二腳趾指甲旁邊,有一天不明原因腫痛了起來。他說:「這真的就印證了所謂的井穴,疼痛位置就位於胃經的厲兌穴旁邊」

他同時也發現,右手指第四指「三焦經」指甲旁邊也自然出現了疼痛,食指(第二指)異常發癢,抓到都破皮了,這也都是體內火氣所造成的少陽經、陽明經火氣現象。他私下說:「怎麼會這麼準確?看來人體有經絡,我是真信了!」

2025年8月期間,某會員也是回報腳第二趾腫起來,而且出現胃潰瘍,消化不良,她看到自己胃經實證一段時間了,也不感到意外。分享經絡圖如下:

炎熱夏季胃經實證,出現胃潰瘍消化不良,第二腳趾痛的現象
炎熱夏季胃經實證,出現胃潰瘍消化不良,第二腳趾痛的現象

3.冬季、初春:第三腳趾痛(膽經、胃經、腎經)

關於第三腳趾痛,在古書上沒有提到經絡直接通到第三腳趾的描述,但是這個區域依然受到膽經、胃經的運行路線影響,與第四趾疼痛的原因一致。

4.冬季、初春:第四腳趾痛(膽經、胃經、腎經)

第四腳趾痛一定與膽經有關,因為古書上的膽經就是通過第四腳趾。現代人一年四季高機率膽經虛證,天氣愈冷時愈嚴重。

由於膽經、胃經連動性高,不少「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一年四季都是這兩條經絡虛證,天氣一冷的時候,第四腳趾就會開始疼痛,連帶第三腳趾、腳背都會一起發麻、冷痛

冬季及初春的時候,膽經胃經虛證出現第三第四腳趾痛
冬季及初春的時候,膽經胃經虛證出現第三第四腳趾痛

在更多的時候,在冬季初期不會有感覺疼痛,而這種寒氣將持續累積到了初春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人發病,嚴重到甚至整個腳外踝、膝蓋都會痛,平時走路也會疼痛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膽經與腎經同時虛證出現的機率是最高的。腎經位於腳底部,會影響到哪個腳趾部位呢?依照不少會員長期的觀察,確實就是影響到腳第三、四趾。

所以腳第三、四趾的人,有些也會出現腳內側痛(足底筋膜炎),冬季是足底筋膜炎高機率病發的時候,從這張經絡圖也破解了其中的秘密。

基於此,可以清楚理解這些疼痛現象其實都是可以被預測的,所以完全是可以透過養生來加以預防的。

5.冬季、初春:第五腳趾痛(膀胱經)

關於第五腳趾痛,一定要提到膀胱經,因為古書上的膀胱經就是通過第五腳趾。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天氣愈熱時,膀胱經能量愈虛,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夏季容易出現第五腳趾痛。

然而,有更多會員長期觀察後發現,隨著冬季寒流來襲的時候,出現第五腳趾痛的機率反而比較高,而且通常會是整個腳外側都會緊緊痛痛的。(參考閱讀)

要解釋這個現象其實很容易,因為在冬天的時候,最多人出現的兩種經絡型態中,由於腎經虛證也加入行列,會影響到第三、第四與第五腳趾。

尤其是「綜合經絡型態」,腳部的三陽經全部呈現虛證氣血瘀滯狀態,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若要不出現疼痛實在很難。

冬季出現第五腳趾痛的機率較高
冬季出現第五腳趾痛的機率較高

無論是膀胱經實證或虛證,在冬季的時候膽經與胃經都容易出現嚴重虛證,所以這個附近的經絡氣血都是運行不良的,出現第三、第四、第五腳趾痛、腳外側痛、腳外踝痛、小腿外側痛、膝蓋痛都是常見的現象


總結

從以上的經絡現象可以清楚看出,從腳趾的疼痛部位,可以清楚驗證經絡存在的現象,每個人都可以親身驗證。

腳趾痛只算是冰山的一角,特定經絡長期異常所隱藏的慢性疾病才是大事。如果每個人可以透過觀察腳趾痛,印證經絡存在現象,進而平衡經絡,就可以預防所有的疾病與無形之間,這就是運用經絡檢測進行精確個人化養生的基本原理。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