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後,全世界的人一直都被迫在應付感冒,每個人都在苦於如何提升及保持免疫力而不知所措?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以及不少疾病案例中發現,免疫力不佳,經常容易生病的人,通常都是體內長期處於「寒熱不平衡狀態」所造成的。
而今運用寒熱指數,直接觀察體內寒熱狀態,運用簡單的方法平衡體內的寒熱,就是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最簡易且根本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本文從一年四季的寒熱指數變化來加以分析,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現代人一年四季都在應付感冒
開發團隊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整理「中醫症狀與疾病資料庫」,至今也超過兩年了,過程中經常要閱讀各類文章與書籍,同時參考許多專業會員的相關經驗。
在逐步建立起資料庫的過程中,資料處理人員常常私下感嘆:「難怪大家認為中醫不太科學?不論什麼病分析到後來的原因幾乎都是一樣的!看起來真是陳腔濫調?」
如果你有仔細去閱讀大量中醫書籍,會發現不論探討什麼疾病。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根源於「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不然就是「內傷」肝氣鬱結、虛勞(過度疲勞)、房事過多....等等所造成,似乎中醫的內容都這樣。
由於「內傷」的疾病,多數不是單純運用中醫可以解決的。如果真的想要學習中醫,學習如何面對「外感六邪」,可以說完全可以解決一大半症狀或疾病。
也因此,雲端中醫經常會推廣如何治療感冒,因為你一年四季都在應付感冒。而現在又有惱人的「新冠病毒」隨時在變種,你更不能忽視這件事。
「經方」是近代中醫界很流行的名詞,這就是從古代漢朝開始治療傷寒感冒的方法,許多看起來與感冒沒有關係的疾病,運用經方就好了,你說奇不奇怪?
而明清時代流行的溫病派,說穿了也是在治療溫熱、疫癘之氣所造成的感冒,從「清冠一號」的大流行,也確認清熱中藥對付感冒病毒是有效的!
2022年9月雲端中醫發佈一個好用的「寒熱指數」,運用這個指數直接觀察外感六邪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是一個很容易的方法。
從寒熱指數看一年四季感冒的4種變化
在「寒熱指數」的介紹文章中有提到,「上半身寒熱指數」就是三焦經、大腸經的能量。「下半身寒熱指數」就是膽經、胃經的能量,不理解的人可以先點選閱讀。
北半球天氣愈熱時,人體的寒熱指數能量愈高,天氣愈冷時,寒熱指數能量愈低。而多數人的上半身的寒熱指數是「熱」,下半身的寒熱指數是「寒」。
若從四季加以區分,四季有不同階段的寒熱狀態,因此面對的外感六邪狀況會是不一樣的,分述如下:
1. 夏季「上下皆熱」
在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絕大多數的人上半身寒熱指數是熱的,而且數值還會很高,而下半身雖然多數人是寒的,卻不嚴重,有一定比例的人會是熱的。因此,整個夏天最常見的經絡型態會是下圖這一種。
從上圖可以清楚看出,體內的少陽經、陽明經都是實證。許多人看不懂經絡圖也沒關係,只要開啟3D模式,從銅人上可以清楚看到整個身體都是紅色的,這就是體內火熱的現象。
由於經方治療感冒的中藥,幾乎都是偏熱性的,所以有些人開始發現,運用經方治療感冒效果並不好,這多半與這種經絡型態有關係。
除非整天待在冷氣房,不然這時候的感冒通常不是「風寒」,而是「風熱」、「暑熱」型感冒。在2022年5-6月時,從台灣新冠病毒大爆發時,大量人運用清冠一號取得一定的效果即可印證。
2. 秋季「嚴重上熱,輕微下寒」
嚴格說起來,一年中最容易感冒的時間,應該是落在8-9月這段期間。
在這段期間裡,多數人上半身的熱到達最高點,下半身卻悄悄地變寒,多數人渾然不知,還在那裡吹電風扇、開冷氣。這時候腳部的陽經能量已經開始降低,可以從下面這張經絡圖看出差異。
從圖上可以看出,膽經與胃經不再是實證,而呈現輕微虛證狀態,有些人會在一邊出現嚴重虛證。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後開始會流鼻水了。
要理解這個流鼻水的原理也很簡單,膽經、胃經都是通過腦部,再加上膀胱經,全部都阻塞了,就會出現頭面部、鼻子、耳朵、眼睛、口腔、喉嚨...等等各種症狀或疾病。
此外,這段期間天氣更濕熱,暑濕感冒也很頻繁出現。這時候的感冒有點難治,有些寒性體質的人開始可以運用經方,有些人運用經方效果就不好,還要配合運用清熱、去濕氣的方法。
這裡就舉一個成功案例:在2022年9月18日當天,大白天依然炎熱,某會員A先生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開始出現頭痛、背痛、疲勞沒精神、全身不舒服現象。
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中了新冠病毒變種BA.5?但是他也心想,最近晚上都還在吹電扇,經常早上起來流鼻涕,這也很有可能是感冒了。
不論是什麼原因,他知道雲端中醫不斷強調,寒性體質的人在遇到外感時,基於《傷寒論》「太陽+少陰併病」基本寒熱原理,方劑是「麻黃附子細辛湯」(詳細了解)。
他服用了一次科學中藥大約5g,竟然在兩小時後改善了70%,又再服一次痊癒,再度驗證經方的神奇功效!
3. 冬季「輕微上熱,嚴重下寒」
進入冬天之後,多數人上半身雖然依然熱,但是程度沒有這麼嚴重,有些人甚至開始開始變寒。下半身在低溫下嚴重變寒。就會呈現下圖這種經絡型態。
從3D銅人可以輕易看出,全身已經大部分都是藍色了,這已經進入一種陽虛狀態,而多數人依然不自知。
在這時候,其實是剛剛進入冬季,多數人還不會感覺太冷,尤其是現代全球暖化,冬季不冷已經成為常態。
從大量數據中發現,有些人在12月的時候,反而上半身會逆勢變熱,但是下半身卻變得極度寒冷,這時候又是另一個類似初秋的狀態,很容易感冒。
多數「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在這段期間可以說天天早上都會流鼻涕,現代醫學會說這是「過敏性鼻炎」。其實這可以說就是過去幾十年來,感冒一直沒痊癒過的一種後遺症象。
在冬季與初春的時候,運用經方治療感冒效果就會很好了,尤其是針對「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整個冬天其實就是一直在應付過去累積多年的寒氣狀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4. 春季嚴重「上下皆寒」
從寒熱指數來看,春季才是真正人體最陰寒的季節,這是因為冬季寒氣的延遲效應,累積了一個冬天,到了春天時反而最嚴重,這時候的經絡圖會呈現下面的狀態,有一定比例的人,寒熱指數會出現「上下皆寒」。
從3D經絡銅人也可以清楚看到,全身上下都是藍色,與夏天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感覺非常不舒服,有許多人的憂鬱症、恐慌症都會在這時候爆發出來。
此刻,整個身體就像冰庫一樣,期待炎熱的夏天給予融化,而在春季末期的時候,這個神奇的事情就會真正發生了,再度進入另一個夏季的循環。這就是過去幾十年來,每個人身體內的經絡變化規則。
將一年四季的3D經絡狀態,畫成一張圖就可以更清楚看到體內經絡的變化,透過這樣理解中醫一切都變得很簡單,很生活化!
然而,有一些人一年四季都是呈現固定經絡體質狀態,不會因為一年四季而改變,這篇文章的內容只有部分適合他們閱讀。這樣的人很容易罹患特定疾病,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這樣的狀況,這必須努力透過養生加以改變。
預防感冒改變體質最簡單的方法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以及不少疾病案例中發現,免疫力不佳,經常容易生病的人,通常都是體內寒熱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所造成的。
如果一個人可以一年四季都保持上半身不過於熱、下半身不過於寒,那這樣就是一種平衡狀態,絕對可以改變體質,提升免疫力而預防感冒、減少病毒感染的症狀。
這裡提出簡易到不行的方法,就看看你願不願意堅持執行而已,列之如下:
1. 讓下半身不過寒
首先提到下半身不寒,而不是讓上半身不熱,為什麼呢?上面提到的2022年9月18日案例,A先生傷風感冒,上半身其實是很熱的,而下半身卻偏寒。而他在服用熱性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後,竟然上半身也不熱了。
基於中醫的陰陽理論,當體內很寒時,會將熱格於外,反而會出現很熱的症狀,這是「陰盛格陽」,相反的也有「陽盛格陰」現象。
從經絡數據也可以清楚看出,經常是膽經嚴重虛證時,三焦經就會出現嚴重實證,所以這時候只要讓膽經能量提升,三焦經的能量就會下降。運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遠紅外線熱療、熱浴泡腳...等等物理性療法,目的就是不要讓膽經、胃經寒冷。
當然,如果可以在膽經、胃經提升能量之後再度進行經絡拍打,效果更是好。有些人在運作幾次之後就會明顯改善,運用經絡檢測也可以驗證。
有些人累積了幾十年的陽虛功力,做了幾十次這種養生法,反覆驗證也都不會改善,尤其是在冬天更是困難。這並不代表沒有效果,而是要繼續堅持努力。
2. 讓上半身不過熱
由於上半身離自己的感受最近,所以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發熱,除非真的很嚴重,多數人不會覺得自己腳部發冷,這就是為什麼近代中醫診所都喜歡開「清熱」中藥,大家服用了也覺得很舒服的主要原因。
偶爾服用一下清熱、滋陰的中藥或食物,對於改善這種上半身熱的狀態,是非常有用的。更重要的是,不要常常吃一些燥熱的食物,例如:炸物、熱性食物...等等,這類食物對於增加上半身的熱是非常快速且明顯的,大家都可以自行實驗。
經常拍打心包經、肺經、三焦經、大腸經也是疏通上半身熱氣的好方法,讓上半身正常流汗散熱,可以算是基本功。
有些寒性體質的人,上半身也是寒的,這就反過來要經常食用熱性食物,經常溫暖腹部、配合按摩腹部,改善效果就會非常快。
總結: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以及不少疾病案例中發現,免疫力不佳,經常容易生病的人,通常都是體內寒熱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所造成的。
而今運用寒熱指數,經常觀察體內寒熱狀態,運用簡單的方法平衡體內的寒熱,就是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最根本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