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髀樞痛」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髀樞痛
髀樞痛,又稱髀樞關節痛,是指大腿外側、髖關節附近的疼痛。常見於老年人,多由風寒濕邪侵襲,或因勞損、外傷等引起。主要表現為大腿外側、髖關節附近疼痛,可放射至膝關節,疼痛可隨氣候變化而加重或減輕,伴有局部腫脹、壓痛,活動受限。
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相關檢查,可以確診髀樞痛。
治療
髀樞痛的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可選用蠲痹湯、獨活寄生湯、桂枝加附子湯等。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
預防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平時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腰腿部肌肉力量。
注意事項
- 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飲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大腿部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 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 1.《針灸大全》:「是經血多氣少也,是動頭痛不可當,項如拔兮腰似折,髀樞痛徹脊中央,膕如結兮腨如裂,是為踝厥筋乃傷;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頂痛目色黃,腰尻膕腳痛連背,淚流鼻䶊及癲狂。」
- 2.《針灸聚英》:「貫胛夾脊過髀樞。臀內後廉膕中合。下貫腨內外踝後。京骨之下指外側。是經血多氣少也。是動頭疼不可當。項如拔兮腰似折。髀樞痛徹脊中央。膕如結兮腨如裂。是為髁厥筋乃傷。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項痛目色黃。腰尻膕腳疼連背。淚流鼻衄及癲狂。」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委中曲膕里,動脈偃中央,腰重不能舉,沉沉壓脊梁,風痹髀樞痛,病熱不能涼,兩膝難伸屈,針下必安康。」
- 2.《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3.《針灸資生經》:「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皆灸之。立愈。復溜、治腰脊內引痛。(明下云。腰痛引脊。)不得俯仰起坐。目䀮䀮。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䯒寒不自溫。京骨、治筋攣䯒酸。髀樞痛。頸項強。腰脊不可俯仰。委中、治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
- 1.《針灸聚英》:「貫胛夾脊過髀樞。臀內後廉膕中合。下貫腨內外踝後。京骨之下指外側。是經血多氣少也。是動頭疼不可當。項如拔兮腰似折。髀樞痛徹脊中央。膕如結兮腨如裂。是為髁厥筋乃傷。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項痛目色黃。腰尻膕腳疼連背。淚流鼻衄及癲狂。」
- 2.《針灸資生經》:「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皆灸之。立愈。復溜、治腰脊內引痛。(明下云。腰痛引脊。)不得俯仰起坐。目䀮䀮。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䯒寒不自溫。京骨、治筋攣䯒酸。髀樞痛。頸項強。腰脊不可俯仰。委中、治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
- 3.《普濟方·針灸》:「治筋攣䯒酸。髀樞痛。頸項強。腰不可俯仰。穴京骨」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2.《針方六集》:「環跳二穴,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髀樞痛,不得轉側。仁壽官患腳氣偏風,甄權奉敕針環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跳穴痛,恐生附骨疽。」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2.《針灸大成》:「髀樞痛:環跳陽陵丘墟。」
- 3.《神應經》:「髀樞痛:環跳,陽陵,丘墟」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2.《針灸資生經》:「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後至此穴皆灸之。立愈。復溜、治腰脊內引痛。(明下云。腰痛引脊。)不得俯仰起坐。目䀮䀮。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䯒寒不自溫。京骨、治筋攣䯒酸。髀樞痛。頸項強。腰脊不可俯仰。委中、治腰俠脊沉沉然。遺溺。腰重不能舉體。」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2.《針方六集》:「環跳二穴,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髀樞痛,不得轉側。仁壽官患腳氣偏風,甄權奉敕針環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跳穴痛,恐生附骨疽。」
- 1.《針灸聚英》:「足麻痹等環跳丘。陰陵陽輔太谿穴。兼治至陰五穴瘳。腳氣肩井膝眼中。風市三里承山同。太衝丘墟行間穴。髀樞痛者環跳攻。陽陵丘墟共三穴。病者治此為有功。足寒熱兮治三里。委中陽陵復溜底。然谷委中置骨焦。下廉風市共七穴。足寒如水腎俞高。渾身戰慄及䯒疼。承山金門二穴觀。」
- 2.《針灸大成》:「髀樞痛:環跳陽陵丘墟。」
- 3.《神應經》:「髀樞痛:環跳,陽陵,丘墟」
- 4.《針方六集》:「環跳二穴,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髀樞痛,不得轉側。仁壽官患腳氣偏風,甄權奉敕針環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跳穴痛,恐生附骨疽。」
- 1.《普濟方·針灸》:「治髀樞痛。膝脛骨搖。酸痹不仁。筋縮。諸節酸折。穴絕骨」
- 1.《針方六集》:「環跳二穴,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髀樞痛,不得轉側。仁壽官患腳氣偏風,甄權奉敕針環跳、陽陵泉、陽輔、巨虛下廉而能起行。環跳穴痛,恐生附骨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